在封建社会,一个王朝的灭亡或多或少都与朝廷财政危机有关。这是因为王朝立国时间久了以后,土地兼并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财富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拉大。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沦为地主的佃农。土地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国家能收的税就变少了,财政危机也就出现了。比如明朝的衰亡就是源于财政危机,崇祯帝打仗总缺钱,不是因为明朝没钱,而是因为那些占据财富大头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既不用交税,也不肯捐钱。

但清朝就不一样了,从政府收入来看,清朝灭亡前几年的财政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甚至相继突破了1亿两、2亿两、3亿两白银大关,达到封建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最高峰。这就很奇怪了,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数不胜数,割地赔款无数,怎么清政府还越来越有钱了呢?其实也是与清朝打开国门被动融入世界有关。晚清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关税

清朝前中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期以来对关税政策并没有什么概念。但鸦片战争以后清朝被迫卷入世界浪潮,开通了数个通商口岸,关税就成了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时,清朝的关税已经高达4000万两了,比康乾盛世时整个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都高。

二、贷款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与列强的战争是胜少败多,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赔款加利息高达时十几亿两。清政府自然掏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将各种税收项目和铁路运输抵押出去。但国家还要运转,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而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不缺的就是钱。清政府就到处跟银行借款,今天借英国的钱还给法国,明天再借法国的钱还给俄国。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向外国银行借款充军费。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无法长久,指不定哪天就陷入债务危机了。

三、赋税

赋税是以农为本的封建王朝税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康熙帝当朝时宣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没说不能加别的税项啊。光厘金(商业税的一种)一项就逾千万两,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厘金收得1631万两白银,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厘金收入暴涨到4318万两白银。

而百姓承担的税项就更多了,田税、粮税、盐税这些基本的就不说了,过分的是衣食住行几乎都要捐税,“花捐”“茶捐”“剃发捐”“烟酒捐”“河捐”“车捐”等等各种名目玲琅满目。苛捐杂税之多,旷古烁今。

不过清政府虽然财政收入很多,但财政支出更多。清末朝廷财政其实一直是赤字状态,每年的赤字都高达数千万两。清亡后民国政府接手国库时,发现国库仅剩10个银元,可见清朝的灭亡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举报/反馈

那清风徐来的心情

5.2万获赞 4067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