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冕智
编辑|t
她是天之骄子,年仅13岁便被北大破格录取,震惊北京文化界;
17岁那年,她便以个人名义出版诗集,少年时期所著诗歌被中学课本收录,就连海子都对她盛赞不已;
27岁,她成功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
她便是田晓菲,在诗歌黄金年代涌现出的天才女诗人。
可就在22年前,被无数人给予厚望的田晓菲却选择嫁给一个53岁的美国老头,并决定放弃中国国籍,转而加入美国国籍。
是什么促使田晓菲做出这样的决定?她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现状如何?
天才的起点
2001年,28岁天才女诗人田晓菲嫁给美国老头,并加入了美国国籍。
这个令人震惊不解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回国内文化界,又迅速在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上掀起讨论热潮。
许多熟知田晓菲本人或拜读过她作品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田晓菲究竟是出于什么心态,居然嫁给一个年龄比自己大了两轮还要多的老头,她究竟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前途?
更令人感到愤慨的是,田晓菲嫁给一个美国人也就算了,居然连国籍都直接更改了!
在那个年代,由于“银河号”、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等事件,中美矛盾日益激化,国内对美国佬尤其不待见,而田晓菲这一举动,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叛国,这也使得田晓菲遭到国内不少人口诛笔伐,称她枉费国家的苦心栽培。
同时,许多杂志和互联网论坛也顺着这股东风,向更多不了解田晓菲的人介绍这位天才开挂般的前半生。
1971年,田晓菲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母皆是富有文学修养的知识分子,可以说田晓菲对文字的敏感早已刻在DNA里。
四岁那年,田晓菲的父母被文联调到天津工作,在这块文化浸润的城市中,田晓菲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每到闲暇时,文联大院的大人们便聚在一起吟诗诵词,谈论文学。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话题未免太过枯燥乏味,所以大院的其他孩子总会不耐烦地逃离父母身边,与伙伴们尽情奔跑玩耍,唯独田晓菲总是饶有趣味地旁听,露出一副懵懂的模样,也不知道她在思考些什么。
也正是刚来到天津这年,在不知多少次旁听后,田晓菲一拍脑袋,用她尚且匮乏的词汇量,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成了一首小诗。
看着纸上横七竖八的汉字,父亲本以为田晓菲语不成句的“胡闹”,没想到仔细读起来却意味隽永,别有风趣。
父亲高兴地将这首小诗与朋友们分享,众人皆赞叹不已,称田父后继有人,同时也有人建议,不如将小诗发表至报纸上,看看反响如何。
1975年,在一期《天津日报》的文学板块上,一首不知出处的小诗占据了一个角落,这首诗读起来虽然略显青涩,称不上佳作但也值得一读。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首小诗居然是出自一位四岁女童之手,而这也将成为她诗歌创作的起点,一代天才闪耀的前兆。
成长与失落
发现田晓菲在文字创作方面的天赋后,父母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鼓励她自由创作。
只可惜对文字的敏感,对感情的细腻,令田晓菲过于早慧,使她逐渐无法融入同龄孩子,在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她却不得不体会独属于天才的孤独。
当然,田晓菲也是幸运的。
创作《燕子李三传奇》的著名作家柳溪,在《天津日报》上读到田晓菲的小诗后惊为天人,本以为是一位富有诗才的年轻人,没想到经过多方打听,发现对方居然是一位年仅四岁的女童。
这个结果令柳溪来了兴趣,起初柳溪还以为是田晓菲的父母为她代笔写诗,毕竟这种事情在文化界并非没有先例。
为此,柳溪特地约了时间与田晓菲见面,一番相处下来,柳溪确认那首小诗确实出自田晓菲之手,而她与田晓菲也就此成为忘年交。
在柳溪的引见下,尚且年幼的田晓菲便与许多天津的文化界名人相识,他们纷纷被田晓菲展现的才华所惊艳。
在他们的陪伴下,田晓菲也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童年,而这段经历也为后来田晓菲的锋芒毕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同龄人一样,田晓菲按部就班地上学,吸收新知识,课余时间田晓菲则积极地投入诗歌创作,还在上小学便已经出版了多首诗歌,收获赞誉无数。
13岁那年,刚刚升入天津13中学的田晓菲,因创作诗歌获奖,且诗歌累计已成功出版成集,北京大学对这位少年天才颇为重视,直接将其破格录取。
被国内最高学府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录取,对于田晓菲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可眼看女儿被多重光环笼罩,田晓菲的父母却喜忧参半。
女儿在文学上的成就得到认可,深耕文化事业多年的田父田母自然为她感到高兴,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女儿被捧得实在太高。
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的天才女诗人,这名头听上去确实响亮,可这也意味着田晓菲几乎成为造神运动的产物,未来一旦遭遇变故,如今捧得有多高,未来摔得就有多惨。
况且,田晓菲年岁尚小,生活上许多琐事还无法自理,哪怕在北京的朋友表示愿意对她多加照顾,但要让她远离父母前往另一个城市生活,多少还是有些苛刻。
果不其然,当田晓菲入学北大后,身边的一切都令她感觉格格不入,她不得不在一堆哥哥姐姐好奇的目光注视下学习与生活。
为了逃避孤独,田晓菲日复一日地泡在图书馆中,沉醉于文学的海洋能令她暂时忘却离群索居的寂寞以及对父母的思念。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在图书馆的岁月,田晓菲博览群书,与古今中外无数大文学家跨越时空对话,令她感到遗憾的是,这一切只能停留在凝固的纸墨上。
直到有一天,田晓菲读到了海子的诗集,诗歌中那股热腾腾的生命气息,写尽了纯真质朴如少年的青春与理想。
如太阳般炽热的海子令田晓菲深感震撼,在后续的了解中,田晓菲得知海子同样是一位少年天才,年仅15岁便通过高考考上北大,说起来还是田晓菲的学长。
大学期间,海子开始创作诗歌并闻名天下,成为那个时代能与顾城、北岛等人齐名的大诗人。
在田晓菲入学北大前一年,海子就已毕业,随后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与田晓菲仅有一墙之隔。
终于有一天,田晓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经过多番打听来到海子面前。
两人虽素未谋面,但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令他们一见如故,田晓菲积攒多年的心事得以倾诉。
由于海子与田晓菲的年龄更加接近,几次交流后,两人迅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对于田晓菲来说,海子不仅是她诗歌道路上闪耀的灯塔,同样是生活中的知心大哥,为她排忧解难。
与海子的结缘开启了田晓菲在北大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她先后发表了诗集与文章,其中一篇名为《十三岁的际遇》的文章还入选了中学课本,成为田晓菲的代表作之一。
1989年3月24日,海子卧轨自杀,太阳陨落。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令田晓菲的生活陷入长时间的昏暗,对于她来说,海子的离世代表着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再,诗歌神性的时代宣告结束。
同年,田晓菲从北大毕业,并在学校的推荐下前往美国留学,在此后的两年里,或许是为了哀悼亡友,田晓菲未曾发表过一首诗歌。
令人无法接受
1991年,20岁的田晓菲拿到了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硕士学位,随后她又决定在美国继续深造,前往哈佛大学修博士学位。
1998年,田晓菲又顺利地拿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同时也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
博士毕业的田晓菲也面临着一个问题,究竟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回到国内发展,还是继续留美。
不知受何种因素影响,在思虑再三后,田晓菲婉拒了父母与母校的呼唤,转而接受了柯盖德大学东亚系的邀请,担任客座助理教授,这对于未满三十岁的田晓菲来说已是极为不易。
当然,田晓菲传奇般的人生并不会止步于此,此后短短两年时间里,田晓菲相继发表多部诗集,名声更加显赫,多所大学邀请她前去担任讲师。
2000年5月,田晓菲回到博士时期的母校哈佛,担任东亚系讲师,正是在这一年,田晓菲与斯蒂芬·欧文重逢。
斯蒂芬·欧文虽然生在美国,接受着正统的美国教育,但在接触到中华文化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
文学专业出身的斯蒂芬自学了中文,熟读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学名著,对唐诗宋词信手拈来,曾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国文学研究的论文,自认为是一个中国通。
为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斯蒂芬还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宇文所安,颇似武侠小说中的大侠。
早在几年前田晓菲于哈佛攻读博士时,斯蒂芬便与她相识。
初次交流时,田晓菲便惊喜地发现,在这个中华文化一片荒芜的国度,居然还能找到一位能与之畅谈中国诗词的同伴,如同他乡遇故知,令田晓菲不胜欣喜。
不仅如此,当田晓菲得知斯蒂芬的中文名时,更是直呼有缘,因为田晓菲的笔名为宇文秋水,如此看来两人还算是一家人。
后来田晓菲毕业离开哈佛,两人依旧通过邮件保持联系。
在长时间的交往过程中,斯蒂芬对田晓菲暗生情愫,只可惜时空上的差距令斯蒂芬始终踌躇不前,直到此次田晓菲重返哈佛,斯蒂芬才真正下定决心追求她。
在一次结伴出游时,斯蒂芬拿出准备好的戒指,忽然单膝跪地,深情地向田晓菲求婚。
斯蒂芬的举动令田晓菲措手不及,虽然两人关系确实暧昧,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于是田晓菲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斯蒂芬的求婚,转身而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斯蒂芬自然不会因此放弃。
初次求婚失败后,斯蒂芬对田晓菲发起了猛烈的爱情攻势,穷极他积攒五十多年的恋爱经验,使劲浑身解数。
时间是最强大的武器,就连钢铁般的内心都会因其软化,斯蒂芬的真诚逐渐打动了田晓菲,令她开始以恋人的视角看待斯蒂芬。
在此期间,田晓菲的父母朋友也得知了此事,他们纷纷劝田晓菲三思而行,毕竟斯蒂芬比田晓菲年长了25岁,而且两人曾是师生关系,传出去将对田晓菲的名声带来负面影响。
饶是如此,田晓菲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斯蒂芬的求婚,并随丈夫加入美国国籍。
消息传回国内,许多人对田晓菲的选择表示不解,媒体纷纷加入讨伐田晓菲的行列,认为她愧对国家的培养。
当这阵浪潮过去后,本就低调的田晓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位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才诗人也就变得无人问津。
在往后的二十多年里,田晓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事业上,在文学方面鲜有创作,直到今天,她依旧作为哈佛的正式教授活跃于三尺讲台之上,与丈夫斯蒂芬一同为传播中华文化做贡献。
时隔22年,再回头看田晓菲当初的选择,虽依旧难以理解,但也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至于这个选择是否正确,只有田晓菲自己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