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又称潮州湘子桥,是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的一座古桥。它是潮州八景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桥梁,它承载着潮州人民的记忆和情感,也是潮州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然而,在解放前,广济桥已经残破不堪。为了保护和修复这座古老的桥梁,于1958年进行了加固维修工作,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照明代风格进行修复,并将其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于2007年竣工。
广济桥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是一座浮梁结合结构的桥梁。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广济桥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而且在建造技术上也堪称一绝,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地处韩江中游,是广东东部通往福建、江西的必经之路。韩江是粤东交通运输的动脉,所以广济桥的建成成为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桥上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因此有着“到了湘桥问湘桥”的佳话。广济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也是潮州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广济桥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仙佛造桥”传说。据传,唐代韩愈来潮州后,为了沟通两岸,他请来了他的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然而,在中途法力失效,导致中间一段桥梁未能连接。于是,广济和尚用禅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莲花化作巨缆和十八只梭船将桥梁连接起来。因此,这座桥分别被称为“湘子桥”和“广济桥”。在法力失效的地方,就有羊变成的“乌洋山”(浮洋镇)和猪变成的“猪山”(磷溪镇)。
另一个传说与明代的潮州知府王源有关。王源主持了广济桥的大规模修桥工程,并在桥上建造了“廿四楼台”,使广济桥得以称为“江南第一桥”。然而,在建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就是两块怪石。这两块怪石使得潮州城经常发生火灾和诉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源亲自带领人员上山,亲手砸掉了这两块怪石,并题下了一首除怪石的诗。王源的举动不仅消除了人们对怪石的恐惧,也解决了修桥所需的石料问题。
还有一个传说与清代的潮州知府吴均有关。某年,韩江水涨淹过了潮州城墙,潮城陷入危急之中。吴均在东门楼上祭祀水神,乞求水退。然而,水始终没有退去。于是,吴均将自己的官帽和官服投入水中,表示与城共存亡。奇迹般地,此后水便退去了。为了纪念吴均的英勇行为,人们在东门楼上设立了他的神像,并在湘子桥的东桥建造了一块牌坊,上面刻着“民不能忘”的字样。
广济桥作为潮州的重要文物和旅游景点,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潮州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它见证了潮州的发展和变迁,也承载了潮州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无论是其独特的建筑结构,还是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都使广济桥成为了一座令人向往和敬仰的古桥。如果你来到潮州,不妨来广济桥一睹其风采,感受潮州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