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六七十年代各个区域的驻军情况,例如西南、西北、华东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我国东北地区的驻军情况。在上世纪60年代,东北地区曾经驻扎了8个军,全部隶属于沈阳军区管理。当时,沈阳军区是全国下辖部队最多的军区之一。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我国东北地区包括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从地理位置来说,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相邻。同时,辽宁省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省份,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共同扼守了我国渤海湾的绝对安全。东北地区属于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例如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行业,赫赫有名。
其实不仅仅是在当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我国东北地区与内陆各省的情况不同,东北地区属于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反复拉锯的地区。在中原王朝强盛的阶段,肯定会组织力量大规模出塞、北伐,打击北方游牧政权。例如唐朝、汉朝、明朝都曾经大规模北伐,打击北方草原势力。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不过,一旦中原王朝进入国力衰败期,肯定会进入战略守势,依托辽宁、河套、陇右、燕云等地,确保中原各地的安全。由于沙俄一直窥视清朝的东北地区,清朝在东北各地驻扎了3万多八旗军。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经爆发了著名的雅克萨反击战。
在近现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依托坚船利炮,对东亚各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海对望,两个半岛犹如两把铁钳,确保了京津地区和整个渤海湾的安全。清朝末期组建的北洋水师,正是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依托,组成了防御体系。1895年《马关条约》中,日本强迫清朝割让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的割让,彻底打破了清朝的渤海湾防御体系。不过,在法俄德三国的联合压力下,出现了“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不得不吐出了辽东半岛。进入近现代时期以后,东北地区的人口大大增加,经济迅速发展。在东北地区逐步形成了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等大城市。1908年,出于巩固东北地区的需要,清朝组建了吉林省、奉天省和黑龙江省。
其中,奉天省在1928年更名为辽宁省。由于外部环境和地缘格局的持续变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地区成为了我国驻扎部队最多的区域之一,而且王牌精锐部队云集,总计下辖了8个军,属于全军最强的作战集群。
接下来,我们聊聊建国之后的军区变化。建国初期,出于稳定各地的实际需要,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分别是: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东北军区。这6个大军区对应了同时期的6个地方局,例如西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其中,东北军区管理了吉林、热河、黑龙江、辽宁的武装力量。
这样的军区划分方式,属于临时性的区划模式。50年代初期,随着东北亚地区的局势风云变幻,我国大大加强了在东北地区的驻军力量。进入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6大地方局被撤销,1955年,6大军区被撤销,全国被划分为12大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
1956年,鉴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实际作战需要,又从南京军区的部分区域上,组建了福州军区。截至1956年,全国形成了13个军区的框架。我国的军区命名很有特点,除了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等几个军区的情况特殊之外,大部分军区的名称,都是以重要城市命名的,例如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沈阳军区等等。
东北军区被撤销以后,在东北军区的原来框架上,组建了沈阳军区。沈阳军区管理了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武装力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沈阳军区是全国13个大军区中任务最重的军区之一。从实际任务来说,沈阳军区需要同时兼顾4个重要任务。
首先,对北方一线警戒、防御,确保北方边境的安全。第二,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力量平衡,随时准备增援和介入。一旦朝鲜半岛的实际情况需要,沈阳军区的各个军,需要迅速集结、调动、增援,第三,作为拱卫华北一线的屏障,确保咽喉通道的畅通。尤其是辽宁的布局,同时兼顾了进可攻、退可守的重任。最后,积极准备,防止对方目标在辽东半岛进行两栖登陆。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海空军力量薄弱,对方目标经常利用自身的海空军优势,对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广东到山东、辽宁,各个省的沿海地区,都驻扎了相当多的部队。不仅仅是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福州军区、广州军区等军区,也是类型的配置。
截止50年份后期,沈阳军区总计下辖了8个军,分别是:23军、46军、50军、40军、38军、39军、16军、64军。其中,23军各部,驻扎在黑龙江省境内。16军、46军、38军各部,驻扎在吉林省境内。40军、64军、39军、50军各部,驻扎在辽宁省境内。众所周知,38军、39军都属于全军重装王牌军,战斗力非常强。
截止60年代中期,东北三省境内仍然驻扎了8个军。1967年,为了加强西南地区的防御力量,原本驻扎在吉林省境内的50军南下,调往了四川省驻扎,开始隶属于成都军区管理。截止1967年,东北三省的驻军数量调整为7个军,仍然是全国驻军最多的区域之一。
60年代末期,我国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骤然增加。北方邻国陆续向远东等地,调集了50多个步兵师(机步师、摩步师)、坦克师,形成了百万大军压境的态势,总兵力达到了110多万。我国北方一线的兰州军区、新疆军区、沈阳军区等各个军区,都在加强战备,积极训练对付坦克群突击和阻击机械化兵团推进的各种战术战法。
1969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华北各地的整体防御力量,原本驻扎在吉林省内的38军南下,驻扎到了河北省境内,开始隶属于北京军区管理。随着38军的南下,60年代末期,东北地区的驻军数量调整为6个军。1975年,出于部队调防的需要,沈阳军区的46军,与济南军区的68军对调。46军南下,驻扎到了鲁南、苏北等地,开始隶属于济南军区管理。
68军北上,驻扎到了吉林省境内,开始隶属于沈阳军区管理。截止70年代中后期,沈阳军区仍然下辖了6个军,分别是:68军、64军、23军、16军、39军、40军。
进入80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的几次局部战争中,都出现了高科技战争的影子。功能单一的部队,已经很难承担复杂环境下的新任务、新需要。出于科技强军、全面发展的需要,1985年,我国开始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
在这一轮裁军中,沈阳军区的68军被撤销,部分精锐部队划入了其他兄弟部队。同时,沈阳军区下辖的其他5个军,全部改编为集团军,分别是:16集团军、39集团军、40集团军、64集团军、23集团军。进入90年代以后,解放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海空军的比例逐步提高,很多陆军部队开始陆续撤销。
与此同时,进入90年代以后,北方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我国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全面减轻。出于各方面的实际需要,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我国先后进行了2轮大规模裁军。1998年,在裁军50年的过程中,沈阳军区的64集团军被撤销,部分精锐部队划入了其他兄弟部队,还有部分部队划入了武警部队序列。
2003年,在新世纪的裁军20万的过程中,沈阳军区的第23集团军被撤销,部分精锐部队划入了其他兄弟部队。截止2003年,也就是20年之前,沈阳军区下辖的集团军数量,调整为3个。
上述历史属于50年代到80年代的部队调动情况,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几轮调整,和几十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2016年军改之后,我国7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东北三省境内的武装力量,隶属于北部战区管理。
最后,向所有的老兵们致敬。关于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