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郑州的苏式建筑国棉厂家属院,是郑州纺织业的象征,也是郑州历史的一部分。1953年,郑州国棉一厂兴建,标志着中原区的崛起。棉纺路以工业门类命名,见证了郑州纺织业的繁荣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虽然现在工厂已经消失,但老街巷仍承载着郑州人的岁月记忆。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你的苏式建筑模样,在中国的大地上独树一帜,在高楼林立的中式建筑中,显的格格不入。其实,知道的人都明白,你是郑州的一处老房子,国棉厂家属院。

1953年,郑州国棉一厂筹备兴建。一条棉纺路,半部郑州史,六座国棉厂记载了郑州的辉煌时刻。中原区相对是比较荒凉的,一般称之为“西郊”,国棉六厂建立以后 周边相应设施逐步开始完善,中原区正式崛起。

在郑州,很少有一条路像棉纺路这样,以工业门类命名,因市场变迁而兴衰。

郑州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当时受国家统一调配,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姐妹告别家乡来到郑州,最多的时候,达到十万余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纺织事业。

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能当上纺织女工是最幸福、最自豪的事情,她们因能吃苦耐劳、收入高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白富美。

曾经纺织业对郑州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60%以上。纺织行业为国家创利税71亿元人民币,是投资的30倍。而现在,再也看不到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厂已经不复存在,厂区已经变成了高耸的商业楼和商业街。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棉厂已经衰败,但几条老街,数代人一段无法窥探的岁月,承载着千万郑州人的人生历程。

在时光流逝与历史重合中,古典苏式牌楼设计的大门见证着郑州七十年的风云变换和四季交替

中原区本身就是郑州历史的缩影,在国棉厂的深街小巷中,最能体现植根于这里的老郑州人,看似杂乱无章的街头巷尾,都深藏着每一个日子里的细腻生活。

举报/反馈

豫著中原

4.7万获赞 2308粉丝
整理与记录河南各市、县、村古文化历史,
文化领域爱好者,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