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师渂
编辑|t
1938年,延安政府招待所,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不是党内的官员,也不是军队中的指战员,而是一名作家,他便是萧军。
文笔犀利,刚强的萧军在当时的中国文艺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本人更是得到过大文豪鲁迅的亲自指点与培养。
但比起他的才华,萧军更为出名的便是自己的脾气,火爆、骄傲的性格有时候也让敬而远之。
由于战乱他才不得不流落到延安,成了流浪作家。自傲的萧军一开始对毛主席这样的政治领袖并不感冒。
但这一次见面,彻底改变了萧军对领袖的看法,并直呼:毛主席伟大。从此两人也亦师亦友,时常交流。
萧军经历了什么流浪到延安?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发生了什么?二人后来又有着哪些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一段往事。
初见毛主席
随着日寇的步步紧逼,上海也很快变得不太平,萧军安心创作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便又要开始流浪了。
此时的萧军心理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认识到只靠写作是无法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的,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他有了加入五台山游击队的想法。
但现实总是步步紧逼,1938年,萧军不得不又一次跟随着“民族革命大学”开始转移,而这一次,他们来到了革命的圣地延安。
此时的毛泽东也在延安进行着革命工作,当他听说“鲁迅的弟子”,大名鼎鼎的《八月的乡村》作者萧军来到,十分激动。
提出要邀请萧军共进午餐,一同探讨文学方面的问题。
萧军的好友丁玲将这个好消息代为转达,但令人有些想不到的是,萧军表现的却有些平静,甚至还有点抗拒。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多年来的流浪和漂泊,让他对所谓的政治领袖有些失望。无论是日伪政府,还是专制独裁的国民政府的种种做法,都让他十分心寒。
虽然他知道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先进信仰和思想的政党,但对于毛泽东这位领袖他也并不熟悉,再加上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因此产生了这样的情绪。
但令萧军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之后,毛泽东主席居然亲自来到招待所登门拜访,探望和问候同行的几位文艺界人士。
如此的礼贤下士,是萧军之前遇到的政客们从未曾做到的,萧军有些受宠若惊,赶忙站起身来迎接。
在交流中,萧军开始真正认识到毛泽东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党派领袖,更是一个真正具有才华,并且尊重知识,尊重作家的人。
受到这样的感染,萧军也开始主动融入到延安当地的生活中。几天后,他和毛泽东,陈云等人一起用餐。
虽然延安生活条件简陋,几人甚至还要共用一个大碗喝酒,你一口我一口,但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大伙儿的热情丝毫不减。
而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萧军也改变了对于政治的看法,他不再感到冷漠,而是积极地投入到这之中来,他也发出了由衷地感叹:毛主席伟大!
会写作的“大兵”
萧军在文艺界,中一直有个“大兵”的称号,而这个称号也并不是凭空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他性格火爆,做事干脆,不像个传统的文人,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这位大作家,还真的当过兵。
1907年,萧军出生在辽宁锦州下的一个小乡村,自小家境贫寒,没上过学,也没有文化。为了生计,在18岁这一年,他加入到了吉林当地的一直军阀队伍中,当了一名骑兵。
这也是他从小的梦想,家乡剽悍的民风造就了这样的梦想与性格,让他一直想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江湖义士。
但是在军阀的队伍中待久了,他却更加认清了这些人的本质,他意识到这些“兵大爷”们眼里只有权力和金钱,是必不可能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
所以几年后,他毅然离开了部队,并于1928年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成为了一名炮兵。
炮兵与之前的骑兵不同,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萧军养成了阅读、学习、写作的习惯。
他将自己多年来的所见所闻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便有了著名的《八月的乡村》,在这部作品中,他生动地描绘了东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但不幸的是,在内外的条件的逼迫下,东北沦陷了,萧军也受到满洲国政府的迫害,无家可归的萧军开始了流浪的生涯,并得到了中共地下党的帮助,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结实了自己的妻子萧红,还认识了一个生命中的贵人,那便是鲁迅先生。
鲁迅十分看重萧军的才华,经常邀请萧军到他的住处去做客,与他共同探讨文学方面的问题,并倾尽所能为萧军提供各方面的指导。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萧军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真正在文艺界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亦师亦友
从1940年开始,萧军正式开始了在延安地生活与工作,牵头成立了“文艺月会”,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真正将抗日救亡和自己地本职工作结合了起来。
也正是在延安的这段日子,萧军与毛主席有了更多的交集,两人亦师亦友。
毛主席想将在战时变得混乱和没有章法的文艺工作重新抓起来,便经常谦虚地询问萧军有没有什么建设性地意见。
而萧军的脾气古怪,与当地的许多文化工作者并不对付,毛主席便会亲自写信对他进行劝导,还主动将搜集文艺座谈会素材的工作交给了他。
萧军怕与同僚们产生矛盾,在座谈会召开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又是毛主席亲自出面挽留,让这样一位大才子可以没有顾虑地挥洒着自己地才华。
结语
领袖地鼓励和帮助,无疑对于萧军的事业有着巨大的支持,而萧军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延安期间,他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推进了革命地区的文化建设。
1945年11月,日本人已经被赶出了华夏大地,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还并没有完成,萧军也主动提出要到前线去。
毛泽东和朱德更是一直把这位老朋友送到了大路边,远远地看着他加入到前往东北,为人民解放而奋斗、战斗的大军中。
此后的几十年,毛泽东与萧军二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时常来信交流,这也是延安那一聚给他们带来的深厚的革命情谊。
参考资料:
延安时期萧军和毛泽东的交往 魏邦良 文史天地 2011-05-03
“半宾半友式的交往”——毛泽东与萧军 邢富君 党史纵横 1992-04-30
毛泽东三留萧军 李文乾,郭晓春 湘潮 2001-05-25
毛泽东如何化解萧军的牢骚 陈晋 党的文献 2016-10-15
狂妄的“朝圣者”——关于萧军在延安的几个问题 宋剑华 齐鲁学刊 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