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戏中最受人欢迎的是《铡美案》,剧中的陈世美因贪慕权势,不认原配妻子和一双儿女,甚至雇凶杀人。
包拯受理此案后,不畏强权毅然将驸马陈世美斩杀于龙头铡下。
近百年来,包拯黑人铁面的形象深入人心,而陈世美也成为“负心汉”的代名词。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在真实的历史中,包公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陈世美则是一位与妻子白头到老的清官。
那么,究竟是包公断错了案,还是事实的真相被岁月所掩盖?
从古至今,前有戏曲、评书,后有影视剧,这些艺术形式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逐步地深入人心,甚至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式。
比如包拯就是一副黑脸的形象,而陈世美是一位抛弃妻子的负心汉,背负着千古骂名,《水浒传》里的武大郎身材矮小,外号“三寸丁”。
在如此的刻板印象中,隐藏着被误读的真相,今天将通过寻访权威专家和史料,还原历史上的包拯。
之所以说包大人是被误读的,是因为历史上的他并不是黑脸,而是一位白面书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90年代,一部讲述包公断案的电视剧《包青天》,红遍大江南北。
剧中时任开封府尹的包拯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破获了不少大案、奇案,并有了“包青天”的美名。
继这部戏之后,荧屏上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作品,例如《新包青天》《少年包青天》,都颇受观众喜爱。
而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戏剧演绎中,包公始终都是一个面容黝黑,额头中间有一个月牙,身形高大健硕的形象。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到底是否如此呢?
在如今的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府,每天盛大的开衙仪式、包公断案的演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处包公的扮相身形魁梧、面容黝黑,额头正中画有红色的月牙图案,和影视剧中的包公如出一辙。
难道历史上的包拯就是这样一个黑脸形象吗?
根据河南省开封府《包公戏》的导演莫化民的说法,“一开始演出包公时,是想让他更接近生活,因此他头上没有月牙。
但是,很多老百姓不愿意,他们提出质疑:为何包公头上没有月牙。
面对‘包公头上本来没有月牙’的解释,老百姓更愿意相信,他头上有一轮明月,后来我们才将它加上去了。”
关于包公头上月牙的由来有很多传说,有说是小时候被马蹄踢的,有说是与生俱来的胎记。
而在百姓们心目中,更多的是认为,这个月牙可以带来光明,使包公可以日断阳、夜断阴,拥有神通。
那么,历史上包公的额头上真有月牙痕吗?《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李炜光对此的看法是:
“百姓希望这样的一个人是具有神力的,这种力量使得他日夜都能审案,如此能将案件查得水落石出。
当然,这是一种愿望,是通过戏剧化的文学描写反映出来的,但是在正史却没有这样的记载。”
通过一幅包公后人捐赠的画像,根据落款,此图是在包拯任龙图阁大学士一职时所画。
画中的包拯正值中年,手持玉圭,身形并不高大,面容白皙,额头上没有月牙,看上去十分儒雅,与常人无异。
从另两幅流传下来的包公画像中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包拯是一个面目偏白、慈祥的老人,并不是影视、戏剧中所刻画的黑脸形象。
那么,历史上的包公究竟为什么会变成黑脸呢?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坤太认为,“民间流传的包公形象一直都是‘铁面包公’,他办案时不讲情面、铁面无私。
而‘铁面’在古代的表现是黑色,百姓因此便逐渐将‘铁面包公’说成‘黑脸包公’了。”
包公的故事在宋朝以后就被搬上了地方的舞台,舞台上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其中白色脸代表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黑色脸表示正直无私,例如熟知的张飞。
于是,百姓们就根据包公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的脸谱,来表示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
专家李炜光说:“因为包公给人的形象非常严肃,不怒自威,而白脸不太符合这样的期望。
所以,在百姓的流传当中,他被描绘成了黑脸,这是一种心理因素。
由于包公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地位高大,他不畏权贵、断案如神。
其在舞台上的形象高大威猛、与众不同,久而久之,包公黑脸大个的人物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
从一块流传至今的《开封府题记碑》上,可以感受到后人对包大人的尊重。
这块碑记载了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名字,有宋太宗、宋真宗、寇准、范仲淹的名字,唯独没有包大人的名字。
原来由于包公的名声太大,百姓们每到开封府,总要在这块碑上寻找他的名字。近百年来,“包拯”二字已经被触摸成深深的凹痕。
百姓们出于对包大人的尊重,将其刻画成铁面无私的黑脸形象,颠覆了他原本的面目。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民间传说中,包公都被演绎成断案奇才,甚至在他的少年时期就能够独当一面,屡破奇案。
那么,历史上的包拯真的是一个天才少年吗?
剧中铁面无私、惩恶扬善的黑脸包公,历史上竟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白面书生,他的形象为何会被世人颠覆?
一直都说黑脸包公,其实他是一位白面书生,在民间故事和戏剧舞台上,白色多代表奸诈和懦弱,比如曹操、赵高。
黑色则代表公正、勇猛,百姓们为了更好地展现包大人的传奇故事,于是就将他的形象变成了黑脸。
除了长相之外,包拯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他超凡的审案智慧,这种天才能力甚至在其少年时期就展现出来了。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包拯年纪轻轻就屡破奇案,颇受皇帝的器重,由此平步青云地做上了大官,而这个情节也被人误读了。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对于他高超的审案智慧是这样描述的:
包拯求学时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审案智慧和热情,他审理的第一个案件就是高丽太子被杀一案。
高丽太子死于密室却毫无头绪,包拯从一盘被搅乱的棋局中,解析了所有的疑点,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从而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战争,从此扬名天下。那么,现实中的包公是否真的少年成名呢?
专家李炜光说:“包拯年轻时主要是求学,等到他30多岁时,才开始有了一些功名,可是他又没有出去做官。
因为只有做官才可能去断案,这时年迈的父母身体不好,他服侍父母直到为二老养老送终。
之后又在坟前守孝三年,所以他真正出来做官的时候,已经四十来岁了。”
到合肥包公祠参观的游人,一进门便可见到门额上赫然写着五个大字:包孝肃公祠。
据说包公逝世后,仁宗帝赐封谥号“孝肃”,因此后人也称包拯为“包孝肃公”。
“孝肃”二字高度评价了包公一生,“肃”是指他一生严以律己,为官清正廉洁,而“孝”则寓意包公是个孝子。
包拯29岁中进士,为了孝敬父母,毅然决定弃官归养。居家七年后又守墓三年,因此赢得“墓堂孝子”的美称。
直到包拯39岁,在家乡父老劝勉下,才重新回朝做官。
如此,包公并不是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在少年时期没有做过官,自然也没有断过案。
而在百姓们的印象中,包公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神探式的人物,都和他审理的大案、要案密切相关。
那么,历史上真正令包拯名扬天下的到底是什么案子呢?
刘坤太教授据此分析,“宋代官僚制度,是地方司法由行政长官直接负责。
所以,包公判的案子应该有很多,他一当官,地方各种民事、刑事案件都应该由他来办理。
只是限于史书的记载,现在比较有名的就是,他在天长县当知县时断的牛舌案。”
据《宋史·包拯传》记载:“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宋景佑四年,包拯出任天长知县时,县里发生了一个奇怪的案件。
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自己家养的牛舌头被人割掉了,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包拯让农民回家将耕牛宰杀,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
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说那个农民私宰耕牛,而他却在包拯的审问下,承认自己便是那割牛舌之人。
李炜光认为:“就在这个过程中,包拯断的牛舌案,当时还是很有名的,用了一种古代断案中常用的‘钩慝之术’。
实际上就是让农民回去将牛宰杀,如此做法触犯刑律,而割牛舌还得另说,可能罪过轻一点。
但当时的牛,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产工具,宰杀耕牛是要坐牢的。
而等人告发牛主人的做法,相当于让罪犯自己现身,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办案方式。
这种方式后来很多人断案时都采用过,包拯是靠智慧断案,这可以反映出包公断案的特色。”
牛舌案的告破,让包公从此享有“断案如神”的美名。之后,包公断案的传奇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千百年来,经过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的演绎,包公由白脸书生变成黑脸,由普通人化身为少年天才,他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颠覆。
【下篇精彩预告】
在百姓们印象中,包公断案如神,他断过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件广为人知的案件,就是狸猫换太子案。
诞下狸猫的李妃被判祸乱宫廷却离奇消失,包拯审理此案,查明真相,迎太后还朝。那么,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误读呢?
虽然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误读,但是至少说明,包拯断案出神入化的形象深入人心,狸猫换太子案讲述的是:
宋真宗时期,因为宫廷斗争,刘妃与内监勾结,用狸猫换走了李妃所生的太子,包拯层层剥茧,最终使得案情大白于天下。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包拯却根本没有审理过这起案件。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包拯身边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还有公孙先生以及带刀侍卫展昭等人物,又是真实存在的吗?
结语:作者介绍
我是呦呢杂谈,94后双鱼座女生,致力于【历史人物解读+历史见闻揭秘】
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