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糖葫芦

编辑|t

苏联卫国战争,以其血腥与残酷而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百万人阵亡,数百万人被俘——苏联付出惨重的损失之后,创造了一个近乎不可思议的奇迹,他们击退了德国人。

为何“伟大”?全民皆兵,男女同战场是为伟大;“死磕”到底,不惧装备精良的敌人是为伟大;所有加盟国同仇敌忾,歌颂同一个“祖国母亲”是为伟大。

那么,苏联的卫国战争究竟是怎样一曲波澜壮阔的历史赞歌呢?

(苏联卫国战争油画)

闪击苏联,百万人被俘

“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其前缀绝非轻易加上,而是无数苏联军民共同谱写的可歌可泣、振奋人心的赞歌。

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规定彼此应当做到井水不犯河水。

斯大林也对《条约》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抑制住希特勒战线东扩的进程,使苏联达到中立并置身于欧洲冲突之外。

然而,德军的野心不止于欧洲战场。

在攻陷一系列欧洲国家后,希特勒将战略目标转向苏联,制定出攻占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在计划中,德军将大量兵力秘密集中在苏德边界上,试图在数月内攻占苏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41年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

一场冰雪混战,就此拉开帷幕。

苏联政府本想对现有的军队进行扩充,但《条约》的签订暂缓了苏联政府整顿军备的进程。

至战争爆发时,苏联国防部已有的武装力量远不及既定目标和战争需求,士兵的战斗素质也不及职业化的德军士兵。

此外,战前苏联肃反运动重创了苏军的领导力量,致使军队中没有富有实战经验的前线指挥官。

在量与质的双重缺失下,苏军死伤惨重,处于劣势地位。

(苏军损失惨重)

“至7月10日,西线方面军损失4799辆坦克、9477门大炮、1777架战斗机和34.1万名士兵”;

“至1941年12月1日,苏军损失700万人以上。”

各类苏制的新式战机在德军的炮火下爆炸,甚至没来得及起飞。

德军以强大的战争素养,贯彻着“闪电战”的疯狂,数百万名苏联士兵因此被俘。

在此情况下,苏联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扩充兵力,号召男性入伍参战以加强前线力量。

“在军事动员中‘祖国母亲’是一个极具煽动性的动员形象,激励男人们走向战场。”

面对着军事装备完全优于自己的德国军队,苏联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尽管死伤惨重,但是他们前赴后继。

可歌可泣的英勇赞歌几乎在每一个家庭上演——儿子阵亡,父亲扛枪上战场;父亲阵亡,爷爷扛枪上战场;家里的男性全部阵亡,女性也扛起枪来,义无反顾地迈出了家门。

(英勇不屈的苏联士兵)

要知道,苏联人面对的不仅仅德国人的精良武器,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考验——德国人制定了周密的宣传策略。

攻心之战,苏联人坚韧而行

在两军交战之地,德军通过广播、传单等宣传工具,以掩盖侵略本质、打击苏军士气、挑拨红军战士与苏联政权关系为目标,开展对苏军的“劝降”工作。

德国不断宣扬:对苏战争只是反对布尔什维克残暴统治的解放运动。

德国人甚至编造有关被俘地区人民在德军管制下幸福生活的谣言,这些宣传迷惑了部分苏军士兵,致使他们放弃抵抗,甘愿投降。

在军中士气低迷、军心涣散之际,苏联宣传员意识到驳斥德军虚假宣传、重振军中士气的重要性。

将德军虐杀平民的照片公之于众是揭露敌军丑恶行径的有效手段,但德军为掩盖其恶行,在施暴前抓捕记者,销毁相机,关于平民受难的真实照片极少。

(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一度陷入进退维谷的艰难处境——士兵被俘、军心涣散……生死存亡之危莫过于此。

为了火种不灭,苏联社会各界的人士都奔走呼号,呼吁大家为战争尽一份力。

在一张名为《为人民的痛苦复仇!》的照片中,摄影师塑造出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形象。

母亲左手放置胸前,右拳紧握向上举起,象征着后方母亲对前线每一个战士孩子的期望与嘱托,摄影师以此鼓励战场士兵谨记临行前母亲下达的做“苏维埃忠诚的保卫者”的指令。

苏联卫国战争,成为了一场人人参与、人人都想要走上前线的大会战。

战争爆发后,前线医护力量难以应对庞大的救助需求。

因此,呼吁全国女性报名学习医护培训,成为前线医护的后备力量刻不容缓。

此外,战争初期苏联政府的征兵动员几乎征召了全苏境内所有有能力打仗的男性,只剩下必要的男性技术人员和老人留在后方。

(苏联战时宣传海报)

随着战况的恶化,已有的兵力很难抵抗德军的进攻,女兵的加入至关重要。

斯大林在1942年春季下达征召女性补充战斗力量的指令,希望女性投身于前线战场,共同抗敌。

在爱国主义情怀和希望与自己的丈夫、兄弟并肩作战的强烈情感驱使下,她们积极报名,直赴战场。

男女同战场,这也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道奇观。

在卫国战争中以纯洁、勇敢、聪慧闻名的女游击队员卓娅·科斯莫德米扬斯卡娅是女游击队员的代表。

(苏联女兵)

在1941年11月,卓娅在执行破坏敌人住所的任务中不幸被俘。

尽管德军对卓娅施以酷刑,她也没有泄露任何军事机密,卓娅最终被德军绞死。

临刑前卓娅向敌人喊话:

“我们有1.7亿人,你不能吊死我们所有人,我们的同志会替我报仇!”。

兵力足够了,但是苏联还面临着另一大问题——工农业近乎瘫痪。

德军的进攻重创了苏联的工农业生产,动员征兵也致使生产劳动力下降,工农业生产接近于零。

在此情况下,为保障前线供应,对后方民众、尤其是妇女的动员刻不容缓。

“田野中的拖拉机如同战场上的坦克”、“为前线提供更多武器!”……振奋人心的口号鼓动后方群众。

内心不变的信仰,伟大的卫国战争

德国闪袭苏联之后,苏联各阶层的人民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

苏联人塑造出一位身着红衣的祖国母亲的形象,这位母亲直面观众,左手伸向空中发出号召,右手拿着战士在奔赴战场前宣读的誓言。

母亲身后的刺刀直刺天穹,象征苏维埃国家的力量和决心。

至七月中旬,《祖国母亲在召唤》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祖国母亲形象成为战时苏联母亲的象征。

在苏联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下,苏联终于撑到了扭转乾坤的日子。

(库尔斯克会战)

1943年8月27日,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苏军由“防守”进入“主攻”的战略局面。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军即刻开启对德占区城市的收复。

随着战况的扭转,“祖国母亲”形象逐渐超越原有的民族边界,成为各加盟国的“共同母亲”。

母亲形象的转变重在强调夺回失地,解放同胞。

最终,苏联以源源不断的兵力,成功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死磕”到底,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宏伟的史诗战歌,唱响在苏联大地上。

参考资料: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我们占领了厨房,但客厅还在敌人手里!

光明网.探寻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密码. 2021-06-17.

光明网.世界战争史上最惨烈的巷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21-06-25.

苏联卫国战争作品:“直面深渊而不晕眩的勇气”. 2015-05-19.

光明日报.苏联卫国战争. 2010-05-17.

举报/反馈

趣史微视频

554万获赞 26.3万粉丝
历史领域科普up主,欢迎关注~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