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军的家,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

这里全是高原大山,耕地都散在山坡上。

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母亲是不识字的农妇。

小学一年级时,朱彦军学到的第一首诗是《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大约是祖辈世代务农,听到这首诗的时候,他脑海中出现了家人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场景。

等老师讲完这首诗,他也就会背了。

此后,朱彦军迷上了诗歌。

父亲发现他这一兴趣爱好后,大力支持,把自己的旧书《毛泽东诗词鉴赏》和《唐诗一百首》送给了儿子。

泛黄的旧纸张上,画满了儿时歪歪扭扭的拼音标注。

直到三年级,朱彦军学会了查字典,从此字典不离手。

他说:“那时家里穷,没什么书,同学家也很少有,所以,它们是我仅有的课外读物,爱不释手。”

初中毕业时,社会上一时兴起了“读书无用论”。

朱彦军身边的小伙伴都辍学打工了,还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天待在学校简直浪费时间。

听到小伙伴们这么说,朱彦军心动了,跟着去了外地打工。

“当我真的踏入社会后才明白,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也有很多无奈。”

因为学历不高,朱彦军只能靠体力赚钱。

那些年,他天南海北地跑,做过电焊工、油漆工、搬运工、混泥工、钳工、水暖工……

最窘迫的时候,还去蹬过人力黄包车。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止过读诗。

每到一个城市,朱彦军首先要找的就是新华书店。

若是遇到好诗句,又没有钱买那么贵的书,他就用手机拍下来,再抄到笔记本上。

除了新华书店,他最爱去的还有一个地方:

夜市上的旧书摊。

因为旧书摊上的书便宜,他是那里的常客。经常会去淘《读者》之类的书籍。

至于那本从未离手的《新华字典》,早已被他翻烂,但他舍不得换新的,勉强用胶带粘着还能接着用。

每次工友喝酒打牌时,朱彦军就独自一人读诗。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时间久了,工友都觉得他太装了,揶揄道:

“大才子,你这么有文化怎么还待在这里啊?”

朱彦军听到这些话并不反驳,只是笑笑。

读诗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

每当干活累了,躺在床上读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一天的疲劳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哪还在意他人的闲言碎语。

朱彦军的妻子质朴善良。

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

但她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从不反对丈夫读诗。

在她朴素的理解中,多读点书总没坏处。

再者,朱彦军也从来没有因为读书影响干活,所以,她还是支持朱彦军读书的。

后来,夫妻俩生了一双儿女。

朱彦军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决定在县城买房。

于是,他向亲朋好友借钱。

东拼西凑,终于凑齐了30万,在县城买了一套二手房,让自己的妻儿在里面生活读书。

平日里,他舍不得花钱,也舍不得给自己买书,却十分舍得给儿女买,买的还都是正版书。

一次,朱彦军带着儿子回家过年。

那是一个雪天,路上白茫茫一片。

朱彦军看到此情此景,嘴里念叨了一句: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意境瞬间就出来了。

孩子听不懂父亲脱口而出的含义,但很是敬仰。

秋收时节,地里收麦子,朱彦军教儿子用连枷打谷脱粒。

一边教一边口中反反复复地念着: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沉浸在诗歌里的他,仿佛全然忘记了疲劳。

在孩子的心中,父亲的脑海就像是本《全唐诗》,没有他不会的。

在朱彦军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一双儿女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十分刻苦勤奋。

多年的寒窗苦读后,儿子考上西安科技大,女儿考上了上海复旦,这让周围的邻居羡慕不已。

“老朱这人,太会养孩子了。”

自从2013年在河北卫视看到《中华好诗词》后,一颗梦想的种子就在朱彦军心里悄然萌芽。

他告诉自己,未来有机会,一定要参加一次诗词大会。

为了这个目的,朱彦军开始更加努力地背诵古诗词了。

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201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这让他学习的劲头更猛了。

五六年时间,肚子里的诗词储备量已经破千。

2019年8月,朱彦军顺利通过了诗词大会第五季的选拔,获得进京赴会的资格。

谁知道,朱彦军干活的工地延期了,刚好撞到了节目的录制期。

那段时间工作不好找,一年只能干3个月的活。

妻子劝他别去了,孩子上学最重要。

在这方面,夫妻俩很有默契。朱彦军几乎是没有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为了给孩子攒学费,他心甘情愿搁置梦想。

后来,惜才的央视导演了解了他的情况,实在不愿意放弃这棵好苗子,亲自拨通了朱彦军的联系方式,诚意满满地沟通:

“您还是来吧,我觉得您应该在舞台上绽放异彩,耽搁务工损失的工钱,由节目组承担,来吧。”

但被朱彦军拒绝了。

他们家是需要钱,但还没到需要旁人可怜的地步,这个钱,必须他自己挣。

看到朱彦军的态度后,央视导演反而对他更加欣赏了。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2022年年底,《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启动时,当时的老导演极力向第八季的新导演推荐朱彦军。

朱彦军终于能够如愿站在舞台上了。

去北京之前,妻子亲自给他选好了登台的衣服。

衣服并不华丽,胜在朴素大方。

妻子对他说:“去北京吧,把你的梦圆了,我们也就不遗憾了。”

诗词大会上高手如云。

一个5岁的孩童诗词背诵量居然超过了500首;一个9岁的孩子,中阮弹奏在国际上获过大奖;更有一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是上赛季亚军,就冲着冠军来的……

每一位选手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这让朱彦军紧张的同时,也异常兴奋。

他来这里,不就是为了与来自千行百业、不同年龄的诗词爱好者们同台竞技吗?

但身着蓝色工装的朱彦军,看起来并不出众。

“年龄大、方言重”,这是很多观众对他的印象。

可随着比赛不断进行,面色从容,声音沉稳的朱彦军渐渐成了观众眼里最“可爱”的选手。

从百人团中突围而出,他做完自我介绍不忘向老婆喊话:

今天能站在这里,要感谢我老婆的理解和支持。

“老婆,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听话,一定好好读诗,一定好好挣钱,一定好好爱你。”

话音落地,现场观众都被他的朴实和真挚感染了,忍不住连连鼓掌。

而老家电视机前的妻子,在听到朱彦军的深情告白时,感动得泪眼模糊。

后来,在“画中有诗”环节中,朱彦军瞬间猜到了画中雪景含义,并快速答出黄州地名。

转盘转到苏轼杭州,只听他从容不迫地说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终,朱彦军凭借着对古诗词的积累,一举拿下亚军!

在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的感言朴实到令人感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他知道,这是一句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大道理。

但这一句诗正是他逐梦路上的法宝,也给了他能够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的信心和希望。

夺得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后,老家政府授予他“静宁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模范”的荣誉称号。

社会保障局更是看中了朱彦军的才华,聘用他为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并破格安排了事业编制。

领导说:“您这样的诗词文化水平,不在文化馆推行文化工作,是咱们县的损失。 ”

目前,他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开展一些讲座培训,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朱彦军的故事让我感到动容。

19岁离家务工,从“初中生”到“全国亚军”,再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条路,他走了整整31年。

他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活一世,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求知的心态。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永远都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

总有一日,那些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会绽放出格外夺目的光彩,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共勉。

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读者

897万获赞 131.7万粉丝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读者杂志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