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明朝,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政权,明朝的覆灭大概让很多人意难平,在明朝的兴起与覆灭之中,“九字方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九字方针还要从朱元璋为这个王朝写入的底层基因说起。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唯有明朝是依靠彻底的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而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自称“起于淮右布衣”,也是唯一一个真正从社会底层奋斗而来的开国皇帝。
因此无论是朱元璋的奋斗史,还是明王朝的开国史,都有着小农所特有的务实,甚至是保守色彩。
九字方针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起义之初,儒士朱升就为他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朱元璋在此后的皇权争斗中也不折不扣的贯彻着这一方针:
他在每占领一城后,便下令修缮城墙,稳扎稳打。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凭借新筑的坚城洪都,朱元璋部将朱文正顶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的进攻,坚守 85 天,为朱元璋调集大军歼灭陈友谅主力争取了宝贵时间。
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取大都后,立即按照朱元璋指示新筑城垣,派兵巡逻古北等古长城隘口并分守卢沟桥等地,加强大都及周边地带防御。
对北方蒙元残余势力,朱元璋也采取以尺寸进取之策,力争夺取一地即巩固一地,逐渐向辽东和青海方向延伸。明军在高筑墙、广积粮的防御政策指导下,置卫所、修城池、屯重兵和守隘口,经近 30 年努力,终于在北部边境建立了比较完备巩固的防御体系。
除了北方,朱元璋还下令各地政府和驻军,普遍改筑旧城、增加新城、强化守备。其中,山海关、居庸关“垒石为城,以壮幽燕门户”,襄阳城“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宜春城“东屏豫章,西控长沙”,桂林城“西南之会府,用兵遣将之枢机”……坚城要塞遍布各地。
在筑城建堡的同时,明王朝还对城墙、护城河、团楼和敌楼等筑城形制进行了严格规范,形成标准流程,提升整体防御效能。朱元璋可是把九字真言中的“高筑墙”贯彻到底了啊。
出于多疑的性格,朱元璋想将军权控制在自己的家族之中,于是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管理军事要地。
配合分封制,明王朝还在各边镇卫所实施军户制和屯田制,解决兵员和粮饷问题。
军护制、屯田制是什么?
军户制是一种强制兵役制度,民众一经为军,则其家世代为军,且住在指定的卫所。
而屯田制是根据军护制来制定的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士兵逃亡,要让士兵甘心卖命,那除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外,最重要的是让士兵有饭可吃,所以就有了屯田制。
元末天灾连年,战乱频繁,人口大减,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明朝在全国大力恢复农桑,也在边镇周边划定地界,开垦田亩,以农养兵。洪武年间,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屯田备边方针政策,收到了“耕作以时,训练有法,遇敌则战,寇去则耕”的效果。体现了九字方针中的“广积粮”决策。
在对外交往中,朱元璋告诫群臣诸将,对于邻近的国家,“不为中国患者,不可擅自兴兵。”(《明太祖实录卷六八》)他还开列了朝鲜、日本、安南等十五个“不征之国”的名单,唯恐后世子孙不听祖训、擅自起兵。体现了九字方针中的“缓称王”决策。
可以说,朱元璋统一全国后的政策, 依然延续着当初起兵的“九字方针”:
高筑墙,演变为修城建堡、固守边塞。广积粮,落实为大兴屯田、且耕且战。缓称王,延伸为睦邻友好、不起边衅。
咱们看着是不是很眼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不是与农家生存相应?
普通农家要长保太平,自然既要修篱笆、筑围院,也要勤耕织、种五谷,还得睦邻里、和为贵。朱元璋出身平民,深知民生之多艰,百姓之疾苦。
因此在他眼中,自己亲手缔造的大明王朝,其实是一个小户农家的放大版。在他强势帝王的外表之下,仍然是一种小国寡民、男耕女织的小农心态。开创新朝、登基称帝, 他自然就会把皇帝万世一姓、臣民各安本分当作自己的终极理想。
但是,这种决策有错吗?当然没有,可以说没有这项决策就没有明朝的建立。
在明朝初年,特别是洪武时期,的确实现了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目的。但是,这是一套静态稳定、缺乏弹性和极易失衡的理想状态。
小农之家一遇灾难之年就会破产,小康生活难以持久,而以此为统治逻辑的大明王朝抗御风险的能力当然更加不容乐观。朱元璋以开国雄主之尊统御诸王、朝臣和镇将,自然得心应手、如臂使指,但他死后,藩王统兵、建城立寨的边防策略首先迅速变质反噬。
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缺乏老皇帝的资历、手腕和魄力,面对手握重兵、镇守边关的叔叔们,非常紧张,意欲削藩。对皇位的垂涎和对削藩的恐惧,让燕王朱棣铤而走险,纠合精兵南下作乱。
结果,靖难之役虽然取得了成功,也造成了明王朝政治军事力量的严重内耗,让虎视眈眈、伺机反扑的北元势力卷土重来,几十年间,相继夺占了开平、大宁和河套等重镇,严重压缩了明王朝的生存空间。
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也说到了这点,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明朝大功臣在土木堡之战后,否决继续北伐,却不知明朝就此衰败
明成祖朱棣当然是一代英主, 在位期间亲征漠北、远航西洋、迁都北京,但也可以说,这是他为了掩盖篡位和杀戮逆行,缓解合法性焦虑的卖力表演。
空耗国力、劳民伤财,徒然营造了宣威域外、万国来朝的虚幻盛景,却并没有改变明王朝保守内向的国策,也没有实际拓展明王朝的生存空间。
永乐朝结束,没过多久,向东向南来看,郑和船队远渡重洋的征程就宣告终止,宝船拆除、海图焚毁,中华民族错失了走向海洋的历史机遇;向西向北来看,明王朝连续丧城失地,京师外围轻易被蒙古瓦剌攻破,几乎重演宋室南渡的噩梦。
私以为,成祖以后,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将祖先的大业败了个精光,而明朝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总结
我们一直在说,明朝的覆灭与太监势力的壮大、与厂卫的实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在这些引发明朝衰落的决策背后,要探究其根本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决策?
不就是因为皇帝的多疑、因为出身的低微对朝臣的不信任?所以才有了锦衣卫的出现,才有了太监的壮大?
而明朝朱元璋贯彻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政策背后蕴含的小农心态,蕴含的保守基因,写入整个明王朝。
这九字方针如九字箴言,它开启了明王朝的盛世,也为这盛世埋下了覆灭的基因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