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校长的办公室不大,布局简洁,一桌、一椅、一书橱。“别看我这办公室普通,里面的每一样物件都有故事。”办公室的主人、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小学校长路栋这样告诉记者。
太公小学这所以齐国诸侯姜太公命名的学校,从10年前一所城乡接合部的新建学校到如今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加身,成为区域名校,“有故事”的校长路栋是主要的设计者、践行者和见证者。
一块石头上的大海
路栋的办公桌上有一块蓝绿色的石头,因为涂画的时间过去已久,上面的颜料有点儿脱落。这块石头来自太公小学的校园“淘宝节”,是路栋用“星币”买来的。
那还是2017年,路栋刚出现在学校“淘宝节”上,一群“卖家”学生就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路栋笑着告诉这些“卖家”:“今天我要买的东西,第一,它是你自己做的。第二,必须向我介绍你的‘商品’,用你的介绍来打动我。”一名低年级的学生举着一块涂满蓝色绿色颜料、并无亮眼纹饰的石头对路栋说:“路校长,我这块石头上有一个大海。”
路栋用10枚“星币”买下了这个“大海”。
“星币”是太公小学创新性评价体系“兴贤”评价的方式之一。课堂上有精彩提问或回答,运动会上名次领先或落后但坚持全程,精心照看班里的绿植或顺手捡起了垃圾,在家里很好完成了家务或校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都可以因此得到来自教师、大队委、家长奖励的“星币”。
当“星币”积攒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到学校的“星币”兑换台兑换礼物,如文具、书包、足球等,也可以用“星币”兑换各种愿望。有些学生自豪地用“星币”兑换了奖品,也有许多学生用它实现了自己的“星语心愿”:比如一次大队委的“入职”体验,一次和校长的合影,等等。最让学生感到骄傲的是,积累“星币”多、表现优秀的学生会成为“校园之星”,校园主路两侧、楼道的墙壁上是一张张大幅的学生照片,这些学生便是当届的“校园之星”。
“‘兴贤’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多角度评价每个学生,多方案引领学生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明星’,昂首迎向未来。”路栋说。
学校在班级和校园还设立“星光”岗位俱乐部,评选“岗位小明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校园管理和自我管理中来;“贤德少年评价护照”详细记录学生在才艺、公德、诚信、乐学、礼仪等10个方面的日常表现,见证学生习惯养成和成长历程;以“三方共进表”为依托,实行学校、家庭、社会多维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共同构成了太公小学的“兴贤”评价体系。
“一块石头上能有一片海洋,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一个宇宙的星光。”路栋说,“我们的评价就是要引领和呵护孩子的主动自我成长,让每颗星都闪耀。”
一台旧笔记本上开出的花
路栋办公桌的中央,放着他日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一台老式联想机器,厚重的机身,边缘的黑色塑料外壳微微泛黄。开机启动的时候,内置风扇发出的轰鸣声撞击着办公室的四壁,路栋就用手多拍几下让它“消声”。
电脑虽然陈旧,但它主人的大脑却一点儿都不落伍,甚至说还很“新潮”。太公小学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课程理念能实施,都是敢为人先的路栋闯出来的。
你可能想不到,太公小学的“3D打印课程”,在2015年被媒体推荐为“十大好玩课程”,还被推荐为“20个向学生推荐的课程”。在太公小学,许多校本课程因为师生的投入式沉浸学习、趣味性深度探究,经过不断打磨和完善,早已成为学校有产权、有影响力的品牌课程,为参与课程学习的孩子开启了一扇扇梦想之窗。
“热爱是最好的驱动力。”路栋说。2018年,太公小学进一步投建创客中心、VR体验中心、未来教室、智慧国学等功能教室,设施完善的教室内,书法机械臂、搬运机器人、汽车工业流水线在孩子们设计的编程指挥下完成任务。2022年,临淄区有两所中小学校获评市级智慧校园领航学校,太公小学成为其中一所。
“旧”与“新”,代表着路栋的选择。他的很多选择,都显得有点儿“新”。
早在2015年,小学的“课程超市”还是个新颖的概念。曾经在一次教育会议上,有人批评“有些小学竟然办什么‘课程超市’,花架子!”很多列席会议的校长们听了,都转过头去,有些揶揄地看着路栋笑。
路栋自己也笑,但太公小学的“课程超市”还是一如既往地办了下去,到今天,其中一些课程已入选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课程超市”里有7个模块的60多门校本课程可选,内容涉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生活技能、身心素养、艺术修养、学科拓展等。这些“探贤”课程,也成了孩子们的“梦想家园”。
太公小学的校歌里有一句,“每一个梦想,都可以浇灌”。路栋说,“多撒下一些种子,就有更多的花开”。也许,正是通过那台需要不断拍打的旧笔记本,才激发了勇于创新的动力,才开出了这些美丽的花。
一摞摞备课本搭建的阶梯
路栋的桌子旁、书橱里,放着一摞摞的听课本。这些听课本大小不一、新旧有别,共同点是正面和背面都写满了评语。翻开比较新的一本,有一页上有这样一句话:“钱霞老师变美了!”
2016年,太公小学被确定为临淄区首批“新基础教育”核心试验学校。7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新基础教育”理念和方法来撬动和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提到申请加入“新基础教育”试验的初衷,路栋有自己的思考,“在这个信息每天呈几何指数级增长的时代,知识也快速更新迭代,要培养好学生终身学习的状态,首先要培养出好的教师”。
“新基础教育”提倡结构化教学,让学生形成认知的结构化;提倡多元互动、动态生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提倡“育生命自觉”,引领教师和学生实现主动发展、自我生长。这些理念与路栋的课堂设想不谋而合。
只要教师们开展每周一次的“新基础教育”学科研讨活动,路栋就拿着听课本去听课。他的听课本正反面一起用,大略分成三栏,左边写自己听课中的所思所感,右边写“新基础教育”专家对该堂课的点评,中间用来写综合两者后自己的领悟。
7年来,路栋的听课本在一本本地增加,太公小学由“新基础教育”试验校变成了基地校,实现了价值重建、话语体系转变、落地生根的行动实践三个进程,课堂改革破茧成蝶。在不久前该校的“新基础教育”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孙元涛在授课点评中说了一句话:“钱霞老师变美了!”路栋听后很高兴,把这句话记在了听课本里。
“在课堂上,当一位教师完全投入到知识和学生中去时,她的神态、语言都会呈现出别样的魅力,确实很美。我们的教师和课堂都在越变越美。”路栋说。对于让教师们“变美”这件事,路栋一向不遗余力。从2013年开始的“富脑”工程读书讲坛,路栋把原来指定主讲人的方式,改成了电脑随机抽取主讲人,“逼着”每位教师通过读书交流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也有人担心“把优秀教师培养起来了,小心他们会‘飞’走了”。路栋说:“不要紧,教师们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孩子们受益的过程,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才是学校的幸运!”
路栋的书橱里,还有满满当当的书、参加“入队礼”戴着红领巾的个人照片以及学生的毕业照,师生站在中间位置,学校管理层站在侧边。从路栋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可以看到师生们每天迎着阳光走入校园的动人身影。(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宋以生 张爱梅)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报

111万获赞 87.2万粉丝
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