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董升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是红军将领董振堂的亲哥,曾任国军少将副军长,参加过北伐、抗日、内战等多场战争。他与弟弟董振堂一样,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优秀军官,但他们却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命运。

董升堂在国民党内部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但他并不满足于为国民党效力,而是对共产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敬佩。他在国军失败后没有逃亡台湾,而是自首投诚,并加入了解放军,成为了一名教员和研究员。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和波折。

董升堂的早年军旅生涯

董升堂,字希仲,1893年7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一个习武之家。他的父亲董文璋是一位武术高手,曾任清朝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侍卫。他的弟弟董振堂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将领,后来牺牲于抗日战争中。

董升堂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热爱武术和文化。他在私塾读完了完整的课程,后来又和弟弟一起考入了保定军官学校,分别进入了第八期和第九期炮兵科。

保定军校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学府,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军事人才,如蒋介石、张学良、李宗仁等。在保定军校,董升堂接受了现代化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掌握了炮兵的理论和技术,展现出了优异的成绩和潜力。

1916年,董升堂毕业于保定军校,投身于直系军阀孙岳的部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孙岳部,他先后参与了直皖战争、北伐战争等多次战役,因战功卓著而屡次晋升。

他曾经在直皖战争中率领炮兵部队突破敌人的防线,在北伐战争中指挥炮兵部队支援友军,在南昌起义中指挥炮兵部队镇压叛乱。在这些战争中,他不仅展现出了他的勇敢和果断,还展现出了他的忠诚和义气。他曾经为了救援被围困的孙岳而不顾自身安危,在敌人火力下奋勇前进。

1927年,孙岳与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员白崇禧发生矛盾,导致孙岳部被解散。董升堂随孙岳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并担任过训练总监部训练科上校科长、第六师上校参谋处长等职务。在这段时间里,他负责组织和训练部队,提高士气和战斗力。他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参加了阅兵式,在南京市民中赢得了好评。

1930年,国民革命军内部发生分裂,西北军首领冯玉祥和山西省主席阎锡山联手讨蒋,发动了中原大战。董升堂追随冯玉祥,参加了这场规模庞大的内战。在这场战争中,他指挥炮兵部队与国民政府军队展开激烈的交火,曾经在洛阳、开封、郑州等地打响了多场硬仗。

由于冯阎联军的内部矛盾和国民政府军队的强大攻势,中原大战以冯阎联军的失败告终。董升堂随冯玉祥逃往西北,后来被宋哲元收编,并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第二十九军)第十二师第一、二团团长。

在东北边防军中,董升堂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独立团,被称为“董升堂团”。这支团以炮兵为主,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和机枪,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炮兵部队之一。董升堂率领这支团在东北边境与日本关东军进行了多次边防战斗,曾经在喜峰口、宁安、牡丹江等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烈的对抗。

在这些战斗中,他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多次击退了日本人的进攻,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董升堂的抗日战争和国内战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董升堂率领部队奔赴前线,参加了长城抗战、南苑抗战、临沂大战等重要战役,表现出了勇敢顽强的抗日精神。1940年,他被提升为第四十师参谋长,并在太行山进行了练兵活动,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1941年,他又被调任为整编第四十师参谋长、第一零六旅旅长。

在这段时间里,董升堂展现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他不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还与国内的汉奸和伪军进行了坚决的清剿。

他曾经在长城抗战中指挥炮兵部队阻击日军的进攻,在南苑抗战中指挥炮兵部队掩护友军的突围,在临沂大战中指挥炮兵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对轰。他也曾经在太行山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炮兵干部,被称为“董升堂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共内战随即爆发。董升堂仍然坚守在国民党阵营,与共产党军队展开激烈的交锋。1947年10月,在高山铺战役中,他指挥的五四十师遭到解放军的重创,除三十九旅一个团突围外,其余四个团被全歼。董升堂本人也险些被俘虏,幸而借助一件棉被装成生病老兵而逃脱。

在这段时间里,董升堂展现出了他的忠诚信念和不屈意志,他不仅与共产党军队进行了殊死对抗,还与国民党的腐败和失误进行了坚决的反抗。

他曾经在国内战场上指挥炮兵部队与解放军进行多次火力对比,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打响了多场硬仗,在高山铺战役中指挥炮兵部队与解放军进行最后的决战。他也曾经在陆军大学中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试图改革和提高国民党军队的水平。

董升堂的退役和晚年

董升堂在解放战争中,曾率部参加过高山铺战役,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化妆脱逃。后来他在郑州被围困,指挥一个团接应郑州守军,但第40军军部和106师大部被人民解放军追歼,他只好逃往新乡。

高山铺战役是董升堂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失败,也是他最后一次指挥作战。由于国民党的战略失误和军队的腐败,他对国民党的信心大为动摇,也对战争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1949年2月,他和李振清将新乡军事交给李辰熙,乘飞机离开新乡去汉口。他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心灰意冷,辞去副军长职务,潜赴徐州做生意。不久后,他向徐州军管会告知自己的身份,并表示愿意接受人民政府的安排。

1949年10月,他移居北京。1950年2月,他入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八个月后毕业,派任骑兵学校军事教员。1951年3月,他调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训练部工作,任高级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10月,他被确定转业 。

董升堂转业后,安排在北京市房管局,成为一名档案管理员。他曾当选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并参加政协文史工作。

他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历史资料,撰写了多篇回忆录和论文,如《七七事变前夕的“新鸿门宴”》、《二十九军南苑血战突围经过》、《张自忠将军生平概述》、《保定军校被洗劫焚毁纪实》、《董振堂生平》等 。这些作品对于了解国民党内部的情况和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一定的价值。1963年10月7日,董升堂因病逝世于北京 。

1948年,他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希望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然而,他还没能完成学业,就被迫退役,告别了第三十三集团军。

退役后,董升堂隐居于上海,不再涉足政治和军事。他经常回忆起自己的弟弟董振堂,对他的牺牲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敬佩。他也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矛盾和无奈。

结语

这就是董升堂的一生,一个曾经为国为民奋战过的将领,一个与自己亲弟弟分道扬镳的反动者,一个孤独终老的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悲哀,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沉重和复杂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他的一生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与团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举报/反馈

悠久百年历史

32.5万获赞 3.4万粉丝
揭开历史迷雾,说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