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为了侵占中华大地不择手段,日军的侵略铁蹄肆意践踏国土,东北三省、华东八省、华北华中七省均沦丧敌手。

但有一个地方,与占据华北山西12年的日军仅有一河之隔,却仍然安然无恙,不见日军踪影。

这个地方就是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制定了全面侵华战争的日军为何不敢踏入陕西半步?他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一、八路军的奋力抗击

在张学良西安扣留蒋介石之后,国民党意识到了中日民族矛盾的突出性,开始将对日作战放在首位。

国共两党也因此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将刀锋指向了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

1936年10月,陕西成为了万里长征的落脚点,也成为了中共革命的策源地。

面对已经扫荡了华北地区的日军,中共中央立下决心,拼死也要保住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在1937年8月,共产党召开了影响深远的洛川会议。

会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分析当前的抗战形势,决定派部分兵力留守革命根据地,带领八路军主力到抗日前线,誓要保住西北大后方。

陕西是西北的入口,也是内陆腹地的关键,八路军渡过黄河,奔赴到山西前线,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一条条河防壁垒,阻止日军深入进犯陕西。

1938年春天,日军苦于陕甘宁边区八路军游击队的折磨,企图切断陕甘宁边区与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让处在陕西的中共中央失去掩护。

3月2日,日军首先对陕西府谷县进行炮轰,借助火力压制,日军从河曲、保德两地越过黄河天险,府谷落入了日军手中。

府谷县是陕西的最北端入口,面对这个战略要塞,党中央命令八路军河防部队从府谷到宜川排兵布阵,构筑一条从北到南的抗敌前线,誓死夺回府谷。

3月5日,蒋介石收到军报,称日军已成功占领陕北县城府谷,如果日军继续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蒋介石决定与八路军河防部队配合,让何柱国率领国民党骑兵第二军援驰西北。

一寸山河一寸血,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府谷血流成河,在两军的配合之下,府谷的日伪军最终被成功击退。

见侵占府谷不成,日军只好转移目光,盯上了位于神府的革命根据地。

3月13日,日军派出整整一个师团的兵力进攻神府河防边区,还投入大量炮火和飞机,打算强渡黄河。

面对日军的枪林弹雨,八路军毫不退缩,顶着日军密集的炮火奋起抗击,打破了日军渡过黄河深入腹地陕西的美梦。

尽管八路军战士用生命守住了一个又一个要塞,但贪婪的日军仍不罢休,又企图从军渡一地进犯,剿灭位于宋家川的八路军,突破八路军的河防线。

5月7日,日军第109师团全部出兵,两千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八路军的河防阵地进发。

5月10日夜,八路军在山西离石西北方的王婆山展开血战,成功退敌。

1939年,日军集中万人兵力,再次打击中共中央的革命根据地,试图将这股红色力量永远扼杀。

在这期间,日军大小作战5次,将魔爪伸向了陕甘宁边区的凉水岩、马斗关等八路军河防阵地。

但自古得民心者胜,诸多人民群众自发帮助八路军修建工事,在黄河天险的阻挡下,八路军建立了以防御为主的作战方针,同时奋勇抗击渡河之敌,并以机动兵力迂回日军敌后,袭敌日军侧背,阻断日军交通,一次又一次挫败了日军的进犯,使陕甘宁边区防线日益巩固。

在八路军河防部队坚守河防阵地的同时,河东方面的八路军主力也以陕西为中心,从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面八方建立起到处抗日根据地,如同在敌后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不断袭击日军。

1940年,八路军集结兵力,发动了将近一百个团,在华北与日军大小作战1800余次,无数青年在华北地区撒下热血。

百团血战历时半年之久,全国齐心协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与信心空前高涨。

从此之后,日军的对陕甘宁边区的激烈攻势被粉碎,成为了强弩之末。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陕西人民用勇敢和牺牲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在以晋陕交界的黄河沿岸,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保卫黄河、保卫陕西、保卫大西北的钢铁长城。

所以,陕西在抗日战争中未遭日军践踏,离不开八路军在黄河两岸的英勇抗敌和有效牵制,八路军为阻止日军侵占陕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民党军队的有效防御

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之后,蒋介石对陕西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视。

卢沟桥到山西,山西再连陕西,陕西下面是四川,四川旁边就是重庆,重庆是国民党政府的心脏。

这是蒋介石最害怕的日军进攻路线。

现在,日军已经跨过卢沟桥,山西也已经沦陷,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决不能让日军再进陕西。

为此,国民党成立了西安行营,负责神府、宜川、韩城、潼关地区的河防。

蒋鼎文担任行营主任,共辖13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国民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还下达了死命令,要求第二战区全体官兵,不得因太原失守而退过黄河,否则军法处置。

1938年初,日军开始对山西西部和南部发动攻势,打算从晋西突破黄河防线,妄图变陕西为掌中之物。

国民党军队在晋西与八路军有效配合,并肩作战,阻挡住了企图渡河西犯陕西的日军。

针对陕西南部地区,国民党投入两个战区部队,一方面深入敌区展开游击战狙击骚扰,一方面集中兵力开展正面战场,两者协同推进,固守中条山,终使日寇未能越雷池一步。

同年11月28日,国民党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山西周边增设第二战区,配合八路军的陕甘宁河防边区,沿黄河东岸主动对日军打开正面战场。

同时设置第十战区负责防御陕西,沿黄河西岸宜川至潼关打开正面战场。

但从1939年开始,共产党率领的八路军、新四军日益强大。

在日本侵略者眼里,共产党从意识形态这一根本上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军国主义的日本是不会允许共产党势力存在的。

因此,日军在1939年后就逐渐集中精力扫荡共产党,把对国民党的正面进攻放在了次要位置。

1941年初,日军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通过蒋介石挑起国共磨擦,自身却借机蠢蠢欲动,准备对山西南部的中条山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国民党第一战区为确保晋南安全,在中条山配置了7个主力军。

与此同时,国民党总参谋长何应钦亲赴第一战区驻地洛阳指挥作战。

5月7日,日军集结6个师团、2个旅团的兵力,从东、北、西三面围攻中条山,中条山战役爆发。

战役持续一个月之后,国民党在会战中失利,晋南黄河沿岸各渡口落入敌手。

但由于日军一方面自身在战场上损耗过大,一方面又受到八路军的后方袭击,日军也无法再过黄河进犯陕西。

在保卫陕西的战争中,国民党积极从山西、河南两地展开作战,与敌反复争夺一城一池。

尤其在中原会战期间,蒋介石严令黄河沿线各部队,不准向陕西境内撤退。

在国民党的有效防御之下,日军始终无法攻占陕西的东大门潼关,陕西的基础安全也得以保障。

三、太平洋战局的有力牵制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总统罗斯福终于找到了机会,决定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联盟,在国会上宣布开辟对日太平洋战场。

但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在对战中处于劣势,这一形势让日本愈发狂妄自大,一方面在海战上轻敌美军,一方面加剧对中国的武力冲击,改变了往日对重庆政府的和平策略。

陕西是日军南下进攻重庆的关键节点,日军再次制定了攻打陕西的作战计划。

1942年4月,此时世界战场上的反法西斯战争逐渐变为主动,日军为挽救败局,决定加速对中华大地的侵略,计划投入10个师团的兵力攻占西安,企图一举拿下西安,铲除共产党势力,进而对重庆政府进行施威,以此达成他们的“共荣”目的。

但在1942年4月末,美军为报珍珠港之仇,空袭日本首都东京,日军大本营受创。

6月,美日中途岛海战爆发。

6月末,日本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惨重,四艘航母被美军毁灭,日本从此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已无力为侵华的陆军提供可靠的运输后勤,出于战线考虑,日军不敢再深入中国腹地,攻占西安的计划搁浅。

11月28日,日军大本营暂时喘息,遂命令华北方面军具体研究对西安作战一事。

此时,日军计划从山西运城及河南洛阳开始进攻中国第一战区的部队,夺取西安和宝鸡,占领陕西,进而进攻四川,但由于兵力所限,加之又缺乏渡河工兵和器材,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陕甘宁边区河防。

1944年9月,八路军与人民游击队密切配合,全歼日军盘踞在山西军渡玉皇顶的守敌,陕甘宁边区河防战事胜利结束。

时间来到1944年末,美日爆发莱特湾海战,日军从此彻底丧失制空、制海权,太平洋战场以日军惨败告终。

此时的日军,攻占西安、四川、重庆的作战计划完全化为泡影。

从1945年上半年开始,共产党开始带领军队对日军进行包围打点,展开反攻。

1945年8月9日,共产党总部作出指示和命令,全面反攻各地日伪军,中国各地陆续得到解放。

从此,日军再无机会踏入陕西半步。

总的来说,抗战时期日本之所以在侵陕一事上一直未见成效,离不开八路军的英勇抗敌,也少不了早期国民党的正面防御。

到了战争后期,美军将日军拖入了太平洋战场的泥潭。

日军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两面作战,也逐渐陷入了兵力分散、顾此失彼的困境,难以对中国战场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

举报/反馈

悠久百年历史

32.5万获赞 3.4万粉丝
揭开历史迷雾,说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