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比活着舒服”,在留下了叹息和遗言,一位老人静静离开了人世。

2013年4月22日,在得知他的死讯后,原本在韩国首尔出差的体操王子李宁匆匆飞回了国内参加葬礼。

在葬礼上,李宁和老人的家属站在一起,执子侄之礼,送走亡者之后,在晚上的宴席里,李宁挨桌敬酒。

他对一些晚宴上的客人说:“这是他请你们吃的最后一顿饭,以后就要你们自己找吃了。”

对李宁来说,他是一生的贵人,是改变了李宁命运的人,是健力宝曾经的掌门人,饮料领域传奇人物——李经纬。

这个名字曾经牢牢和健力宝绑在一起,成为传奇,然而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传奇的落幕却太凄凉。

一、开创30年企业,离不开背后的贵人

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行。

中国派出了一支豪华阵容,五连冠的女排队伍、新崛起的跳水小将,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体操队的“体操王子”李宁。

早在1982年,17岁的李宁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体操赛上,就夺取了六金一铜,而当时一共七枚金牌,他当之无愧地夺得了“体操王子”的美誉。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又以出色的表现引起人们的惊叹,在中国队夺取的15枚金牌里,李宁独得三金,一时成了国民皆知的英雄。

时间转眼过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的参赛运动员可以说是遭遇了集体滑铁卢。

尤其在寄予厚望的体操项目,由于李宁两次发挥失误,一次在吊环项目掉落,一次在鞍马项目上落下。

在国人的注目中,这个曾经光环耀眼的体操王子露出了一个笑容。

裁判给了史无前例的低分,满场哗然,随后的比赛里,体操队失误连连,士气低迷。

而李宁成了众矢之的,愤怒的观众口诛笔伐,认为他辜负了全国人民的希望。

从高空跌落,李宁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一下子成为了体操队失利的罪魁祸首。

而他最后的笑容也被无数人愤怒指责,在众口铄金的压力之下,李宁沉默的回到了国内。

到达机场,李宁悄悄走了一条偏僻的通道,也许知道自己免不了被媒体和舆论口诛笔伐,他黯然的独自穿过通道。

在尽头,一束鲜花、一个熟悉的男人正在等着他,刹那间,光芒穿过了灰暗,照亮了李宁的世界。

那个男人就是李经纬,健力宝的创始人。

在李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健力宝也大手笔投资,两人的相识有竞技体育的推波助澜,也有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

李经纬成了李宁的贵人,在李宁体育事业的低谷期,李经纬雪中送炭,这并不仅仅是人情,更是李经纬天生就是个对体育热情,对运动员热心的人。

这一年底,在李经纬的陪伴和帮助之下,李宁在深圳的体育馆体面而平静的退隐。

告别晚会上,李经纬送上了一份出乎意料又意味深长的礼物:一副金色护手。

离开了赛场,该往哪里走?当时李宁的选择有进入国家队转行当教练、接受广西体委邀请当一个副主任,甚至有娱乐圈邀请他。

但李宁个人的想法是开办一家体操学校,他对体操依然充满了感情。

关键时刻,又是李经纬送上了他一个建议:要有经济后盾,搞体育才能长久。

最终,李宁推掉了其他机会,选择加入健力宝,成了李经纬的私人助理。

在李经纬的支持下,初次的公关策划就大获成功。

意识到李宁的才能,李经纬鼓励李宁去开办企业,而他慷慨的给与了投资,虽然李经纬并不缺钱,还是为李宁又拉了另一家新加坡公司投资,成立了专门生产李宁品牌服装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

李宁牌就此诞生,在诞生之初,就有着李经纬的影子。

最开始的企业战略也照抄了李经纬当年的风范,看准运动赛事的宣传效应,拿下亚运会火炬接力的承办权利。

250万元换来了2亿人参与、250亿人收看的惊人效果,亚运会后,李宁的运动品牌一炮而红,他也因此重登巅峰。

好风凭借力,这股风将李宁吹上了青云之间,但隐患始终存在。

在1994年,专家刘继鹏提醒李宁,如果不理清产权,将来可能会有纠纷。

健力宝是国资公司,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也属于健力宝旗下,这也让李宁在经营品牌的同时,实际上对公司的控制权有限。

李宁知道专家说的是对的,但是李经纬是他最低谷的时候帮过他的贵人,他羞于开这个口,怕别人会认为他忘恩负义。

“你只是脱离他的公司,并不是脱离他,”刘纪鹏看他犹豫不决,甚至说:“如果你开不了口,我去帮你谈。”

在刘纪鹏的反复劝说下,李宁去见了李经纬,出人意料的是,李经纬对李宁的顾虑非常大度,以相当优惠的条件让李宁从健力宝脱身。

最终,李宁以分期付款偿还了投资额,取得了全部股权,总部迁到了北京,公司改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彻底成为了民企。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李经纬就这样成就了昔日的体操王子,为后来的中国家喻户晓的体育用品品牌送了最初的一段路。

然而他没有想到,当风水轮流转,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他身上时,结果就没那么漂亮了。

二、挣扎中诞生的传奇

1939年,广东三水市白坭镇上,一个遗腹子出生了。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其父亲死于战乱,母亲没多久也病故。

他在孤儿院渡过了童年,在社会里渡过了艰辛的少年,体育活动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乐趣。

1973年,李经纬被调去小酒厂当工作。这并不是一次让人羡慕的升迁。

事实上,他之前在三水县体委工作,因为受人排挤,才来到了酒厂。

说是酒厂,实际是只有几口米酒缸,和一大帮等着吃饭的工人。

这一年,李经纬35岁了,面对酒厂的现状,他咬咬牙和员工一起,每天亲自背着米酒挨家挨户推销。

几年后,在慢慢积累下,李经纬搭建起了一条啤酒生产线,开始推出更受市场喜欢的啤酒。

在当时,这近乎奇迹,酒厂生产的强力啤酒也渐渐站稳了脚跟。

1983年,李经纬去广州出差,无意间买了一瓶可乐,喝完可乐,职业敏锐发挥了作用,他萌发了让企业生产类似饮料的念头。

不久后,李经纬前往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买下了一款饮料配方,这是一种能恢复精力的含碱电解质饮料,而爱好体育的李经纬也找到了发力点——广州的足联代表大会。

有了配方,有了销售区域,但如何生产还是个问题。

45岁的李经纬找到深圳的百事可乐,竟然说动了百事可乐为他代工生产健力宝。

200箱健力宝就这样手忙脚乱的出现在会场,送给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喝。

这也成了李经纬下一个计划的跳板,仅仅两个月后,健力宝正式拿下了洛杉矶奥运会指定饮品的名额。

而在这次奥运会,李宁拿下三枚金牌,荣耀披身,万人仰视。

洛杉矶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的胜利也成就了健力宝,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李经纬的一次大冒险。

酒厂每年年收入只有5万元,当时账上只有28万,他拿原本定机器的20万赞助了奥运会。

在他出差的时候,为了省钱只能睡招待所的地下室。

但在为酒厂前途考虑时,他的手笔总是让人惊叹,奥运会后,他又顶住压力签了每年26万的赞助合同。

而这也为健力宝带来了最大的财富:知名度。

自奥运会之后,当年年底健力宝就实现营收从0到345万的飞跃,第二年飙升1650万元,第三年更是破亿元,达到了1.3亿元。

在此后的15年里,健力宝长盛不衰,成了街知巷闻的国民饮料。

在他的故乡三水,健力宝的红红火火也成全了很多人。

健力宝不仅提供许多工作岗位,时任市委书记曾说:三水人每发100元,就有46元来自健力宝。

1991年,李经纬还首创了“拉环有奖”的营销方式,健力宝的销量水涨船高,在全国傲然鳌头。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保健品打出了夸张的广告,而健力宝也在震荡的市场里,李经纬却出人意料的拒绝了加入乱潮。

在其他保健品用夸大功能、包治百病来扩大销量时,李经纬反而选择了让健力宝沉默,没有多元化经营,自惜羽毛的守着健力宝的阵地,而这也让健力宝在1997年前后保健品乱象整治时全身而退。

说到底,李经纬已然将健力宝看做了“儿子”,不愿为了眼前利益损失这个品牌的口碑。

在风光鼎盛时,很多问题被不动声色的掩盖,后来,有人回忆那时候,认为隐患早已埋下。

李经纬是个可以给足球运动员提鞋子、却不喜欢应对官员的人,他一手打造了健力宝,将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坊做大成龙头产业,他常常投资体育、捐资助学、盖大楼,而不和领导打招呼。

而在他和三水县政府心里,健力宝的归属,显然并不一致。

李宁的担忧也是李经纬的担忧,在1997年,这个担忧不再隐藏水面之下,它嗤嗤作响,轰然引爆了健力宝的版图,而李经纬含泪仰天的一幕,也成为了中国商业史上浮浮沉沉的缩影。

三、股权之争

1996年底,一则新闻撩动了李经纬股权改革,成为民企的心弦:TCL创办人李东生与惠州市政府签订了放权经营协议。

在达到增值目标基础上,管理层可以购买股权。

三水政府要求健力宝45%的员工为本地人,裙带关系和低效率成为了李经纬的在喉骨鲠。

有一次,他拍着办公桌说:“我这点老本也要吃光的。”

在当时,健力宝如日中天,而李经纬已经在考虑上市。

他决定在香港谋求上市,过程中解决股权问题,同时,他大手笔以10亿元在广州建造大厦,将总部迁出。

此时,李经纬已经预计到管理层购买股权的费用,开始有意控制健力宝的成长。

作为地方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健力宝的行动让三水市政府不安,一场关于健力宝的争夺战开始了。

1997年,就在健力宝上市方案通过之前,三水市政府从中阻挠,拒绝了这个方案,彻底将双方的矛盾摆在了明面。

作为健力宝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没有李经纬就没有健力宝的壮大,但在论及利益分配上,健力宝是一家国企,养活着三水市许多人。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从一开始,股权就成了李经纬的桎梏。

1998年,市政府开始使用行政手段,为了防止李经纬转移资产,每一种新产品开发、每一个合作项目都要亲自审批,这把李经纬逼向了边缘。

到了这一年,地方财政的紧张,加上李经纬有意控制导致的税收下滑,使得出售健力宝成为了心知肚明的现实。

一场市政府主持的会议召开了: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决不能卖给李经纬和他的管理团队。

这一刻,健力宝的败落隐隐已在前方。

四、仰天之叹

一边是李经纬千方百计想要买下健力宝,一方面是政府绝不愿意卖给李经纬。

健力宝这艘大船的命运在海面上颠簸,第一个入局的是新加坡一家公司,而李经纬仅仅是被通知出去吃了个饭,被轻描淡写的通知了一声。

李经纬殊死抵抗,这一次收购最终胎死腹中。

由于舆论的压力,和健力宝软性的拒绝查账,三水市政府最终停止了这次售卖,尽管当时新加坡公司出资3.8亿,而李经纬愿意出4.5亿,市政府依然宁愿寻找外部买家。

意识到外国公司容易引起舆论压力,三水市政府找上了同为饮料巨头的娃哈哈。

而李经纬的抗拒也在继续,他同样拜访了宗庆后,请宗庆后高抬贵手。

2002年1月,在胶着不明的情势下,李经纬和三水政府又一次坐下来。

这一次,李经纬直截了当的发问:“为什么不让我们买回来?”市长最终不得不表态:“要买可以,给你一周时间。”

五天后,李经纬被市政府通知:健力宝已经出售给了浙江国投。

在签字仪式上,李经纬默默坐在会场角落,他倾注一生心血的企业就这样被卖给了别人。

而他则被迫出局,在会场上,记者拍下了他仰天含泪的一幕,从此之后,他绝迹人前,而他的悲剧还没有停下。

九天后,李经纬突发脑溢血,送到了医院。

随后,一张以他涉嫌贪污的罢免人大代表资格的通知书紧随而来,这个为健力宝创立了数十亿利润的老将,被控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

李经纬的团队中3人被捕,1人逃出国外,然而三水政府很快发现,排除了李经纬,健力宝并不能继续为他们生产源源不断的利润,一家企业的精神往往和创始人息息相关。

而现在,健力宝陷入了一片混乱。

三水政府退出了健力宝,将这个曾经的龙头企业交给了一个叫张海的商人。

很快,政府发现张海竟然无力支付约定的资金,健力宝每个月有2亿的现金流,而作价3.8亿的成交金额,首次仅需支付1亿。

而病床上的李经纬戴罪躺在医院里,再也没能站起来过。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产权纠纷里,他的涉嫌犯罪成为了最好的落幕方式。

尽管在那之后的五年里,检察院都没有提起正式诉讼,但在健力宝、在商业世界里,李经纬已经谢幕了。

得知消息的李宁匆匆赶来,随后的几年里,李宁承担了李经纬的医药费。

他常常陪着李经纬,俨然是另一个后辈子侄,或者说是寄予了李经纬希望的儿子。

在报纸上,李经纬看着健力宝一步步落入颓势:

原本的老员工大量被裁,营销团队被砍了八成,成千上万的拍各国广告,铺货理货经销这些实务没有一个落到实处,30多个品种胡乱上市又匆匆下市……就像看着一个心爱的儿子一步步在别人的牵引下死去。

2004年,仅仅两年后,健力宝的营业额大幅畏缩。

董事会罢免了张海,改任了另一个宛如闹剧主角的祝维沙,短短两个月里,高层被清洗,而生产彻底停止了。

在罢免了祝维沙以后,台湾统一集团成为可能的接手者。

2004年底,当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时,李经纬甚至被推到现场安定人心。

第二天,他的儿子就对记者说,李经纬去是政府要求、配合工作。

最终,台湾的统一集团成了最后的新主人,而健力宝也消失于大街小巷,只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过去的辉煌。

在前半生,李经纬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在家,在他晚年,和孙子聊天、看李宁的事业成长,成了他的乐趣。

困于轮椅和病榻之间,人生的落幕比起前半生的热闹辉煌,显得凄凉而冷清,斯人已逝,往事也飘散于风中……

举报/反馈

装睡者

241万获赞 5.4万粉丝
愿以热文唤醒装睡的善意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