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深入报道多名追星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中有的因偷偷拿走家中上千元准备给偶像打榜而与父亲发生争执推搡,导致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有的为了挣钱,不但在学校“代做作业”,甚至将自己的贴身衣物挂在网上售卖;有的为参加偶像的签售会而逃课,为偶像的“声誉”与同学吵架。
主持人语
一些未成年人在畸形的“饭圈文化”裹挟下盲目追星,甚至为了维护偶像形象与其他明星的粉丝互撕等行为频频出现,值得警惕。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与明星、平台等都要为此尽力尽责。遏制“打榜式”追星,需要“无死角”监管。本期“青年说”专栏将聚焦如何理智追星,看看青年学子们怎么说。
仰望“星”空 先要脚踏实地生活
谢思阳(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
在今天的粉丝文化、粉丝经济中,偶像与个体成长的社交属性更加明显,通过与粉丝偶像的高频互动所形成的参与感与伴生感体现出的,其实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的新型青少年社交关系。近年来,在流量至上的错误导向与一些资本和平台的利益裹挟下,许多经纪公司利用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将偶像和粉丝结成一荣俱荣的利益、情感共同体。一些未成年人粉丝把大量金钱用于打榜和投票,有的甚至为了维护偶像形象与其他明星的粉丝互撕。
事实上,这种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关系并不能真正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回归现实生活才是正道。社交媒体使人的孤独感得到暂时缓解,但无法进行真正的沟通,眼神交流、肢体互动这种专注的沟通方式在网络社交中很难实现。在网络中,人们无法通过语气、面部符号判断他人情绪,这无形中削弱了人的同理心,让人难以理解他人的想法。因此,越是多元化的时代,越是需要脚踏实地的生活,在人与人的现实交流中共处、共情、共生。
对此,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力,帮助青少年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为主,以线上社交带动线下社交,提高社交媒体使用效率。亲情、友情、爱情才是陪伴人一生的,只有拉近与亲人朋友间的距离,才能切实弥补因线上社交而带来的孤独感。追星应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冲锋陷阵”。
治理“饭圈”乱象,必须强化监管
姚舟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
追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人为什么要追星”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不少“60后”“70后”纷纷追忆往昔,分享自己当年的追星故事。有人说,当年自己总在班级里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有人说,自己能将周星驰电影的全部场景熟记于心。追星同样不是一个必然错误的行为,那个在班级里唱《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女孩,因为费翔的这首歌认识了一生的挚友;那个收藏了一沓周星驰电影碟片的男生,目前在中国香港有了自己的家庭与事业。所以,追星不是孩子们口中家长不能理解的“新潮文化”,也不是家长老师心中必然拖垮孩子的“洪水猛兽”。
但互联网去中心化、碎片化、互动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屏幕与现实的区隔,使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对偶像有了更多“亲密关系”的想象,比如线下接机、网络打榜。一些青少年在追星中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在打榜、投票中提升了对社群的贡献度,因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而感到满足。但是落下的功课、欠下的借款、破碎的亲子关系都不会自动消失,现实世界的时钟不会因为个体而停摆,青少年在追星时需要充分考虑自己能否为眼下的“逃离”买单。
治理“饭圈”乱象,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必须强化监管。2021年,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要求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进行深入整治,并将“严控未成年人参与”单列为一项,严禁未成年人应援消费。因此,无论是平台、明星、经纪团体还是“大粉”,都要守住红线,切不可引导青少年为追星掏空腰包。家长与学校应给予青少年更多陪伴,丰富其现实生活,提供充分的情绪价值。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观
李文娜(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2022级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
未成年人热衷追星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一些青少年之所以会向往明星的魅力与才华,是因为可以借此完成情绪投射和自我认同,从而满足成长中的身份建构和自我表达需求。其次,追星也是一场社交仪式,共同兴趣之下的友谊凝聚、话题飞扬,赋予了它帮助未成年人建立社交人脉的功能。再其次,追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解未成年人的孤独感。然而,如今未成年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已然出现了种种问题,如过度崇拜、盲目追随、冲动消费等。
什么样的“星”是未成年人值得追的,需要正确引导。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以身作则,向孩子传达理性追星的观念;学校应注重综合素养培养,引导学生接触各种文化艺术,有意识地将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引向圣贤伟人和英模人物,向为祖国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扎根祖国大地默默奉献的榜样看齐;此外,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分辨商业利益背后的动机,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不断推进,相信未成年人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远离浮华和虚假的迷惑。这样,他们就能将热爱之火与理性之光相融汇,从中汲取温暖和光明,勇敢地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报

111万获赞 87.2万粉丝
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