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人类在月球上迈出了第一步。为纪念这一步,7月20日成为“人类月球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第一轮载人登月在几年后匆匆结束。

几十年后的今天,随着航天科技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可持续、高效益地开展载人月球探测成为可能。重返月球,人类蓄势待发。
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载人月球车等装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执行载人空间站建造、月球着陆巡视与采样返回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同时,也在提前布局论证、攻关关键技术、为后续重大航天工程夯实基础。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研制工作已取得一系列进展。


图片
▲ 在“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上展出的展品,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模型、月面着陆器模型、新一代载人飞船模型(宿东 摄)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在多个活动中介绍了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飞船和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其后,月面着陆器将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 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报道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有两种构型。第一种带助推,主要负责将月面着陆器和登月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由于运送距离长,因此这个构型火箭推力也更大。


图片
▲ “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上关于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介绍


为了优化空间站运营阶段的运营成本,长征十号还设计了另一种无助推的构型,可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及货物运输任务,无助推构型火箭的一子级将按照可重复使用进行设计。近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圆满完成了该构型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原理试验,标志着该型火箭一子级技术验证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图片
▲ 在“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上播放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无助推构型芯一级回收示意动画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在首次执行载人任务之前,会经过几次无人飞行的验证,预计2027年具备首飞条件
图片 广告 图片
《问天少年》2023年度订阅

宇宙,探空

今朝问天少年,明日国家栋梁!


图片


图片
点击此处 进店订购

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由逃逸塔、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适应近地、深空等任务需求,主要用于将航天员送往环月轨道并返回地球。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和控制中枢,服务舱主要为飞船提供能源和动力。飞船的入轨质量大约26吨,可搭乘3名航天员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海联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


在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基础上,我国还在统筹研制近地飞船。近地飞船乘组为4~7人,这也为后续开展空间旅游预留了空间。

月面着陆器重约26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可将两名航天员送达月面。主要负责把航天员从环月轨道下降着陆月面并返回环月轨道。同时,月面着陆器也具有自主控制飞行能力。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海联介绍月面着陆器


登月舱是航天员的座舱,具备一定的动力冗余功能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推进舱主要负责完成着陆器到月球附近的近月制动,以及月面下降的主减速。


月面着陆器到达月面后,航天员将乘坐载人月球车,在月面开展工作。载人月球车重约200公斤,可搭乘两名航天员。航天员将乘着月球车在10公里的范围之内开展月球采样,以及相应的月面实验。


除了载人月球车之外,我国还计划发射一个具备大范围移动能力月面移动实验室。它可以实现长期无人自主在月面活动,并可以支持航天员短期驻留。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央视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注: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此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或删除内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图片


图片
望您读后可以顺手点亮""在看"
图片
举报/反馈

航空知识

31万获赞 9.9万粉丝
正经杂志的不正经编辑开聊飞机火箭
航空知识杂志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