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百度热搜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浏览百度。今天热搜中的一则“暑假孙辈22人回老家 一天吃25斤米”,实在是暖了我的胸膛。不得不点赞!人生八十古来稀,这样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实在是令人心暖、羡慕。
诚然,人多口多,吃得多。然而对于乡邻文化中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场面,是最开心。家里的鸡鸭少一半没错;但是这些鸡鸭就是等着儿孙们回来招待的。
家以和为贵,老人们辛劳一年,等的就是儿孙们回家的那段时日。
儿孙满堂之福,其乐融融。事实上在这条热搜的评论区,许多评论都表达了羡慕之情、点赞之意。当然也有一些酸溜溜的声音,这个咱们就不用去管了——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本文笔者想要讨论的一点是——从几十年前的“超生游击队”成笑话、打击对象,到今天的“鼓励三胎”却应者稀稀,我们的文化,悄然失去了什么?
许多人面临着工作的忙碌和经济负担的压力,很难在照顾孩子和事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养育孩子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以事业为导向的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而忽视了家庭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此外,教育成本的增加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增加了家长的顾虑。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厌童症”的现象(见今天的百度热搜),儿童被当做讨厌的对象。这种情况使得一些家庭对生育持有犹豫态度,担心将来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对孩子的负面评价。种种情况,不由得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对儿童友好程度的反思,进而影响了人们是否愿意生育子女。
于是,当今我们面临着“鼓励三胎”政策,然而却发现应者寥寥。
在过去二十年、以及在未来若干年,这都是、且将是一种普遍情况——我们逐渐失去了兄弟姐妹的争吵嬉闹,失去了勤劳与大家庭的关爱,也失去了家族文化传承。
这个热搜话题,另外还反映出乡土文化的问题。
走进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我们真的变得更幸福了吗?
城市,更像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的地方。
在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中,乡土文化的流失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年轻人都往城市走,许多农村已经“空心化”。再看城市,城市的人口流动大,高楼大厦中的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经常淡漠,有时候甚至连邻居之间都很少有交往,“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现象导致了这种文化传承在城市中逐渐消失。
传统乡土文化中,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家庭(家族)是一个个重要的核心单位。老人有儿孙一群承欢膝下,幼儿也有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乡土文化中的价值观,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助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关爱和支持。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也已经失去了阵地。
孩子们去了城里,老人孤独在农村,少有儿孙满堂之喜;而城里的年轻人们压力也很大,上有老、下有小,兼顾事业与家庭颇为不易,常常疏忽了小儿的教育。
乡土文化中还有一种很好的特点,就是资源方面的利用效率很高。
在物品的传承和利用方面,特别注重节约和回收利用。以旧衣服为例,一个孩子穿过的衣服、鞋子往往可以轻易地传给下一个年龄较小的亲戚,而不会被浪费。这种传统的做法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强调了亲戚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爱。
图源:绿会融媒
然而,在如今的大都市中,这种传统已经逐渐丧失。穿过一个季度的儿童衣服和鞋子很快就会被扔进垃圾桶,这种浪费现象非常可惜。城市中的消费文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更注重新颖和时尚,而忽视了传统的节约和回收的价值。
当我们说“乡村振兴”,到底要振兴的是什么?
“乡村振兴”并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涉及到对乡村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恢复和提升。
这则令人羡慕的“暑假孙辈22人回老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