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下旨废除了科举制度,旨意到了各省,迅速引起了了轩然大波,那些十年寒窗正准备应下一科乡试的读书人们,无不心如刀绞;而那些有志于推进近代教育的有为青年们,却是欢欣鼓舞,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放在古代历史上进行考察,科举制度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而先进的发明,它打破了原有的门阀制度和阶级的鸿沟,为寒门出身的子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平台。
无论科举道路之艰辛不言而喻,但无法阻挡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披荆斩棘,许多穷苦人家的子弟通过科举这座独木桥,成为举人、进士,进而跻身上流社会,就凭这一点,也应该为科举制度点赞。
然而再好的制度,都经不起时间的磨炼,沿袭近1300年的科举制度走到了清末时期,已是百弊丛生,早已背离了为国选才的初衷。
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的内容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被诟病,因为以文章取士的考试方式极大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经过明代的改革之后,科举考试只剩下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对于现实社会并无多大用处的内容。
清代的科举集历朝历代之大成,达到了巅峰状态。然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乾隆中期就有不少大臣提出废除科举的建议,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军机大臣舒赫德。
乾隆一朝国力鼎盛、人才济济,谁也不会认为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而觉着国家的强盛与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在这种大环境下,科举制度岂能说废就废。
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只会死读经书赫皓首穷经于科场,与具体行政事务并无半点关联,通过科举进士仕途的官员,大多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这一点历代统治者也是有清楚的,但是无法找到比科举更适合的途径,所以科举制度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必然的。
晚清时期,尤其是经过洋务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入,官场上有志之士看到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创办近代学校以取代科举制。
守旧派与革新派经过几十年的争论,终于在光绪三十一年落下帷幕,以张之洞、袁世凯为首的大臣强烈要求立即停止科举考试。经过深思熟虑,清政府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宣布所有乡试、会试、岁试和科试一律停止。
废除科举意义重大,他切断了读书人与入仕的通道,尽管很多读书人为自己此后的道路感到茫然,为十年寒窗的奋斗目标突然消失而痛苦万分。
但是,失落和痛苦也伴随着解放,他们不必再进行枯燥的八股文训练,不必死守儒家经典,不必再为生存而拥挤于科举制度这座狭窄的独木桥。
同时,废除科举也改变中国教育的状况,开始走向近代化。近代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只是官员预备队,而是社会上各个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国民的认知随着西式教育的铺开,其认知价值也重新被定位。
废除科举深得人心,然而对于清政府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雪上加霜。道理很简单,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国家吸收和垄断精英分子的正常渠道,造成了人才资源大面积流失和国家政权对读书人的掌控。
无数学子因为没有找到新的出路,开始对朝廷产生不满情绪,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已是行将就木,随着革命浪潮的高涨,一大批原本要走科举入仕的读书人愤而投入了革命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举制的废除,不仅让清王朝失去了本来的支持者,还把这个庞大的群体推向了敌对一方,成了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
此外,废除科举这一决策过于突然,旧的人才选拔制度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崩塌,而新的选拔制度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
按照正常思路,废除科举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慎重行事,可以先在一定范围内试行或推行,京师或直隶一带可以作为试点,因为这两个地区近代学校数量较多,可以吸纳那些因科举受阻的读书人。
同时,朝廷应在各省建立近代学校,在时机成熟后,才能逐步废除,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人才断档,更不会因废除科举而引起社会恐慌。
事实证明,在科举制度废除后不久,京师各衙门的人事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朝廷要用人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用人标准,为官者一旦没有资格限制,就会出现讨官、跑官,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现象,进而造成清末政治更加腐败。换句话说,废除科举制,其实也是大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