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是大部分普通人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国家的重要福利和保障之一。

工作时,作为企业的处级干部和普通职工,收入可能差别很大,一般处级干部比普通职工工资高出几倍(我单位处级年薪平均30万上下,普通职工平均10万上下)。

那么退休后处级干部和普通职工退休金差别会不会还是这么大呢?

我用真实案例给大家说明,在哪些条件下,差别不会太大,哪些条件下差别较大。(为保证时效性,都是选取2022年退休的新鲜数据哦)

上图是我单位一普通工人韩某退休后的待遇计发表,此人性别男,正常60岁退休,可以看出此人缴费年限很长,有41年之久,退休金最后到手是6300多。

上图是我单位正处级干部黄某待遇计发表,也是正常60岁退休,缴费年限比工人黄某短了仅仅2年,最后到手退休金8900。

可以看出,两人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主要是因为养老保险缴费有封顶限制,导致两人月均缴费工资差距缩小。

而下面这个案例则差别较大。

上图是我单位普通工人白某,同样60岁退休,缴费年限略少些,37年多点,最后到手4200多,仅为处级干部黄某的一半不到。

究竟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答案就藏在待遇计发表里!

养老金的基本构成:

我们在一起复习下养老金的基本构成,老粉或者不感兴趣只想看结果的可以跳过这一部分直接看后面。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补贴和调节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依据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收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创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的视作缴费年限来计算具体计算方式就要看各省的规定了,全国没有统一。河北的计算方式为: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计算到月)。

影响养老金的最主要因素

1、月平均缴费工资

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月平均缴费工资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同时还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从而间接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这么说主要组成部分无一幸免了)

就像我公司的白某和韩某,同为工人,月均缴费工资不同,最后到手的养老金也不同。

而之所以干部黄某退休后养老金和普通职工之间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养老保险缴费时有最高额限制,限制了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差距拉得过大。

总的来说,遵从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基本规则。

2、缴费年限

按照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可以看出,缴费年限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同样重大。

在不考虑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两个人的缴费系数都为最低系数,一名参保人缴费15年,而另一名参保人缴费30年,两人最终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能相差600元左右。缴费系数更高则最后金额相差也更多。

3、视同缴费年限

这条我没有标出来,是因为很多后来参加养老保险的就不再存在视同缴费了。

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主要是影响过渡性养老金。

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两者之间,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时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了解,机关事业单位直到2014年10月才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之前的制度则是视同缴费年限。而对于企业而言,普遍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则是在1992至1997年之间。之前缴费均看做视同缴费。

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方面存在着差异。

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会多出一定年限的计算,自然养老金也会因此产生不同。

当然,单位性质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

还有社会平均工资等也会对个人最后领到手的养老金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下一篇可以再就这一点详细展开讨论。

或者大家还想看哪些具体案例,评论区留言吧!

举报/反馈

大大大大橙子呀

3.8万获赞 1242粉丝
没事儿来唠唠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