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里用了相当多的片段来描述一个留着辫子的古怪北大教授,他明明是英文教授,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不已,甚至到了有些魔怔的程度。

他支持一夫多妻、封建帝制,即使到了民国时代依旧留着辫子,身上总是穿着一套旧式长袍,反对白话文的推广,这个古怪的教授名为辜鸿铭。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辜鸿铭这个名字,但当时西方世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长城,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而林语堂则评价道: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造词、用字,皆属上乘。

总而言之,有辜先生之超越思想,始有其异人之文采。

鸿铭亦可谓出类拔萃,人中铮铮之怪杰。

由此也足以看出辜鸿铭的地位。

辜鸿铭究竟为啥能在西方如此知名,而辜鸿铭又为何如此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不惜为此支持众多封建糟粕,还站出来反对新文化运动呢?

1

从辜鸿铭的出身来看,他是一个相当西化的人。

辜鸿铭的祖籍是福建,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种植园里,父亲是橡胶园的管事,母亲是一个葡萄牙女人,辜鸿铭还有一个英国义父,即橡胶园的主人英国商人布朗。

在10岁的时候,辜鸿铭就跟随义父来到了苏格兰学习,14岁后又前往德国学习科学,后来回到英国考入了爱丁堡大学攻读西方文学专业。

辜鸿铭在语言领域相当有天赋,他会英文、德文、法文、希腊文、拉丁文还有中文等9门语言,1877年从爱丁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后,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取得土木工程文凭,后又奔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学。

辜鸿铭在西方世界待了20多年,深入了解到了西方社会的文化、语言和习俗等各方面。

但在23岁那年回到家乡槟城后,辜鸿铭逐渐接触到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并被其中的温和所折服,随后他辞去了殖民地政府的工作,专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1885年,辜鸿铭回到中国,被张之洞任命为“洋文案”(外文秘书);

1905年,上海黄埔江浚浦局成立,他被任命为督办;1909年,宣统即位,清政府将其提拔为外交部侍郎;1910年,他辞去公务,担任上海南洋公学教务长。

1910年这个时间点,已然是清政府的最后时光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清廷下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辜鸿铭却依旧表示对清廷的效忠不会变。

这倒不是辜鸿铭对清王室有多深的忠诚,而是辜鸿铭固执的认为封建帝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

在武昌起义时,辜鸿铭在写给《字林西报》的公开信里,将辛亥革命描述为“叛乱”,同时他对任何试图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都痛恨不已

这种奇怪的观点显然是难以被大众接受的,不过辜鸿铭出名不是靠古怪,而是实打实的才华。

2

1896年的某天,辜鸿铭无意间读到了一本西方传教士翻译的儒家经典作品,这本传教士翻译的作品倒是大差不差,能覆盖整本书籍的大致内容。

不过辜鸿铭认为,这本翻译完全是在将经典作品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明书,文字重点过于广泛不谈,还漏掉了不少思想精髓。

也正是从此刻开始,辜鸿铭下定决心要亲自翻译中国的众多经典著作,并以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

1898年,由辜鸿铭翻译出的第一本儒家经典作品《论语》正式出版,在序言里辜鸿铭这样写道:我们只想在此表达一个愿望,希望那些有教养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读过我们的译作之后,能够反思一下他们对中国人已有的成见,并能因此修正谬见。

这部英文版的《论语》在西方世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谁也不想饱受列强欺辱的中国也有如此哲学作品,后来托尔斯泰在看过《论语》后,还给辜鸿铭写信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辜鸿铭不只是翻译作品,还撰写过不少在西方有影响力的作品,比如《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中文名为《中国人的精神》)。

这应该是近代以来,中国人首次出版了对西方有不小影响力的作品。

辜鸿铭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莫名自信,1921年,辜鸿铭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未开化的美国人”的文章,以表达对西方文化的看法。

同时,辜鸿铭还认为儒学才是给人民精神上的安宁的最好办法,在这点上远远强于基督教,甚至辜鸿铭还认为儒学是拯救中国和欧洲的关键。

当时的世界正值西强东弱的格局,随便一个欧洲列强都能横扫亚洲,所以不会有人把辜鸿铭的这些观点当一回事。

3

辜鸿铭在坚守传统文化上,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坚持。

这点从辜鸿铭的打扮和着装也能看出,1915年辜鸿铭被聘用为北京大学英文教授,这个时候距离清朝已经灭亡了4年之久,但他依旧留着辫子,给学生上课也是穿着长袍。

在被学生问及为什么还要留辫子的时候,辜鸿铭只是这样回答: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的固执同样也体现在他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看法上。

1919年7月,辜鸿铭在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上发表了《反对中国文学革命》。

同年8月,辜鸿铭再次发表《归国留学生与文学革命——读写能力和教育》,集中攻击白话文运动。

而在《建党伟业》里辜鸿铭是这样评论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先生大言不惭,借推崇新文化埋葬旧文化之名,将国人近代之磨难归罪于孔家旧学。

同时辜鸿铭认为,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如此。

平心而论,孔子的学说在几百年、上千年前肯定属于进步思想,但到了近代以后,西方已经开始追求起了共和、民主、科学思想,孔儒自然是难以适应时代。

但辜鸿铭依旧固执己见,认为孔儒学说到了近代依旧适用,而且还将民国的落后归罪于“自己计算不精,却怪罪发明之人”,将孔儒学说对中国的影响撇的一干二净。

辜鸿铭对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是极为抵触的,他认为“哪个国家的统治精神,不是自己国家孕育出来的”,言外之意中国不应该被外来思想影响,应该坚持孔儒学说。

这番话并不全无道理,但辜鸿铭却没考虑到一个国家想要走向富强,就必须得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思想。

剩余32%未读
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举报/反馈

史海魅影

57.4万获赞 41.5万粉丝
历史虽已过去但杂谈依旧精彩,一起品味历史
乘风计划作者,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所属专栏
《建党伟业》,你是否看懂所有的历史事件?盛世强国从建党开始

作者:史海魅影

专栏简介:《建党伟业》,13名代表,50余名党员,星星之火;60余年国运昌盛,100年苦难辉煌,气壮山河!、五四的火光,缘何燃起?谁第...展开

20元 立即购买本专栏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