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的,菜鸟网络以39亿对价拿下申通快递25%股权,成为申通最大股东,这一切似乎在预示着阿里巴巴加速组织变革,旗下以菜鸟为抓手的物流板块正在加速集中,这背后隐藏的野心恐怕是未来有望独立冲击IPO。
6月6日,申通快递一则公告引起资本市场的注意,其大股东德峨实业将持有的3.83亿股(占总股本的25%)转让给菜鸟供应链,菜鸟供应链是菜鸟网络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菜鸟网络将拥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其实转让方德峨实业和受让方菜鸟供应链都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公司,本质上属于同一控制主体之下的内部转让,直白地说是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转让,目的是让集团内部的业务更加聚焦,结合今年3月份阿里宣布的组织变革,集团将分为六大业务板块,而菜鸟正是其中独立一级。
这次组织变革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调整,对阿里巴巴具有非凡的意义,是从“大锅饭”模式调整到“分包单干”的模式,是激活组织内部积极性的一种举措,阿里巴巴当前的营收增长几乎停滞,核心电商业务甚至一度负增长,其他业务都是依附于电商业务的,现在电商业务增长停滞,那么就必须要自己出去找饭吃了。
找到饭吃了,那么就有机会独立上市(IPO),这对分板块的负责人及其团队是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的,阿里巴巴每次上市都会带动一批高管实现财务自由,这种成功过的经验自然有非常大的榜样力量。
那么接下来将物流板块的资产都集中到菜鸟网络之下就成为一种必然,这能够有效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产业协同的作用,也为未来独立IPO奠定基础。
申通快递是2016年通过借壳实现上市的,主要分为三步: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配套融资,最终申通快递成功借壳艾迪西,实现资产证券化。
上市后申通的业绩是稳步增长的,2016年营收为98.9亿,2017年增长到127亿,2018年进一步增长到170亿,2022年已经增长到337亿,今年一季度继续增长22%,申通的业务是高度依赖阿里巴巴体系的,双方为了绑定关系,阿里入股申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2019年,阿里巴巴正式投资申通快递,投资金额为46.6亿元,当时的交易结构还有点小复杂,交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申通快递的控股公司上海德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设立两家子公司A和B,而出资方式就是持有的申通快递的股份。第二步是新公司A股持有申通快递29.9%的股份,新公司B持有16.1%的股份。第三步就是阿里巴巴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46.6亿成为新公司A的股东,持股49%。
这种投资方式对阿里巴巴来说还不够紧密,因为阿里巴巴并没有直接持股,而是在上层股东公司层面持有49%的股份,穿透后持有申通的股份权益大约是15%左右,自己股东的身份效力是不太好发挥的,所以这只是入局的开始。
到了2021年,阿里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再花了32亿元,将原来的公司A注销了,又从德殷投资手里受让了10%左右的股份,最终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持有者正是其控股的
上海德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下子就能直接持股了,更加方便阿里巴巴在申通发挥股东的作用。
作为投资者,要发挥在标的公司的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在股东会,那么就看持股份量是多少,阿里巴巴最开始在申通是间接持股,而且只是少数股东,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第二是在董事会占有多少席位,毕竟董事会才是日常管理的决策机构。
通过2021年的增加投资以及股权结构的变更,阿里巴巴可以不仅提升了持股份额,而且从间接持股转变为直接持股,股东效力大大增强,这也为其在申通谋取更多的董事席位奠定了基础。
在股东层面,阿里巴巴的控股子公司直接持有申通25%的股份,是最大的股东,创始人和董事长陈德军通过间接持股和直接持股合计控制了35%左右的股份,阿里已经是第二大股东。
在董事会层面,阿里巴巴也收获颇丰,申通快递目前有7个董事席位,其中独立董事有3位,执行董事仅有4位,而这四个董事席位陈德军和阿里巴巴是平分的,陈德军担任董事长。董事王文彬是阿里派出的,曾经是阿里巴巴副总裁,淘宝和天猫技术产品负责人,阿里云总裁,菜鸟网络曾经的总经理。另一个董事韩永彦也曾经是菜鸟网络运输部总经理,现在不仅担任申通董事 ,而且还是申通运营副总经理。
可以说阿里巴巴在申通的话语权已经足够大,除非未来陈德军想把公司给卖了,这也就是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阿里巴巴在物流快递领域的布局不仅仅是入股申通,还是圆通和中通的第二大股东,更是百世的最大股东,同时也投资了韵达。
可以说当前的物流主要是四分天下,阿里系、京东系、顺丰和国企邮政,阿里以菜鸟为抓手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将四通一达尽可能地纳入麾下,毕竟这几家快递公司都是依靠阿里系生存的,脱离了阿里的业务,这些快递公司是很难生存的。
阿里下一步恐怕是将更多的物流股权资产归到菜鸟旗下,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推动菜鸟实现独立IPO,你绝对会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