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读书君
1926年冬天,在叶赛宁逝世后1周年纪念日那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来到他的坟前,长跪久哭,之后,坟前一声巨响,女子应声而倒,她扣动了手枪扳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殉情时,年仅不到30岁。
在她的遗书上写道:“1926年12月13日,我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残生……对我来说,一切最珍贵的东西都在这坟墓里……”
这位在叶赛宁坟前殉情的女人,名叫加琳娜·别尼斯拉夫斯卡娅,于1897年生于彼得堡,父亲是个俄国籍的法国留学生,母亲是格鲁吉亚人。童年很不幸,5岁父母离异,她被寄养在姨母家,后被收为养女。
1917年加琳娜从彼得堡中学毕业,考上了哈尔科夫大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之后,国内战争爆发,加琳娜几经周折,越过封锁线,来到莫斯科,并在《贫农报》找到了一份当差的工作,任编辑部秘书。
她长得漂亮,年轻有为,经验丰富,为人正派。
1916年,加琳娜在一次文学晚会上,第一次见到叶赛宁,他的诗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之后两人没有什么交集,叶赛宁这个名字渐渐被她淡忘。直到三年后,也就是1919年,加琳娜在莫斯科诗歌朗诵会上再次见到叶赛宁,被他深深所吸引。
他的诗歌是如此舒缓自然,清新,美好的文字像潺潺的溪水,流进了她的内心。他的脸庞是如此英俊,金黄色的卷发,忧郁的气质,以及那充满感情的朗诵,无不让人陶醉。
无数的少女为他疯狂,他的朗诵会总是挤满了狂热的粉丝,而加琳娜就是其中的一位。从那个晚会之后,每逢叶赛宁的诗朗诵会她都必然到场观看,每次都买同一座位的票:4排16座。
每场会上,她都会拼命地给他鼓掌,双掌都给拍红;她情绪激昂地向他呐喊,表达喜爱,就像“超级粉丝”。最终也的确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向她点头致意,朗诵结束后,他甚至向她走来,邀请她到家里做客:
“姑娘,明天到我那里去吧,可以听到不少优秀诗人的朗诵,这是我的地址……”。
叶赛宁的主动,让她激动不已,思忖了片刻,她决定“赴约”。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们正式认识。
加琳娜虽然不写诗,但是却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见解,她常常将叶赛宁的诗当成精神粮食,她对他从来没有提过任何要求,他写诗,她编辑。
她在《贫民报》编辑部工作,有着专业的校对、整理、编辑水准,更何况她是他的支持者,欣赏者,对他的作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照顾有加。
在她的帮助下,他出版了《苏维埃俄罗斯》和《苏维埃国家》等诗集,更是把他推向了更高的成就位置上。
他也非常感恩她为他所做的一切,多次写信表达感谢,甚至直言“表白”:
“亲爱的加琳娜!对我来说,您是极其宝贵的,在我的命运里,要是缺少了您的参与,那是无限凄凉的。”
叶赛宁有时会与她交流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两人接触频繁,他不可能不知道她的心意,只是,他好像心另有所属。
1921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莫斯科大剧院里座无虚席。
舞台上,一位身披艳丽的红舞衣,脚踩着红舞鞋的动人女子,在众人瞩目的璀璨舞台上尽情地舞动着人生,她的舞蹈是如此优雅灵动,充满青春活力;她是如此美丽动人,犹如灿烂绽放的红玫瑰,无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众席上,掌声不断。台下一位长相英俊的青年男子已经彻底沦陷,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苏联著名的诗人叶赛宁。那一刻,对他而言,不管她是谁,什么国籍,什么工作,一切在世俗眼中所有考量的东西,都已不重要。
演出结束后,叶赛宁经人介绍给邓肯,两人初次见面,诗人含情脉脉地看着这位被誉为“美国现代舞之母”的邓肯时,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
原来,她是欧洲几乎是近于神话般的人物存在,有人将其盛赞为“圣洁的伊莎多拉”,相传只要将患者抬到她的剧场,病情就会好转、痊愈。且不论迷信,足以看到,其光环有多耀眼。
相互寒暄后,邓肯也深深被眼前这位年轻的诗人所迷住。显然,当时边上的翻译已是多余的。
她不懂俄语,但是通晓英、法、德等语言,而他除了俄语,其他的任何一种外语都不会。两人靠什么交流?用声音,肢体动作,丰富的表情……叶赛宁深情地给邓肯朗诵他的诗歌,邓肯侧躺在沙发上,叶赛宁跪在她面前为她朗诵。
爱情就像龙卷风,来得如此快,就像天雷勾动地火。
尽管两人国籍不同,语言不通,年纪相差了17岁,那年,叶赛宁26岁,邓肯43岁,但两人的爱却来得如此轰轰烈烈。
邓肯在放弃欧洲的小资生活,到贫困的苏维埃国家来办舞时,感情历程颇为丰富,她曾和几个男人同居过,生过一男一女,但是很不幸都被淹死在塞纳河上了。但是,并不影响他对她的热烈之爱。
1922年,叶赛宁和邓肯结为夫妻。登记结婚时,登记处工作人员问两人婚后用谁的姓氏,两人都用了彼此的“姓”,女的叫“邓肯—叶赛宁”,男的叫“叶赛宁—邓肯”。
在旁人看来,他们是完美的一对,他们的结合无疑是文学和艺术的激情碰撞。
然而,和世上大部分男女一样,结婚容易,经营婚姻却是难事。婚后,摆在两人面前,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两人的个性和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邓肯是一个性情火热、奔放、率真的女子,用她的话说“我宁可全裸而舞,也不愿意像当今的美国女人那样,半裸着还要假装矜持地在街上漫步。”
而叶赛宁像大多数诗人那样忧愁善感,总是忧郁地表达自我对生命的叹息,性格中带有着天生的悲剧气质。正如他诗歌里表达的:“生活,如今我已倦于希冀了。莫非你只是我的一场春梦?”
何况,叶赛宁还是个放荡不羁的“才子”,他喝酒,泡女人,活得抑郁且放纵。
邓肯曾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
“我一直忠于自己的爱人。事实上,如果他们对我忠诚的话,我或许从不会主动地离开他们中的任何人。”“如果我离开了他们,只怪男人的感情易变,只怪命运的残酷无情。”
邓肯的父亲是一位诗人,如今她也嫁给了一位诗人,她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走着和母亲一样的不可避免的悲剧“旧路”。
性格上的截然不同,语言上的沟通障碍,以及生活习性等等的不同,导致两人在激情过后,留下的尽是一地鸡毛。婚姻似乎总是如此,当激情褪去,留下的是赤裸的生活,一旦热情失去,没有灵魂与生活的共鸣,剩下的大概只有无限的争吵和厌恶。
最终,两人结婚不过一年后,以离异收场。
叶赛宁与林肯相恋,结婚,让加琳娜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打击,她默默承受着这份思念的痛苦,无处排解时,只能独自落泪。
之后,他在国外写信寄回到国内时,向多位朋友都表达了问候和思念之情,却唯独没有对加琳娜转达,他并非不是不知道她在等他,思念他,只是他更知道,简单的一句问候也可能会给她带来巨大的伤害。
叶赛宁与林肯结婚后不久,感情矛盾不断加深,在巴黎时甚至闹到不可开交,到了决裂的地步。感情得不到宣泄,叶赛宁回到莫斯科后,和两个妹妹搬到了加琳娜的地方去住。
他回来后,面色憔悴的加琳娜,带着责备的语气问道“你在国外为什么都不给我写信?”叶赛宁安慰道“你不知道,我在心里给你写了多少封信了……”加琳娜听了他的话,心中感动不已,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加琳娜的温柔体贴,娴熟温雅,让叶赛宁找到了心灵上的慰藉。加上,加琳娜对他的两个还在上学的妹妹无微不至的关照,更是让他找到了家里的温暖。
爱向来都是霸道的,自私的。加琳娜给邓肯发了一封电报:“请你不要再给叶赛宁写信,他跟我在一起,永远不可能回到你的身边。”邓肯收到了电报后,感到莫名其妙,拍回了一封电报,希望对方能够解释清楚原因。不过,她并没有等到回电。
加琳娜和叶赛宁住到了一起,尽管两人当时还是同居,当时基本已经被认为是夫妻关系。远在异国的邓肯,或许怎么都没有想到,当初对她说爱的人,回头和别的女人住在了一起。
加琳娜和叶赛宁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是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1925年3月,加琳娜在家里举办了一次家庭晚会,晚会上,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
她出身名门望族,长相甜美,举止优雅端庄,完全是大众眼里女神般的存在。叶赛宁看着眼前这位少女,心中泛起了无限的涟漪,他毫不遮掩地向她投向喜爱的目光。少女情窦初开的年纪,看着眼前这位英俊有才,风华正茂的年轻诗人,何曾抵抗得住这迷人的诱惑。
很快,两人牵手在了一起。
1925年5月,叶赛宁给加琳娜寄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提到,自己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需要疗养一段时间。并在信尾含蓄地提及“身体恢复后,我将改变我的生活”。这是两人最后的一次通信。
而在给他的妹妹的信中,他则明确表示:“我将要娶索菲娅。”
几个月后,叶赛宁如愿和索菲娅结了婚,搬进了少女的豪宅里。
加琳娜的梦彻底破碎,她的精神再次受到严重的伤害。回想起两人幸福的时光,如今再也一去不复返,她痛心不已,甚至一度患上了精神衰弱症,最后不得不住进疗养院,之后又搬到了乡村休养。
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她还能疗养好自己,反而听到了叶赛宁的死讯:
1925年12月28日凌晨,年仅30岁的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在一家旅馆里,用一条皮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前,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一首八行的“绝命诗”:
再见,我的朋友,再见,
亲爱的,你已在我的心间。
今天我们决定分手,
那是因为我们已约好相见。
再见,朋友,不相握,不交谈,
无须把愁和悲写在眉尖,——
在这样的生活中,死并不新鲜,
但活着,当然,更不稀罕。
叶赛宁的突然死亡,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又一位天才诗人过早陨落。葬礼送行时,莫斯科上万的市民来到广场为他悼念。
而对于她来说,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她再次崩溃不已。尽管她对他有恨有怨,但是显然她心中还是爱他,一往情深。由于患有严重的精神问题,她没能赶去参加他的葬礼。
1926年,加琳娜回到了莫斯科。谁也没有想到,她带着一把手枪,在他的坟前,壮丽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爱是无声,却划破了天际,震耳欲聋。
如今,时隔多年,关于叶赛宁的死,争论不休。有人质疑叶赛宁的死并非自杀,有人甚至对其自杀现场条件进行了还原演示。亦假亦真,或许已经不重要。而他与多个女人的感情纠纷,以及那些为爱不得的女人们,让人惋惜和感慨!
没有结果的爱情,注定像飞蛾扑火,错误的爱,也终于会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资料:
乐玉成著,博客俄罗斯:记录在俄罗斯的心路历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刘立凯杨进保.红都见闻录(下册)[M].1991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