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度看房#

当下是一个三代人都迷茫的时刻。

80后裁员潮、90后还要不要生小孩、00后毕业面临失业…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迷茫,每一代人又都有每一代人的坚定。

当下的上海的楼市有着同样的迷茫,每一个购房者都身处历史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的经典哲学问题在2023年依然困扰了所有人。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是拨开迷雾的光。

甘道夫告诉阿拉贡:一定要坚持住!5天之后的第一道曙光,我会回来,黎明时,向东方看!

大家对于上海楼市有着太多的问题,未来的路在哪里,我来告诉你。

01

市场的底部在哪里


迷茫的直接原因在于,不知道市场往哪走,无法判断市场的底线在哪里。

普通人不掌握基础数据,没有理性判断的底层资料。

太多的时候,我们的思维逻辑是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因为这时候做出的任何判断,都是我们可以承担的。

上海楼市正在筑底,这个底部好于历史最差。

先来看几组数据:

2023年前4个月,上海新房月均成交7645套,二手房月均成交17256套;

2017年,上海新房月均成交4100套,二手房月均成交13700套;

2014年,上海新房月均成交6400套,二手房月均成交14000套。

过去10年,上海市场的两个底部出现在2014年和2017年。

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这就是市场最坏情况。

当前的新房市场政府并不担心,尽管冷热不均,但总体摇号趋势不变,个人倾向于在6400套这个成交水平之上运行,目前政策环境偏向宽松,不至于进入4000套水平。

目前上海二手房市场的负面情绪很浓重,各种“崩盘、血亏”的极端词汇出现在大家的朋友圈。

二手楼盘和新盘的不同在于,新盘集中推售,样本数量大,价格波动小。二手楼盘交易样本数量少,个体情况容易被放大,带动极端情绪。

我要告诉大家是,基于总体的样本数据,上海17256套的二手成交水平远没有崩盘的程度。

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下降空间,空间在月均2500套的水平。

极端情况,参考2014年和2017年,有7个月、9个月的时间低于15000套水平。

市场价格下跌的底在哪里?

我们依旧来看三组数据:

2008年,上海跌幅在10%以内的区域数量占比26.6%,跌幅在10%至30%的区域占比21.6%,跌幅30%以上的区域占比2.9%。其余为上涨。

2014年,上海新房、二手房跌幅较小,普遍在5-10%以内,进入2015年后又迅速回暖。

2017年,上海楼市进入阴跌趋势,在2019年初逐渐企稳,新房回撤幅度15%左右,二手房回撤幅度10%左右。

上海历史上三次下跌过程,08年跌幅最大,14、17年跌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体感的降幅会较统计数据再低一些,因为跌幅越大的地方关注度越高。

一味地恐慌只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上海市场回调幅度就在10-30%。个案超跌,捡漏的一定会进场。整体超跌30%以上,引发系统风险。

这要求我们在选房时,一定要选择板块、产品、配套支撑强的,在风险来临时,才能跑赢大盘。

02

政策的底部在哪里


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摸不到政策的脉搏。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上海的政策工具箱还有很多东西,但是当下的原则在我看来是4放3不放。

上海的政策工具箱有哪些东西呢?

第一梯队:限购放松(包括本外地户籍、企业购房套数增加、认房认贷情况调整等)、限贷放松、首付比例下降、贷款利率打折、降息(受央行控制)等;

第二梯队:税费优惠(新房契税、二手交易环节税费)、取消限售、普宅调整等;

第三梯队: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积分制;

从实践效果看,第一梯队的组合拳实战效果最佳,第二梯队属于优惠性政策,第三梯队属于鼓励性政策。

上海政府要的是新房稳定且适当保持热度,稳定财政收入;同时响应中央政策,要房住不炒,兼顾公平。

因此我认为,上海能够放松的政策是定向的:

1.即鼓励生育的放。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是大家已经看到的;

2.利于五大新城建设的放。新城的落户政策是不断宽松的;

3. 合理的改善需求,房住不炒的放。即上海的置换退税政策。

4.扩大消费的放。降息的是仍有预期的。

果你理解我说的,那么当前不放松的方向也是清晰地:

1.引起市场大幅波动的不放。如限购放开不太可能;

2.加杠杆的不放。首付降低、利率打折、限贷等都不会放开;

3.有利投机的不放。积分制本质是为了相对公平,体现对上海的贡献度;限售是为了锁死利润,减少投机客户。

正是因为有新房市场保障,上海目前能给到的最大政策诚意就是:鼓励为主,不做推波助澜。

03

上海楼市的唱衰主力都是谁


理解了前两条,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你的焦虑从何而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造焦虑与流量密码划上了等号。

实际上制造焦虑的核心目的,还是在于能获取高收益。

当下谁能在唱衰上海上获得收益?

“抖音博主和房产中介”。

这不是批评他们,而是告诉大家独立判断的重要性。

在自媒体和短视频爆火的当下,内容创作的核心是大家爱看的,而不完全依托事实。

每天打开各种短视频平台时,微信公众号时,铺天盖地的都是“不行了”。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篇都写着两个字是‘流量’!

中介唱衰的逻辑也很直接。

降低房东预期,进一步打开谈价空间。

如果你认为唱衰上海楼市是砸他们自己饭碗,那就错了,砸饭碗的前提是0需求,没有人买房才会砸饭碗。

正如我前面讲到的,市场是有底的,客户在唱衰就利可图。

当前的上海市场,政府是没有任何打压行为的。相反房地联动价缓慢上涨,二手房核验价放松。请理解,政府要是的平稳缓涨的市场。

04

接下来上海会做的是什么


第一是人口。

口罩事件后,上海人口流失严重,2022年首次出现人口流失13.5万人。

叠加上海生育意愿极低,2022年生育总和生育率仅为0.7。

上海虽然是近2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也不能小看人口增长乏力的影响,上海也是需要抢人的。

因此,接下来落户政策仍会持续宽松。

楼市长期看人口,没有人,就没有玩家进场。

第二是就业。

政府管理看什么,“税收+就业”。

税收是经济是执政成果展示,就业是发展趋势、是预期、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

上海当前的就业形式也没有那么乐观。房企+互联网+燃油车企的裁员+毕业生,使得市场积压了一批人才。

打开小红书搜索“失业”有60万+的笔记。

个人的消费预期与就业紧密挂钩。

可以看到从去年以来上海的事业单位、国企等都在逆势扩大招聘,对所有吸纳就业的企业都是给与政策和资金奖励。

搞活经济、提升就业是标本兼治。

第三是看住新房市场。

前面提到了一手房是根基,一手房基本面尚可的情况下,不做调整。

这么做有利于挤压二手房泡沫,这一阶段板块和项目的强弱就会显现出来。

这不代表一手房完全不做调整。

新房供应大的区域我们认为应该要缩减供地,调整短期的供需关系。

同时调整产品供应结构,新房目前也是有分化的,差异化的产品能够削减同一板块的竞争压力,促进新房市场的平稳。

05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

上海正在筑底,等待经济基本面企稳,整体市场将迎来上扬。

筑底期间是询价空间最大的时候,是普通买房人话语权最大的时候。

对我们而言不用担心所谓的20万套二手,挂的多选择就多。再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才能赚钱。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皆有回甘。

共度时艰、否极泰来。与诸君共勉~

举报/反馈

小楼在

29.1万获赞 2.9万粉丝
另眼看今日,见仁见智。
乘风计划作者,房产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