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的一名小战士指着报纸上的兵团司令员,大声喊道:“我终于找到我父亲了,就是报纸上这个人!”

这名语出惊人的战士名叫邓贤诗。他仔细盯着报纸上那人的五官,越看越觉得熟悉。拿出照片比对之后,他迟疑地告诉身边的战友:“我好像找到父亲了。”

“真的?那太好了!他老人家在哪儿?”

“这儿。”正说着,邓贤诗指了指报纸。身边的战友一瞬间哑了声。

报纸上所指的那人,正是战功磊磊的15兵团司令员邓华。

一个小小的战士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地称司令是父亲呢?这还得从他的童年讲起。

邓贤诗没有见过父亲。他从记事起,生命里就只有母亲这个角色。他的母亲名叫邱青娥,为了儿子,整日的操劳把她的身体越压越垮。

在邓贤诗11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病倒了。邱青娥一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自己的儿子将无依无靠,她就担心、难过。

在她临终前,邱青娥交给儿子一张照片,告诉她:“这是你父亲的照片,他叫邓多华。
为了打跑敌人,他在你几个月时就当兵去了。好孩子,去找你父亲吧。”

刚开始,邓贤诗并不打算去寻找父亲,在同村人的帮助下,他依旧不用为生计发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深感自己必须找些事情做。

为了生存,他毅然决然离开家乡。

1949年,广州解放,全国上下一片欢呼。邓贤诗追寻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
寻找父亲的他几乎已经放弃。当他看到报纸上的一张合照时,他愣住了。

只见报纸上出现的是邓华、叶剑英与陈赓的身影。他仔细盯着邓华的五官,越看越觉得熟悉。这才和战友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很快,“队伍里有个司令员儿子”这事件传开了。指导员听说后,连忙将邓贤诗喊出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你说你的父亲叫邓多华,可首长叫邓华,那是司令员啊,岂是你能胡闹的?”指导员厉声呵斥道。

在邓贤诗的一再坚持下,指导员上报了此事。

与此同时,邓贤诗为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开头是这样说的:“亲爱的爸爸您好,我是邓贤诗,我和母亲都很想念您。”

几经辗转,这封信到达邓华手里,当他看到信中署名,几乎潸然泪下。“我的儿啊,我终于找到你了!”

原来,在邓贤诗离乡不久,邓华曾回去找过自己的妻儿。

当他得知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而长子也无人得知其去向时,他的内心像被猛击了一般。这些年他一直不曾放弃自己的孩子,没想到却被对方先一步认出。
时隔22年,父子俩终于得以团聚。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有多少人与家里失去联系,直至客死异乡、无人知晓?又有多少人可以找到自己的亲人,与之相伴未来人生?邓贤诗与邓华无疑是其中幸运的极少数人。

战争残酷,和平来之不易。当和平的白鸽翱翔于蓝天,幸福的种子随风撒下,我们欢欣,我们怀念,我们反思。
举报/反馈

三人SHU屋

69.6万获赞 2万粉丝
以史为鉴,以文会友。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