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流传在秦朝末年的一个预言,而作为大秦掘墓人的项羽,恰好就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为什么说项羽是预言之子呢?他真的是千古第一猛将吗?大家好,我是白同学,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西楚霸王。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派王翦率60万大军伐楚,而楚王则派出了大将项燕,调动了楚国全部的兵力,这一战,就是嬴政一统前的最后一场大战,随后秦楚双方,在平舆一带展开决战,最终楚军大败、项燕战死,至此楚国彻底灭亡;在平舆之战的不久后,民间突然流传出了一个,叫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里的“三户”指的不是三个人,而是说就算楚国,只剩下了三氏贵族,也一定能够覆灭秦朝,秦始皇心里也清楚,一统之后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安置六国的残余贵族,这些人盘根错节、势力庞大,直接杀怕引起反扑,不杀又消解不了亡国之恨,为此他只能迁六国贵族至咸阳,管制兵器、大举徭役、南征百战,想要将这一代人,彻底的消耗在国防之上,那既然是六国所有的贵族,为什么还说亡秦必楚呢?
第一个就是国力问题,楚国国祚长达800年,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楚国又取代赵国,成为了新的六国之首,而且在灭楚之前,嬴政还曾派李信领兵20万伐楚,结果被楚将项燕所击败,这也是秦军为数不多的一次失利,所以在列国眼中看来,能够覆灭秦军的只有楚国;第二个就是道义问题,春秋战国普遍讲究个仁义礼法,就拿秦楚之间的关系来说,首先有张仪欺楚,说什么送给你商於六百里,我们秦楚两国世代交好,结果停战之后,六百里又变成了六里,之后楚怀王气不过,就跑到秦国要个说法,结果非但没要到什么说法,自己还被秦昭襄王软禁,最终客死在了异国他乡,楚怀王的暴毙,导致楚国的传承出错,新上任的君主用人不当,因此楚国才逐渐衰落,这就是“亡秦必楚”的来源,秦国有愧于楚国,是天下人公认的事实,所以后来陈胜吴广的起义,打的就是复兴楚国的旗号,后世称之为“张楚”,陈胜为了树立自己楚国的身份,还搞出了一句“大楚兴,陈胜王”的谶语,一开始人们以为,这个搞出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就是传说中灭秦的预言之子,但谁也没想到,真正推翻秦朝的,不是拥有百万义军的陈胜,而是楚将项燕的孙子项羽,至此,项羽正式登场。
为什么说项羽,是公认的第一猛将?得知大泽乡起义的消息后,项梁项羽也在会稽郡起事,项羽一登场,就诛杀了会稽郡守殷通,随后提着殷通的首级,一个人杀掉了殷通府上的一百多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一敌百,除了极高的武力之外,在项羽身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天生重瞳,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在当时看来,历代的重瞳者只有仓颉、虞舜,所以重瞳也被认为是帝王之相,不过在今天,重瞳又被称为是对子眼,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眼部疾病;项羽算是一个莽夫吗?班固在汉书中,将兵家分为四派,韩信属于其中的权谋家,而项羽就是形势家,形势者,雷动风举,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善于借助兵势、调动士气,这才是项羽征战的特点。
得知楚国复辟的消息后,其余六国也纷纷自立为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由周文带领的起义军,很快就逼近了函谷关地区,准备直取秦都咸阳,函谷关就相当于秦朝的咽喉,这个地方失守,推翻秦朝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惊慌失措的秦二世,只能连忙召开朝会,最终将兵权,交给了章邯和王离,章邯算是秦朝最后一个名将,而王离则是王翦之孙,因为秦朝军队大多都在边防地区,所以章邯首先抽调了骊山囚徒,组成了一支近20万人的骊山军团,提前去阻挡起义军的攻势,与此同时,王离则调动了10余万长城军团,再赶赴关中去支援章邯;最终在章邯的带领下,四十万秦军先是大败周文,而后又灭齐、伐魏、败楚,彻底扑灭了大泽乡的起义,并将剩余的诸侯联军,围困在了巨鹿这个地方,面对秦军的精锐,所有诸侯都避而不战,宁愿投降、逃跑,也不敢和秦军有一点摩擦。
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登场,率领5万楚军,对抗30多万的秦军,而对手之一,就是几年前灭楚的王翦之孙——王离,5万对30万怎么打呢?不用什么权谋,直接率领全军渡河,先是一番演讲、鼓舞士气,然后砸掉炊具,破釜沉舟,在巨鹿的战场上,楚军九战九胜,斩杀苏角、生擒王离,迫使章邯归降,史书记载:“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巨鹿之战后,25岁的项羽,被尊封为诸侯统帅,彻底断绝了秦朝的气运,再往后就到了我们熟知的鸿门宴,心高气傲的项羽放走了刘邦,那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他会成为新的天下之主吗?不会,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做什么皇帝……
项羽刘邦不管谁夺得天下,对整个华夏文明来说,都会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刘邦不用说,汉朝开创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将奴隶制王朝推向了封建时期,而项羽则不同,他是旧秩序的拥护者,我们之前说到过,秦始皇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六国的残余贵族,嬴政想要实行帝制,但贵族却想要分封,尤其楚国国祚800年,秦朝却二世而亡,所以项羽根本就不认可什么帝制,那他想要分封吗?也不是,在项羽诛杀义帝后,自己也没有称帝、称天子,在他眼中看来,帝制存在缺陷,周朝的分封制也有问题,他想要构建的,是如同春秋战国一样的格局,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己也属于其中一支,作为诸侯霸主,则要协调诸侯间的矛盾,维持整个天下的秩序,说起来有点像是墨家眼中的理想社会,天子帝王是天下之主,任何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人,都必须要彻底铲除,霸王霸主更像是春秋时的齐国,就算诸侯对自己有意见,我也只能是镇压制裁,不管怎么说,都要保留他作为贵族的身份,因此项羽没有理由杀刘邦,分封蜀地,只是为了打压刘邦。
所以项羽不管怎么打,永远都只是在镇压,从来不吞并,后来齐国三次反抗,项羽三次镇压,每次都是打完了就走,也就是趁着项羽镇压齐国时,刘邦率领五路诸侯,组成诸侯联军,号称56万大军讨伐项羽,一路攻占了楚都彭城,得知老家被偷后,项羽直接丢下了以步兵为主的大军,亲率3万精兵回防,同样没有任何套路,趁着黎明时分直接突击联军,先是冲破了樊哙和灌婴的偏师,而后长驱直入,直接冲溃了整支联军,仅用半天的时间,联军就彻底丧失了战斗力;斩杀了十余万的汉军,拿回彭城后,项羽继续追击,从江苏徐州这个位置,一直打到了河南荥阳,在追击过程中,汉军又淹死了十余万,几乎全军覆没,彭城之战,直接给刘邦打了个心灰意冷,面对这么一个怪物,怎么才能战胜呢?张良的计策是找队友,除了韩信之外,刘邦又拉拢了英布和彭越,英布这人也是以武力著称,最早项羽在打巨鹿之战时,英布就是楚军的先锋,后来汉朝建立后,还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另外还有彭越,被人称为游击战的鼻祖,同样也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英布在东南一代,彭越在楚军后方,韩信在北线合围,刘邦在正面对抗,三大名将加上一个刘邦,这才勉强拖住了项羽。
但就算是这样,刘邦的军队,还是被打散了多次,只能靠着丢老婆、扔孩子、找替身在苦苦支撑,一直撑到合围后,刘邦才有了底气,找来一个神箭手射杀楚军,试图激怒项羽,结果没想到,射手被项羽一瞪,就吓得再也不敢拉弓,见状,刘邦来到阵前,开口大骂项羽的罪状,然后就被项羽一箭射中胸口,差点丢掉了性命,一直耗到楚军弹尽粮绝、被迫求和后,刘邦又想趁机覆灭楚军,随后双方爆发了固陵之战,数倍于楚的汉军,又再次被项羽冲溃。
无奈之下,刘邦只能大肆分封,说动韩信南下、彭越南下,刘贾和英布合兵,从西南方进攻楚地,四路汉军,共计60万人,从西、北、西南、东北四个方向包围项羽,反观项羽,只有10万楚军,被围困在了垓下,到了决战时,韩信率三十万大军,正面对抗项羽10万楚军,作为华夏历史上的兵仙,面对项羽也只能不断后退,选择避其锋芒,最终项羽陷入包围,正面是韩信的30万大军,左右分别是孔聚与陈贺,刘邦在韩信之后,除此之外还有彭越、英布、周勃、柴武等,近60万汉军和无数名将,对抗项羽的10万残军,但就算到了这一步,项羽还是搞了一手“二十八骑”突围,在四面楚歌时,项羽感叹道,我从起兵至今共有8年,历经70余战未尝败绩,我今天被困在这里,不是我打仗不行,而是天要亡我,接下来,我就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
说完之后,项羽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从垓下一路跑到了东城,此时只剩下了二十八骑,面对身后源源不断的汉军,项羽又将二十八骑分为三队,在汉军的追兵中不断冲杀,骑马逃到乌江后,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项羽下马,拒绝了亭长的好意,随后又开始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几百名汉军,尽管几千汉军,已经包围了项羽,但却无人敢上前厮杀,直到项羽的旧交,吕马童来了之后,项羽才说,我听说刘邦用千金买我人头,我这就送给你一个礼物,于是挥刀自刎,至此,项羽身亡,时年仅31岁,而参与追杀项羽的吕马童、吕胜、杨武等人,此后均被刘邦封侯。
项羽为什么会输呢?司马迁说的很清楚,刘邦没有礼节、喜欢骂人,项羽提倡礼节、是个君子,但是刘邦攻城略地后,是真拿出东西分给部下,不管是攻城的士兵,还是投降的士兵,只要是我有好处,那大家都有封赏,但项羽不同,喜欢和士兵谈奉献,和亲戚谈利益,好处都留给自己,坏处全分给士兵,士兵给你工作,你却不给士兵好处,所以也就丢了天下,在垓下夹击项羽的军队中,有不少将领都曾是他的亲信,包括韩信、英布,最早投靠的都是项羽,再比如说项羽的发小龙且,两人光着屁股玩到大,然而就算这种关系,项羽还是不信任龙且,到了韩信灭齐,楚军危在旦夕时,项羽决定派龙且抵抗,但说来说去,龙且只是一个副将,而主将则是项羽的侄子项佗,韩信评价项羽就四个字,妇人之仁,看到士兵受伤就哭的稀里哗啦,可一旦士兵建功,就磨磨蹭蹭的不想赏赐。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武将,似乎都带着自己的使命降生,例如韩信,就是辅佐刘邦建汉,霍去病,就是抵抗匈奴,或许项羽的使命,就是覆灭秦朝,完成亡秦必楚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