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坡节是一项主要在海南、其次在粤西等地,十分盛行的传统民俗节日。

其节日特点有,多民族、时间跨度大、祭祀对象广、节日形式统一等。

  • 其中多民族指,军坡节同时是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节日;

  • 时间跨度广指,海南、粤西等地,不同乡镇的军坡节时间不尽相同;

  • 祭祀对象广指,军坡节的祭祀对象不仅包括祖先,如汉族的冼夫人、黎族的峒主公,还包括历史人物关羽等。

但即使各乡镇军坡节有如此众多差别,但其节日形式都是统一的。

军坡节

当地人怎么庆祝军坡节?

不管什么民族、哪个地方、什么时间,军坡节当天,当地人都通过“装军”、“行公”等方式,结合神像巡游的形式进行祭祀。

所谓“装军”、“行公”,指的是当地百姓自发聚集、模仿行军的士兵,抬着神像按照固定路线巡游的仪式。

在“装军”、“行公”的过程中,往往还夹杂着过火山、上刀梯等展现体魄与勇气的表演,以及婆祖巡游、道士跳神舞及装神穿腮等民俗活动。

除此之外,每逢军坡节,必定是当地盛会。

当地人普遍会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同时会邀请舞狮队、秧歌队进行表演,晚上时还有琼剧、临高木偶戏等的演出,可谓是热闹非凡!

在这些集会中,因着冼夫人乃百越中黎族的身份,盛会中还有不吃猪肉的禁忌。就汉族而言,还会仿制冼夫人当年行军打仗的百通小令旗,祈祷百事百通、万事如意。

军坡节:过火山

“装军”、“行公”的仪式是怎么产生的?

在当地汉族传统中,“装军”、“行公”的仪式源于南北朝至隋时期的爱国女将冼夫人。

传说中,在南北朝时期,自汉武帝设郡的600年后,海南岛处于半荒废的状态。当时作为百越首领的冼夫人却在此时率领大军来到此地。当时自梁沙登陆后,冼夫人大军兵分三路,在收服了当地部落首领后,向梁朝提议重新设置崖州,使得这片领土重归中央政府管辖。

此后,因冼夫人的努力,中原的先进技术不断传到当时尚偏僻落后的海南岛。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了纪念冼夫人及随其出征的军队将领,就产生了在二月上旬模仿冼夫人行军的军坡节。根据冼夫人大军行至当地的时间及最早行至当地的将领,各地制定了不同的军坡节时间及所供奉的神主。

冼夫人塑像

然而,在当地黎族传统中,“装军”、“行公”的仪式却不源于冼夫人,而源于峒主公。

黎族传说中,以前有一位在海南岛居住的黎族渔民,某一天前往打渔,但撒网整日却只捕到块树根。渔民很沮丧,就抱怨了几句。不想,渔网中的树根立马就变成了满满的渔获。

渔民欣喜不已,晚上就梦见祖先峒主公托梦,告知这都是自己施法的结果。同时告知渔民,想要日后都渔获丰收,就要以“装军”的形式,每年在5月中下旬时,扛着自己神像上街巡游。

此后,为了纪念峒主公,黎族也开始过“军坡节”,而且形式也为“装军”、与汉族基本相同。

军坡节:装神穿腮

不管黎族还是汉族,在历史的演变中,军坡节的内涵也越来越深厚,甚至于后来包含了许多历史人物。

而不管为了纪念谁、神主为谁,军坡节于各个民族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现今,军坡节仍是海南本土规模最大、最隆重、最具当地特色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早就是海南省级非遗重点保护名录中的一分子。

其节日内涵,也早已跨越民族等概念,成为同一片地域内所有人的节日。

军坡节:上刀梯
举报/反馈

思白生看世界

1.5万获赞 1307粉丝
历史、英语、焦点,从语言出发,观全球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