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首相走马灯式“轮番登台”的局面愈演愈烈,催生了其国内“冰激凌首相”的调侃称呼。2011年9月,日本民主党党首、人称“泥鳅一般坚韧”的野田佳彦受任成为第95任首相,但却于第二年底就宣布了内阁总辞职。

野田在首相任期内,不但未能解决众目所瞩的内部经济问题,外部关系也跌至新低。

所谓“购买钓鱼岛”事件成为中日关系急转直下重要节点,对于日本此后的经济发展、国际关系都有不小的遗留影响,俄媒更是以“爱国主义辞藻乃通往深渊之径”来评价野田掌权的时代。

第95任首相,新人出炉

2011年9月2日,这一天上午10点左右,日本首相官邸正式迎来了它的第95任入驻者。新首相野田佳彦在得到天皇任命之后正式履新,并即将开始组阁等一系列工作。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首相之位不可谓不重要。站在该国国民的角度,往往也多少会关注新面孔上位,是否会带来一些对自身而言意义积极的改变。

不过在野田就任之时,来自日本民众的反响却着实算不上十分热烈。虽然野田佳彦也不乏“来自平民”、“最年轻议员”等光环,击败强劲对手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更是展现出十足的黑马姿态,但在他之前,日本政界大佬的位置实在更替得太过频繁了。

有统计显示,从1885年开始直到野田上位的2011年,一百二十多年间,共有62人先后登上首相之位。尤其是在野田之前的五年间,竟然来来去去换了6位首相,野田本人则是民主党执政一年多以来的第3位。

民间还戏谑地发明了一个“冰激凌首相”的称呼,意思就是说首相之位就像离开冰柜的冰激凌,融化太快难以持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NHK新闻曾经随机采访一名东京市民,他认为这是“畸形内阁”下很难避免的后果——参院在反对党掌握之中、执政党却控制着众院,那么不管坐在位置上的是谁,都注定只能是个弱势首相。

自喻为“泥鳅”的首相

不过从客观角度来看,野田佳彦身上确实有一些与他的前任不一样的地方。

上任首相的那一年野田54岁,出身于千叶县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曾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军官,他本人的童年也是在千叶县船桥市的自卫队家属大院度过。

野田佳彦继承了来自父母的强硬性格,但外表及待人的态度上又显得十分质朴。这为他的成长和仕途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十年代初他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享有“日本政治家摇篮”盛名的松下政经塾成为首期学员。不但受到松下幸之助的直接影响,交结的人脉更是在后来大有作用。

结束学业后的野田佳彦深入基层,做过形形色色的工作:消防员、抄表工、家庭教师、开设咨询所等等。但不管从事的具体职业如何改变,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投身政坛、成为政治家的志向。

从1986年开始直至2010年就任财务相的前夜为止,他曾经每天站在千叶车站前,向上班的人流阐述自己的政见和理想。这一行动后来被称为“早晨演讲”,因其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行动,他的口才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都出了名。

29岁那一年,野田佳彦当选千叶县议员,顺便打破了“日本最年轻议员”的年龄纪录。这对一个从毫无知名度起步、又无强力后援组织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达成的成就。

在一些关于自己的言论中,他曾经用泥鳅来自我比拟。因为他认为泥鳅具有独特的可贵优势:并无显赫的家族背景,外表也不起眼,这代表着一种谦和的为人姿态;不显山露水,代表着处世低调;最后,这种生物还拥有惊人的韧性和干劲,生存力很强。

虽然如此,野田佳彦在政坛多年浮沉之后,终于在2011年获得天皇任命、继任菅直人,倒也并不全是厚积薄发的成就,多多少少有些时势使然的意思。

上位机遇

2011年3月12日凌晨,日本长野县与新潟县交界处发生6.7级地震。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震后救灾、恢复工作对于执政方的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偏偏日本还祸不单行,受到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不但出现了核泄漏事故,还牵扯出了更为深远的“人祸”问题。当年8月,由于救灾指挥不力、国会两院对抗严重等层层叠叠的问题,时任日本首相的菅直人引咎辞职。

野田佳彦便成了那个及时补位、并被寄予救火厚望的人。灾难给了他机会,但反过来看,也可以说是菅直人退出把这个烫手山芋留给了他。

菅直人给后任留下的,可不仅仅是地震灾害带来的重担而已。在经历了过去的经济增长奇迹之后,日本经济正处于颓势明显、岌岌可危的状态之中。

自2010年开始,占据半个世纪之久的经济第二位置被中国超越;日元升值,对出口依赖极深的日本经济因此深受影响;严重的产业空心化带来就业萧条;国债居高不下更是令人焦头烂额。

天灾加人祸让菅直人倒下了,又给野田佳彦上位提供了契机。但对于野田来说,任务的困难程度并没有丝毫减轻,他必须带领民主党从原地爬起来:首要任务是救灾和灾后重建,然后还得重振疲弱已久的国内经济。

野田自己对这些局面也十分清楚,“不实现福岛重建,就无法恢复外界对日本的信赖”。

“弱相中的弱相”

当时在日本国内也有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野田之所以能够在多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与他表现出来的“鹰派”态度息息相关。国内期盼经济复苏,因此寄希望于野田能够大刀阔斧地展现魄力,推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变迫在眉睫的不景气现状。

其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野田对于增加消费税的态度。日本政坛长久存在着关于“增税”的争论,一派认为要重振经济、应对灾难,增加消费税是必然的道路;另一派则认为多增税金势必影响到每个选民的切身利益,从而引发不满。

数年争论之下,消费税已成为日本选民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因为这个“导火索”而引发的政治风波也非只一例。

与野田同时的五个党代表候选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是坚决主张增加消费税的,其他人要么明言反对,要么就避而不谈。

最后中选的却是唯一持有强硬态的野田,这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一种期待,即寄希望于野田的施政措施确实能够提振经济、搞好重建,从而消弭人们对加税的不满情绪。

也就是说,野田上位时面临的问题本身一点也不少,背负的外部期待却很高。

虽然一贯展现出“鹰派”姿态,野田本身掌握的筹码却并不多,甚至还有“弱相中的弱相”称号。

首先,民主党自己内部就派系林立,野田在其中并不占据上风。小泽、鸠山、菅直人、前原诚司等人各有拥趸,也都各具实力。

前任首相菅直人在任时,就不惜专门推动“去小泽化”路线来打压对方的影响力。

到了野田佳彦掌权后期,小泽一郎终于从饱受困扰的政治献金假账案中脱身出来,重新获得了返回政坛的时机。这也同样令野田深感威胁,不少看法认为2012年底野田迅速解散众议院,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小泽发挥其影响力、将民主党变成事实上的空壳。

在党派之外,野田面临的局面同样并不乐观。在提名首相的参议院首轮投票中,野田拿到的票数就未能过半,这足以证明在野党的虎视眈眈。

野田本人在参选党代表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对与自民党、公明党组建大联合政权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积极态度。

但对方却显然并不赞同,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认为,双方在外交态度、政治手法等层面都不相同,灾后重建问题可以合作,组建联合政权什么的还是算了。

虽然野田这边频频递出橄榄枝,但总体来说,在野党似乎并不太买他的账。就在新首相上任两三天时,媒体就爆出了他曾经“非法收取旅日韩人政治献金”的丑闻。

日本的《政治资金规正法》曾有明确规定,为了避免外国力量的影响,政治家不得收取来自外国人和团体的政治资金。此前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以及前外长前原诚司等人,先后都在这同一个问题上翻过车。

如今野田椅子还没坐热就闹出这样的新闻,场面也自然相当难看。而在野党也完全没有给他留下情面的意思,抓紧了机会穷追猛打,还表示将要在国会开幕后追究野田的政治责任。

支持率岌岌可危

上任之后不久,野田便声称致力于实施“可以作出决断的政治”,并且很快将这一理念付诸实施——为了推动社保与税制一体化改革法案,他不惜割舍了数十名党内同志。

这样的选择看似大刀阔斧,实际上也是自损三千的双刃剑。一旦大力推动的改革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自身阵营的支持力量又遭遇削弱,首相以及内阁的位置都容易出现动荡不稳。

与野田的期望背道而驰,现实真就向着他不期待的方向发生了。

据2012年11月的《朝日新闻》披露,一年时间中,日本民众对野田首相的“不支持率”便由22%上升到了64%!

与此同时此消彼长,安倍晋三领衔下自民党的支持率却一路上涨,飙升到了27.7%。哪怕此前不被认为有什么威胁的小角色“日本维新会”,也拿到了超过10%的支持率,成为令执政党不可小觑的力量。

对于当下最强力的在野党自民党而言,其目标并非仅仅针对野田一人,而是期望借此结束民主党三年掌权的现状,重夺执政党大权。

于是,来自在野党的“逼宫”压力此起彼伏,安倍晋三称野田已经没有“政治力”、“政策推进力”和“外交力”,令首相野田疲于应付。

三年前民主党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中心,日本不少声音对此欢呼雀跃,认为战后第一次“真正政党轮替”终于得到实现。然而随后的三年间,民主党走马灯般更换了三任首相,但真正做到的承诺却乏善可陈。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就认为,政府内阁支持率跌破20%是一个“进入危险水域”的信号,再加上各在野党纷纷摆出不合作态度,摆明了就是要让野田内阁接下来步履维艰。

野田失败的原因

一些看法认为,日本内部几个党派互相攻击、频频更换执政党,那完全是日本自己的事。这样的看法既正确,又并不完全正确。

当多方竞选者频频争夺主导权、又都拿不出可执行的经济主张时,频繁“秀肌肉”、展现在国际事务中的强硬姿态便成为一种无休止的竞赛。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瓦列里·基斯塔诺夫曾经总结,认为民主党在台上三年之久,施政方针并未令日本的周边局势有丝毫起色,却几乎冰冻甚至破坏了与所有主要伙伴的关系。

围绕着冲绳普天间基地,日本与美国嫌隙日增,与中、韩、俄的关系也同样一路恶化。

为了拉到支持率,野田政府将“解决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作为旗帜并身体力行。韩国方面,双方围绕岛屿的争端日渐升级,这促使首尔开始坚决要求东京就二战期间的暴行道歉。

而中日关系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则是“钓鱼岛”。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双方领导人以大局为重,达成“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才达成了双方邦交正常化以及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

但正是在野田掌权期间,却偏偏搞出了闹剧式的所谓“购买钓鱼岛”事件。站在事件第一线的实际操作者虽然是东京都知事、死硬派反华政客石原慎太郎,背后却不可能与野田毫无关联。

这一举动不但导致了来自中国的强硬回击,此后针对钓鱼岛及其周边的巡防警戒也逐渐成为常态。蒋丰认为,钓鱼岛争端令中日关系进入完全停摆的状态,当政冷导致经冷,野田内阁的支持率还将进一步下跌。

实际上,石原慎太郎虽然反复声称购岛“得到了所有者同意”、“广受民众支持”,但实际上此事发生后不过二十天,便受到了国内包括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内的强烈反对。

普通民众也对此颇有怨言,认为日本并无实力支付20亿元购买钓鱼岛,这一切全都是野田内阁虚空唱高调、打肿脸充胖子罢了。

结语

果不其然,2012年11月中旬,野田便突然宣布了解散众议院的决定。到年底,野田宣布内阁总辞职。在那段时间,日本媒体不乏将野田斥为“国贼”的声音,认为他“正在毁掉日本”。

两年后的11月17日,已成前首相的野田佳彦声称将要在津田沼车站发表演说,这显然是对当年“早晨演说”的重启致敬。但是当天,驻足聆听的路人却寥寥无几,看来日本民众对这位曾经自喻为泥鳅的前首相已经失去了兴趣。

参考资料:

《野田内阁“赖”不下去 日本走向何方》;2012年11月16日;新华网

《野田佳彦面临又一“短命”首相风险 棘手难题多》;经济参考报;2011年08月30日

《野田佳彦:会是又一个短命内阁么?》;2011-08-29;中国日报网

《日媒称野田佳彦最近比较烦 常在首相官邸借酒消愁》;2012-10-18 ;国际在线专稿

《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 1949-2015》;张历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

举报/反馈

锐评alk

1053万获赞 29万粉丝
提供具有专业性的分析科普
乘风计划作者,教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