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央视搞了一个大新闻,“95后夜市夫妻靠摆摊卖土豆、豆腐日入9千”。结果翻车了。
同样的剧本,过去这些年没少搞,效果都非常炸裂。正因为此,今年才会继续照葫芦画瓢。
但谁曾想,这届网友非常较真,不仅发出质疑,还疯狂艾特相关部门要求查税。结果,央视灰头土脸地删了视频,小夫妻也站出来回应,“当日是偶然”。
铁锤今天不是为了锤这对夫妻摆摊收入的真假,而是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央视这个新闻的最终目的,是想借小夫妻的励志故事,吸引大家去摆地摊。是的,你没看错,风向又变了,之前被叫停的地摊经济,现在国家又重启了,又允许摆地摊了。
媒体描述摆摊,也是下了功夫的:正值大地回温,春暖花开。临街而坐,晒晒暖阳,打量街区城市,是许多消费者中意的春日休闲选择。
看到没,在一些媒体眼中,在小吃摊、地摊上吃饭购物消费,那可是“春日休闲项目”,档次不比五星级酒店喝咖啡低。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有北京、上海、杭州、昆明、厦门、成都等地已发文明确,将有序放开设摊、允许外摆。
比如杭州,城管局推出新政,进一步放宽外摆条件,在52个特定区域,加大对商业外摆、户外商业活动等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
国家出手,之前被叫停的地摊经济,再次被力挺,重回公众视野,释放什么信号?
铁锤觉得,多地放开设摊、商业外摆,说穿了有两个目的:为了解决就业,为了让老百姓消费。
一针见血地说,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都知道,这个数据是有水分的。铁锤小范围做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实中年轻人的失业率应该在30%左右。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普遍不易,毕业生就业率可能不足30%,也就是说每3个大学毕业生中差不多就有一个失业的。
这段时间,很多媒体、专家、学者逼着“孔乙己脱掉长衫”,去送外卖、跑快递、进工厂,殊不知这些以前不受待见的行业,现在岗位也极度紧缺。广州外卖员比订单多,很多站点不再招人,苏州工厂86年的打螺丝都不要,东莞很多做外贸的公司,因为没订单,干半个月歇半个月,有些厂子已经通知员工放假3个月。
农民工就业这边情况就更差了,年初的“以工代赈”说白了就是国家在出手托底,数据显示,2023年农民工返城数量少了1800万,往年的“返城热潮”不见了。
关于消费,我们此前已经说过很多遍了,现在大家连最热衷的房子都不买了,还能指望其它领域的消费能好到哪呢?疫情后,消费场景确实恢复了,线下大街小巷、商场景点,的确人满为患、人山人海,但是除小吃店、奶茶店等小餐饮迎来复苏外,其它诸如鞋子、衣服等行业,甚至还有发生关店潮的倾向。
大家为什么不消费?原因很简单,没钱且短期没有赚到钱的预期。有人说,不对啊,银行存款多到快溢出来了,过去14个月,居民部门一共存了25万亿。没错,光看存款,确实很多,但有两个问题要搞明白:第一,这些钱都是少数人的存款。从招商银行公布的最新年报(2022年报)来看:2.25%的人拥有81%的财富;第二,普通人的存款只有不到4万亿,且这些钱都是预防性储蓄。
首先,摆地摊对实现自我就业,确实有益。
平心而论,允许摆地摊,确实能够创造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失业者和低收入者而言,摆地摊不仅可以快速上岗,而且是切实的生计来源。可以说,摆地摊是穷人最后的饭碗。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个体经营户(不全是摆地摊的)就业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为29%,在市场主体中的数量占比高达67%。
其次,地摊经济能拉动消费吗?
客观地说,很难。
一则,压在老百姓身上有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大多数人的收入都用于这三项开支了,可用于其它消费的支出十分有限,疫情这几年,大概率是不升反降的。所以,真想提振居民的消费意愿,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大家的收入。或者真正在住房、教育、医疗等层面,给老百姓减轻负担。这样节省下来的钱,才能用于其它消费;
二则,地摊即便能拉动消费,大概率也是从其它地方剥夺的。在地摊吃了饭,就不可能在其它饭店、商场再吃第二次。在地摊上购买了日用品,很大概率就不会再网购同样的东西。
不过,从现实来看,这两年年轻人确实对地摊情有独钟。一方面是被其烟火味吸引,另一方面还是为了节约。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地摊没有高昂的租金、不需要重金装修,这都大大削减了地摊的成本,地摊有天然的价格优势,理应吸引更多的消费。
实则不然,由于资本的介入,以及互联网的发达,网络销售早已把利润压到最低了。说直白点,地摊主拿货本身其实也绕不开这些平台。
但凡我们能想到的消费品类,地摊都一应俱全。蔬菜水果、米面粮油、鞋衣服帽、小饰品,万物皆可练摊。所以地摊对于制造业去库存大有裨益。
铁锤觉得,要客观看待地摊经济,不能寄予太高的希望。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消费不振,叠加很多商家经营困难,亟须采取措施助力经济复苏,国家重启被叫停的地摊经济,说穿了也是迫不得已——现在施政的思想很简单,不管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的都是好猫。
换言之,别看今天允许摆地摊,过了明天,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政策。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地摊经济很长时间以来都遭到很多城市诟病,一度被冠上脏乱差、难管理、有损市容市貌的帽子;另一方面,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并不支持地摊经济大面积铺开;更重要的是,地摊经济与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忽略的是,随着国家鼓励地摊经济,相信还会有大批人涌入这个行业,摆摊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
一句话总结,地摊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直白点说,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靠摆地摊致富,越来越难了。
最后铁锤想说,虽然摆地摊难堪大任,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载着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就业问题的重任。特别是对失业的城市人口和一部分近郊农民来说,卖点小吃、瓜果菜蔬,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