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5点,央行“意外”宣布“降准”,这次降准确实是有点意外,市场之前并没有太多预期,这次突然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降低至7.6%。

那么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又是什么意思?降准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下面就来聊聊这几个问题。

1、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就不掉书袋了,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用普通人更加能够明白的语言去讲述其中的逻辑。我们都知道银行的业务就是两个端口,前段是吸收储户存款,后端是放贷,比如吸收了100元存款,那么也就有了100元资金可用于放贷。

但是银行能够将这100元存款全部都放贷出去吗?不能!因为要防止储户提现,比如通过往经验,储户会再取出10元,那么银行真正能够放贷出去的资金就只有90元(100元-10元)。

银行预留的10元就叫做准备金,就是用来防止储户提现的,这项经验很快就变成现代银行的一条制度,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需要将其中一部分上缴给央行,这部分资金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就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来决定的,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来控制商业银行投放贷款的规模,最终实现调控金融市场的目的。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收紧银根,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降准也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以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多,市场上的资金就多了。

2、降准是什么意思?

比如这次降准之前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是7.85%,也就是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需要将其中的7.85元上缴给央行,现在降准之后,只需要上缴7.6元给央行,银行就可以多留下0.25元用于放贷,这对银行来说是有利的,意味着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加了。

增加的0.25%看起来不太多,但是由于我们的存款规模非常庞大,降准后释放的资金规模绝对值是非常庞大的,截至2月末,我们国家人民币存款规模高达268万亿,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25个百分点之后,释放的资金规模可高达6700亿

所以这次降准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央行向市场投放了6700亿的资金,这对市场当然是一个利好,银行手里的钱多了就会投放出去,我们作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能够从这6700亿中分一杯羹,你的贷款融资就比以前要容易一点点。

在美国和欧洲的银行接连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还能实施降准,这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自信,欧美国家当前处于加息的末期,原本是要继续加息的,但是金融机构已经受不了了,风控较弱的银行已经开始出现亏损、挤兑,硅谷银行们股价暴跌,如果不是有监管机构介入,已经破产了。

3、降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我们国家现在能够从容地实施降准,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金融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此时意外降准或许也是和欧美的硅谷银行们陷入流动性危机有关,全球金融市场是动态关联的,我们虽然没有这个危机,但是提前布局,给金融系统足够合理的流动性,就能够有效规避欧美的硅谷银行们倒闭带来的金融冲击。

所以 ,这次降准最大的意义还是增强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先装上一层“保护垫”,如果欧美采取措施不利,导致个别银行的危机变成金融领域的危机,那么我们国家的金融系统是有足够流动性的,能够有效降低外部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具体到我们个人,其实从三个方面产生影响,第一是企业或者个人融资,第二是房地产,第三是股市,降准后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6700亿的资金,银行手里的钱多了,那么企业或个人能够更好地、更容易地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房地产是国家的支柱性行业,调控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搞残这个行业,只是为了“房住不炒”,降低行业风险,经过去年的调控,贷款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房地产此时需要合理的资金输入,要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流动性的输入也非常重要,今年会是房地产触底复苏的一年。

股市的涨跌和货币政策息息相关,钱多了,股市就涨,钱少了,股市就跌,2015年的那波牛市就是从2014年底的降息开始的,当时也配合了降准,资金得以大量进入股市,最终爆发了当年的一波牛市。2020年和2021年的行情也是得益于疫情之初货币政策的转松。

但是并非每次降准都会催生一波行情,关键是要看这次降准是否是货币政策的关键性转变,2014年底的降准降息就是关键性转变,因为之前是上调的,在高位维持了很多年,到2014年底才开始由紧转松。但是今年这次降准明显不是关键性转变,去年就已经实施了两次降准,算是比较常规的操作,所以不要对此不要抱以太大的期望。

我个人认为这次降准更大的目的还是为了降低、对冲欧美银行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这个目的和去年两次降准的目的是不太一样的。

举报/反馈

市场财经

20.2万获赞 2.7万粉丝
有干货的经济知识,有趣的经济分析
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