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融媒体联盟记者 陈涛 严哲 李飞 刘和平 四川雅安报道)“貊”出自《山海经》,是古人对大熊猫的称呼之一。如今,“貊貊”是荥经县重点打造的大熊猫独特形象IP。走进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大熊猫标识、大熊猫雕塑随处可见,全长3.3公里的“貊貊走廊”,以大熊猫、鸽子花两大荥经“国宝”800万年的守望相惜为灵感,依次设置了相遇、相守、相望3组大型主题雕塑,通过熊猫主题收费站、貊貊踪迹主题文化墙、竹林景观绿化、生物多样性道旗等打造,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窗口形象,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画卷。
“貊貊空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展示窗口、发展名片、科普基地,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大熊猫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展馆。走进展厅,时尚、科技、生态、文化等元素的融合呈现,让人耳目一新。
整个展厅通过前沿科技手段,发掘本地文化底蕴和自然禀赋打造展馆内部各互动体验展项,新颖丰富的互动形式和内容,让参观者看得懂、涨知识、玩尽兴,进而形成集游、玩、学、购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消费体验空间。
在打造大熊猫专属形象的同时,当地也在思考如何讲好熊猫故事、发展熊猫产业。
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大相岭放归基地)坐落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马草河和三岔河区域,海拔2400m,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分布的核心地带,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底为大雪封山期,年降雨量1200~1800mm,属亚热带高山山地气候区。植被类型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和高山灌丛,分布有八月竹、冷箭竹等大熊猫主食竹,山势、山形较为复杂,水源丰富,是理想的大熊猫栖息地。
大相岭放归基地总建筑面积5439m2,分为科研办公区、野化适应区。科研办公生活区设有大熊猫宣教中心、科研楼、实验楼、管理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控中心及临时圈养场等。野化适应区占地3000亩(200公顷),由大熊猫兽舍、野化训练场和野化适应圈(包括2个小圈、2个大圈)组成,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
近年来,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大机遇,通过园地共建促进三个转变,“两山”实践促进低碳发展,逐步建成集自然教育、休闲、娱乐、特色美食等于一体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民宿第一村,走出了一条业兴、家福、人和、村美的幸福发展路。
发展村立足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划定“核心保护圈、一般控制圈、功能承载区”三大圈层,其中核心保护圈是人退猫进,在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主要搞生态保护,一般控制圈是人猫共生,以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主,主要做生态研学,而功能承载圈是人猫共享,熊猫民宿村,主要发展民宿产业。
熊猫民宿村内建有108招待社,共设有17间客房及咖啡大厅、包间、室外景观区,以独特的自然风貌为依托,结合咖啡文化、中西式简餐等较强的时代感设计风格,打造怀旧、复古、时尚的休闲生活新方式。描绘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编辑: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