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国“长臂管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箩筐”,那么,和解协议更像是精心挖好的“坑”。
正解局出品
3月3日,美国检方宣布,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承认违反了《反海外腐败法》的反贿赂条款,并同意支付2.06亿美元的罚款。
加上此前支付的10.6亿美元,爱立信合计被罚了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亿元)。
爱立信在海外行贿,为何被美国罚了87亿元?
爱立信公司,国人应该不陌生。
爱立信1876年成立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业务遍布世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商之一。
Dell'Oro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中,爱立信占比14%,位列第三。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收入占比
2013年,爱立信被美国调查人员盯上了,罪名是行贿。
后续的事件发展表明,爱立信确实“犯错”了。
爱立信自己承认,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向吉布提的政府官员行贿210万美元,以获取与该国国有电信公司的合同。
美国司法部调查显示,爱立信为了获得印尼的电信订单,行贿了45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爱立信在中国的子公司,耗费数千万美元,通过礼物、旅行和娱乐的方式,贿赂政府官员。
整体来看,爱立信行贿,涉及吉布提、越南、科威特、印尼、中国等国。
鉴于事实证据俱在,爱立信在2019年与美国达成和解协议,与纽约南区美国检察官办公室签订了暂缓起诉协议(DPA),并同意接受为期三年的审查。
和解,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方面,要有背锅的人,爱立信开除了49名涉嫌不当行为的职员。
另一方面,爱立信支付了5.206亿美元的罚款,同时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了大约5.4亿美元的罚款,合计10.6亿美元。
新闻报道
要知道,彼时,爱立信一年的净利润才2亿美元。
万万没想到,在这三年的审查期内,爱立信又被发现了问题。
按照美国司法部的说法,爱立信未能如实披露涉及该公司在吉布提和中国的行贿计划的“所有事实信息和证据”,也没有披露在伊拉克实施类似计划的潜在证据。
简单地说,爱立信没有全部坦白。
这意味着,爱立信违反了暂缓起诉协议。
所以,爱立信不得不又交了2.06亿美元罚款。
很多读者会奇怪,爱立信是瑞典企业,又没有在美国行贿,为何被美国罚了82亿美元?
这就要说到正解局曾经介绍过的“长臂管辖”。
简单来说,一家企业,无论归属何地,只要其行为和美国之间满足“最低限度联系(Minimum Contacts)”,美国就有权管。
“最低限度联系”的范围,很宽泛。
在美国上市,用美国的技术或产品,用美元交易,都包括在内。
考虑到美元的影响力,几乎没有企业可以逃离美国的管辖。
美国“长臂管辖”的事由,也非常多。
洗钱、垄断、行贿都包括在内。
美国实施长臂管辖权的五大事由
爱立信触犯的便是美国《反海外腐败法》。
如果说,美国“长臂管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箩筐”,那么,和解协议更像是精心挖好的“坑”。
就拿爱立信一案来说,爱立信为了节约时间和诉讼成本,与美国达成和解协议。
根据协议,爱立信缴纳罚金,并接受美国监督和整改。
协议期满之后,美国司法部再决定是否撤销起诉。
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妥协方案,但主动权完全在美国。
比如爱立信因未披露全部信息,而被判违规,追加罚款。
但这些信息,美国司法部是否早已掌握,故意隐而不发?
真这样的话,美国完全有能力“玩死”任何一家企业。
2008年,德国西门子被罚16亿美元。
2014年,法国阿尔斯通被罚7.7亿美元。
2016年,俄罗斯移动运营商Vimpelcom被罚7.95亿美元。
2018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被罚2.8亿美元。
中兴、华为也都“惨遭毒手”。
仅在2021年,美国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就针对2000多个实体实施了各类制裁措施。
美国的“长臂管辖”,本质上是美国滥用霸权的体现。
遗憾的是,面对这种霸权,企业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应对之策。
中国企业能做的,就是合规经营、谨慎小心,避免掉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