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刷了两遍《流浪地球2》,也许还会去刷第三遍,因为每一次看都会被丰满的内容惊艳,也总是能发现新的细节,它像一个宝藏球,越挖看点越多。

当然,也意识到一些网友提及的门槛说,也许,《球2》的优点在某些角度来说,可能也形成了一定的短板存在。

出色的节奏、细节、质感

第一次看《流浪地球2》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原本以为3个小时的时长节奏会很慢,已经做好中场休息的准备,结果真正去看的时候发现这部电影的节奏其实非常快,全程无尿点。

除了太空电梯遇袭坠落、月球发动机过载月球运行轨道偏移即将撞击地球、引爆核武致使月球解体、经过重重危机后成功启动地球发动机逃离月球残骸这些场面大而非常刺激的大剧情点,还有许多非常紧张扣人心弦的小剧情点。

剧情点多到什么程度呢?

平均10分钟一个,非常之密集。观众只要稍微一走神,就会跟不上。

另外一个感受是,影片烧脑的海量细节:

由人动作模拟操控的巨型门形机器人、数字生命形成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月球偏离轨道引发的海啸、引发月球核聚变的相控阵设计……

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同样依托于《球2》鲜明的美术风格,影片里有好几个镜头让我特别难忘,是可以载入科幻电影史的存在。

太空电梯轿厢冲上太空那一刻宇宙的寂静;

太阳风暴下月球表面的苍凉;

在恶劣气候影响下地球上废弃的那一栋栋摩天大楼……

有别于以往科幻片采用大片的镜面材质渲染仿佛在体现科幻电影的未来感,《球2》的每一个画面却有一种非常真实的质感,显示出国内电影特效的水平以及导演对于当代科幻片美术风格的超前理解。

有了这样细节用心的制作,才让观众在紧张得情节中不仅仅是目不暇接,更在看完之后依然心潮激荡、直呼过瘾。

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科幻电影,别说中国过去没有,外国也同样没有。

触动人心角色群像

这部电影对人物角色的刻画是群像式的:

刘培强,看似是一个个人能力非常强悍几乎无所不能的航天员,其实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软肋,会犹豫,也会有挣扎、胆怯的时候。

在moss问他为什么参加选拔时,他说:“我不得不这么做”。

在他的心里,他的妻子、亲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moss不断用他妻子的病情激怒他的时候他也会失控。

可是在执行核武器布控任务遭遇意外时,他也毫不犹豫地把队友送回空间站,选择牺牲自己一个人来完成任务。

图恒宇,因为无法接受妻女的死亡坚持研究数字生命,使用一切筹码来和马兆谈条件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让女儿重新拥有生命不惜放弃去地下城的机会,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生命。

然而他却在阴差阳错中和女儿一起成了人类文明幸存下去的关键。

还有把徒弟刘培强视如己出的张鹏、立场让人捉摸不透的马兆……

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对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

让我最无法忘怀的,是周喆直。

就像他在影片中说的那样: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这句话不长,却是那么的厚重:

人类要在灭顶之灾面前为自己找到一条艰难的出路,就必须把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作为那个拧绳子的人,所承受的重量常人难以想象,可是总有人,要去承担这样一份责任。

电影最催泪的戏份,应该是200多名宇航员手动引爆核武,随着张鹏“50岁以上的!出列”口号,宇航员们自发进入“敢死队”,那一幕,感动了很多人。

我当时不由自主就想到了《三体》中的那句:“没关系的,都一样”。

形式上可能多了点世俗化的煽情,但是却同样让我们感叹:

也许让人类文明延续下去,是刻在我们基因中最深刻的本能,这份本能的付出与努力,才让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依然生生不息。

关于数字生命的疑惑与叙事线的遗憾

这部电影的精彩让我欲罢不能,然而我也不得不说,《球2》的这些充满吸引力的看点,可能也是它的缺憾,或者说需要重新考量的呈现方式。

或许是觉得生态系统大小这个话题不够有看点,也或许是觉得数字生命这个话题更加充满科幻色彩,影片把原著的飞船派与地球派之争改成了数字生命派与流浪地球派之争。

在地球生死存亡的刹那,是数字生命丫丫帮助图恒宇一起完成接通互联网北京根服务器的任务,才能顺利启动地球发动机。

为了营造这种宿命交织的感觉,导演采用多线叙事来讲述刘培强、周喆直、图恒宇以及张鹏几个角色各自的故事。

而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故事情节过于复杂,失却了凝练美。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数字生命。但是在我看来,在应付太阳氦闪危机的策略上,反对流浪地球计划的人不会选择数字生命。

且不说数字生命本身的研发难度、数字生命载体逃出太阳氦闪范围的难度是不是比流浪地球大,我很难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把自己的记忆移植到计算机里能让自己真的“活下去”。

影片中马兆说过一句话:死了就是死了。

这不仅仅是在说图丫丫,也是在说整个人类。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失去了生命只剩下一堆数字在冰冷的服务器中,那么人类文明还真的算存在吗?

这样的“活着”,真的能被那么多人认可吗?

认可到能形成和流浪地球派对抗的程度吗?

相比之下,飞船移民虽有生态系统平衡问题听起来却都数字生命计划要靠谱一些吧?如果真的有一波人反对流浪地球计划,那么原著中的飞船派应该比数字生命派更有可能形成主流。

当然,这也是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就对,周围便有不少朋友与我看法完全不同,也许,由电影给予我们不同的理解与讨论,也是作为观众的收获之一。

观众对数字生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它却不是电影唯一的争议。

比如太空电梯崩塌的时候,空间站会坠落吗?有人分析过这个问题,有说会飞出太空的,也有说会下坠的。

我的观点是:在3.6万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空间站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是和地面相对静止的。

那么即使当太空电梯被炸毁的时候它受到瞬时的外力作用会改变它的运行轨迹,是不是也不可能像那些在地球表面低空飞行的飞行器一样受地心引力作用迅速向地球坠落,而是可能从3.6万公里的高空绕地球做螺旋状旋转下落。

再比如月球发动机过载之后月球失去发动机的推力,它是不是更大概率依然会按照一个椭圆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行,哪怕偏离轨道也并不会坠落向地球。

再比如地球上的核武器在月球上引爆(即使按照相控布阵)后真的能够引发月球核聚变吗?作为观众,有时候会产生可行性上的疑惑。

当然,这些疑惑最终在戏外很多科学家的知识科普得到一定的解答,可以说,在《球2》中出现的情节,可行性上,都是经过专业人士进行评判过的。

唯一的遗憾,是观众对一些现象的认知,可能会造成不信任感,就像刘德华提到自己有一段被删的戏份一样。

那段戏是他在月球上步行的速度与月球车是可以同步的,拍摄过程中,刘德华一度迷惑:是不是真的啊?

科学数据给出的答案是合理的,理论上可行,但由于认知偏差等问题,可能会让普通人会产生不信任感,反而会将原本有逻辑可依的戏份,视为BUG。

图恒宇车祸戏也是个中典型。

不少观众看完后第一观感是:图恒宇十字路口长时间回头是不是太刻意了?

事实上,当时的车辆已经有了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无论图恒宇回不回头,都不影响车辆运行,无论他回不回头,都逃不过MOSS操控的车祸。

如何让有理论支撑的细节以观众易接受的方式呈现,这可能是制片方在未来几部电影里都需要重视的问题,理论很重要,接受度也要顾及。

当然,电影之所以产生一些争议点,与郭帆拍得太实在息息相关。

正是因为影片中设置了许多细节丰富的科幻情节,没有省略科幻中的技术细节,没有粗暴地模糊采用现实中不存在的科学名词敷衍观众,而是经过了一定分析研究进行的情节设计。

细节越多,真实越多,越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这是电影不完美的点,但是我却看到了导演在拍摄科幻电影中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以及开荒者一般的巨大勇气,希望后来者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让我们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小破球,加油飞!

文/贺十五(一个小破球爱好者的激情开麦)

编辑/七话

举报/反馈

七话影视

182万获赞 23万粉丝
生活不息,追剧不停。
娱评人,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