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曹操高陵有了新的考古发现,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这让我们不禁好奇,曹操既然选择“薄葬”,为何又担心被人盗了自己的墓?此外,宋人又为何会专门派人为曹操守陵?

一、薄葬之薄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63岁封魏王,这是他人生政治命运的巅峰时刻,但也是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身后之事。次年六月制《终令》,最终选定了寿陵地址,这个葬址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它的附近就是西门豹祠。
从《终令》的内容来看,选择此处作为葬址的原因有三:
其一,“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其二,“因高为墓”;
其三,这里地域开阔,可以“广为兆域”
从周围环境上看,高陵西有天城山,山前两水相合,水东即山麓高冈台地。高陵西枕天城,脚踩邺城,居西冈俯视铜雀台,天、地、人浑然为一。
据说,曹操生前曾患头痛病,头疼时, 尝将头仰卧水中,用凉水止痛。事死如事生,将寿陵选定在邺城西冈,西枕山水,虽死犹生,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理形胜,寓意其生前之事。
说完了葬址,我们看看墓穴。
根据考古报告,西高穴二号墓坐西朝东,未发现封土,平面呈甲字形,为多室砖室墓,墓道位于东侧,由墓道、木门、甬道、前后墓室及东、西四个侧室组成,总长60米。斜坡墓道39.5,上口宽9.8米,底部宽2.7米。墓门为砖抱双券拱形门,外券四角攒尖顶,青石铺地。
汉代厚葬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地上建筑+地下设施组成。
这里便出现了“薄葬”的第一个重要特征——“不封不树”,也就是说地面上没有高大的封土堆作为墓葬标识。将曹操墓与其他同等级诸侯王墓进行对比,比如彭城王、中山王等墓葬皆有风土,当然更多的是诸侯王凿山为墓,这也是封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而曹操墓不起坟丘,地面上没有醒目的地面建筑,自然也就不必大费周章,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民力。当然,这或许也与曹操自己身为盗墓行家,曾组织摸金校尉经常盗墓有关,毕竟能让活人看到死者的薄葬、而不起坏心思,“不封”显然是最为直观的。
再看曹操墓所出的随葬品,根本没有为其安葬所专门制作的金玉礼器,所出的金丝和金纽扣也是衣服上的饰品,而且在记载其随葬品的石碑上也没有其他金银珠玉的记载,这就和他在《遗令》中叮嘱后人所说“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一致。
此外,该墓所出之陶器,器形均偏小,且做工较为粗糙,均为泥质素面灰陶,就连寻常汉墓中常见的彩绘陶器都不见,这也符合曹植在《诔文》中“明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
由此可见,曹操说自己要薄葬,还真不只是说说而已。

二、南宋疑冢

曹操高陵的所在,其实在北宋以前的文献中一直都有明确记载。曹操入葬之后,经历两晋南北朝到唐、北宋,但有关于高陵的文献记载,始终不绝如缕。
到了北宋时期,政府还特意为曹操高陵设置守陵户。
王明清《挥麈录》:载 “祖宗朝重先代陵寝,每下诏申樵采之禁,至于再三。置守冢户,委逐处长吏及本县令佐常切检校,罢任具有无废阙,书于历子。……商中宗帝太戊葬内黄县东南阳,武丁葬西华县北。周成王、康王皆葬毕,在咸阳县界。汉文帝葬霸陵,在长安东南。宣帝葬杜陵,在长安南。
魏武帝葬高陵,在邺县西
。晋武帝葬峻阳陵; 在洛阳。后周太祖文帝葬成陵,在耀州富平县。隋高祖文帝葬太陵,在武功县。以上十帝,置三户,岁一飨以太牢。……此乾德四年十月诏也,著于甲令。
以北宋为界,南宋才开始有了曹操疑冢之说。《鹤林玉露》卷三: “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疑冢也。北人岁增封之? 范石湖奉使过之,有诗云: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这里的范石湖就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他是个南方人,对北方地理知之甚少,所以当他奉命出使金国的时候,途经邺城时,便误信了关于曹操疑冢的传说。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七十二疑冢”已经被考古证明,这其实是北齐墓葬群而已。
那么,曹操疑冢为何在之后愈演愈烈?
从考古现场看,曹操墓最早被盗是在西晋,当时曹操墓葬位置暴 露。所以,其墓地所在,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北宋初年,宋太祖下诏为曹操高陵等前朝帝王陵设立守冢户、并明令要求对盗掘的陵墓进行修葺之后,诏令得到落实,盗洞回填,曹操墓得到了修复与保护。
我们从曹操墓中堆积深达三米以上的积土仍可以看到其人为回填的痕迹。正是由于北宋对曹操墓的修葺与保护,使曹操高陵因被盗而形成的识别标识湮灭; 加之地表植被的恢复,原本“不封不树”的曹操墓与周边环境统一,外表已很难辨识。
再加之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守冢户逃离,曹操墓就渐渐成为人们不知所在的疑问。曹操墓的“七十二疑 冢”说,因之也就在南宋之后出现,并传播开来。
举报/反馈

阳Sir的考古之眼

17.8万获赞 9.2万粉丝
考古学之眼,看大千世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