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春节档,上亿人次去影院,全国总票房一路飙红。其中最红的双雄是《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截至1月29日17时,《满江红》票房突破31亿,《流浪地球2》突破25亿。
《满江红》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剧情片票房冠军,创下了张艺谋导演的内地上映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它也成为了热搜、热议的话题。
那么,《满江红》为什么这么红?
首先,影片定位明确,这就是一部商业大片,就是要追求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所以,从编剧、到演员、到拍摄、到制作,还有音乐等等,都要努力做到最好。说这是一部“五好”商业片,似乎都还不够。“要保障它是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商业片”,张艺谋认为,艺术性、社会性和商业性,都要兼容在一起。
对于商业大片,导演如同乐团指挥,张艺谋担当得起这个最重要的灵魂角色,他为影片反复思考、打磨了多年。然后编剧必须是高手。《满江红》的原创编剧陈宇,是浙江绍兴诸暨人,北大艺术学院的教授。这是他和张艺谋导演自《坚如磐石》《狙击手》之后的第三次合作。陈宇的创作灵感,源于他从小对岳飞和《满江红》这首词的喜爱。他说自己在四川长大,小时候回诸暨老家,父亲总会带他到西湖边的岳庙转转,那首《满江红》也总是萦绕在他脑中……可以说,这也是几十年磨一剑。
其次,作为一个剧情大片,《满江红》的故事情节极其精彩,反转众多,出人意料,扣人心弦,能让人在两个多小时内目不转睛,最后泪目。影片讲的是南宋时期义士的忠义传奇:时在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要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巨大阴谋之中……
导演张艺谋说:《满江红》通过几个小人物,讲了他们舍生取义、铲奸除恶、永不言败的故事,快节奏的悬疑惊悚反转之后,浪漫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编剧陈宇坦承:“这一次我们的叙事野心,并不仅仅停留于做一个好看的悬疑故事,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升维,在叙事推进中,从小格局的谜题,升维到大格局的中国人的情怀上,而且不能断裂和生硬。”
当然,它是故事不是历史;是电影演绎,而不是真实书写。它纯粹是虚构的,是娱乐性的商业大片,不是历史纪实片,不能当“真”。电影中也没有出现岳飞,与岳飞没有直接关系,岳飞及其《满江红》其实是作为灵魂、作为精神背景而存在的。
其三,富有新创创新,以“悬疑+喜剧”的全新类型来表现。张艺谋尽管年逾古稀,仍然充满创造力,其作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老谋子喜欢“出新”“出奇”,给这部严肃的悬疑剧加入喜剧因素,这就是大胆的创新探索。作为喜剧演员的沈腾,饰演男主张大,名为“大”而实际上是个小人物,不少喜剧因素就是通过沈腾很好地呈现出来。“你们这些大人物啊,打的全是小算盘。”而小人物如果处在“开关”的位置,那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种种“反差”,其实也有“正剧中的喜剧”之效果。
“类型片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电影水准,也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张艺谋说,“我希望我们的类型片更多样化,更丰富,更百花齐放。《满江红》就是这样一个尝试。”由于故事集中在一个大院、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小时)里,老谋子曾计划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来表现,那将是一次更大胆的探索;但由于故事复杂,反转众多,难以用“一镜到底”来串联,做到像战争片神作《1917》那样的“一镜到底”,最终“形式服从内容”,他不得不放弃了。
张艺谋邀请著名歌手韩红来为电影配乐,这也是一次尝试,韩红首次为电影作曲配乐,就是在“一惊一乍”中,为电影内涵的表达、情节的推进,成功地渲染了氛围。
其四是尊重逻辑、注重“合理”。写戏不是写史,情节故事是可以虚构的,但逻辑不能瞎编,电影里的每个情节和细节,都要符合内在逻辑,经得起推敲,至少能“自圆其说”。“没有堤岸,哪来江河”,这里最重要的“堤岸”,就是逻辑。尊重逻辑,都是在尊重常识的基础上实现的;也只有尊重逻辑,才会符合逻辑,符合常识。
对于逻辑的演进,张艺谋说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观众看电影,就像捋着一根麻绳往前走,遇到疙瘩捋不过去,心里就会咯噔一下,一部电影当中,如果有三个疙瘩,那这电影基本就没法上了。”电影《流浪地球2》的逻辑性相比《流浪地球1》好太多,后者逻辑方面漏洞百出,不合情理的“疙瘩”比比皆是,这就让电影大大地掉分。
许多人观看《满江红》后评价,“剧情工整,叙事层层递进、逻辑缜密。”比如沈腾在剧中被反复上“水刑”——用布遮住鼻子和嘴巴,然后往脸上猛灌醋,让受刑者产生一种无止境的溺水窒息感。这借鉴了某国对恐怖分子进行审讯时所用的“水刑”,而中国古代的酷刑史上,也有水刑,这是写实的逻辑。
写实符合逻辑,虚构也要符合逻辑。比如结尾,是兵将齐诵《满江红》,这完全是一个虚构的大场景。领诵者是“秦桧”,当他朗诵得越来越慷慨激昂之时,观众不免对这样的“壮怀激烈”心生疑问——“这不符合常识啊”,随即剧情进行了反转,原来这个“秦桧”是假秦桧,是真秦桧的替身,最后他自杀了。领诵齐诵这个情节,虽为戏说,虽有煽情,也多少有点“团体操风格”,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但符合内在的逻辑,就是能够震撼到你,能够打动人心,能让观众接续泪目。它也实现了张艺谋所说的“传递感”。
“一把刀杀死一个秦桧,一首词可以杀死千万个秦桧”,这个是齐诵《满江红》之后,尾声里有机会而不杀秦桧的内在逻辑。而今日的油条被称为“油炸桧”,则是万千个百姓在心中杀死“秦桧”的最好象征。
一部电影能够火出圈,当然不仅仅止于以上因素。张艺谋倒是说得更简单:“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刻画好,观众觉得好看,就会共情。”把人物成功刻画好,演员们的功劳也不少。而“观众觉得好看”,其实是见仁见智的,这部电影其实也引发了很大争议,有喜欢有不喜欢,这都很正常,它毕竟是一部商业片,讲“破案”故事的商业片。至于创作者忙于“弹琴”、有人忙于“乱弹琴”,这也难免。我国的电影上映的制度设计,就要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对文艺创作尤其是电影真的不必过于苛求。相信《满江红》将会载入中国电影史册。
举报/反馈

杭州日报

6774万获赞 55.3万粉丝
《杭州日报》 官方号
乘风计划作者,杭州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