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山西永禄村李姓两父子像往常一样正耕田劳作。忽然,父亲的锄头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用力挖,一块骨头从土里裸露出来,吓得他魂飞魄散,大叫起来。
儿子听到父亲的叫喊声,连忙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骨头,十分诧异,抡起锄头,又往周围的土里挖了几下。
诡异的一幕呈现在眼前,又出现了几块皑皑白骨,白骨已经石化。有块骨头上,竟还插着箭头,箭头上泛着幽幽绿光。
儿子一看这绿光是铜锈,尸骨已石化,显然年代久远,忙和父亲拿着箭头赶往山西文物局,向专家说明情况。
专家听说挖到古代尸骨,可能是个古墓,连忙组织一支考古队火速前往。
只见眼前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尸骨坑,尸骨横七竖八地堆放着,触目惊心。尸骨旁边还放着箭镞、钱币,铁带钩。这些尸骨均为男性。
根据出土的武器和埋葬位置,专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里曾是两千多年前白起活埋40万赵军的古遗址。
现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正是赵国的长平。著名的长平之战便在这里爆发。
可40万这么宠大的数字,现在都骇人听闻,不免让人心生疑惑,白起真的活埋了这么多人吗?
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大败,韩国国君为了换来一时平安,愿意将秦国窥视已久的上党郡献出。可谁知,上党百姓心有不甘,转而投奔赵国,向赵国求救。
上党乃是赵国抵御侵略的天然屏障,落到秦国手中,赵国灭亡指日可待。可如果接受上党,意味着秦赵两国即将面临一场大战。
权衡再三,赵国决定出兵十万,由老将廉颇出马,秦军则派出将军王龁。廉颇深知以赵国目前实力,不能与秦国正面交锋,只能退守,用拉锯战慢慢耗掉秦国实力。
一进上党,廉颇就用天然地势建立三道防守线。秦军陷入困境中,这一困就是三年。
由于秦国补给线不短,随着战线的拉长,慢慢地显得疲惫不堪,秦王焦急万分。这时,丞相范雎献上一计,决定使用反间计,从赵国内部下手。而另一边,赵国国君也己按捺不住了,想打破这僵局。
不久,赵国坊间及宫廷上下传得沸沸扬扬,廉颇惧怕秦军,至今不敢攻打秦军,而秦军怕将军赵括,倘若换上赵括,秦国将不攻自破。
赵王正好趁此机会,换上赵括。可谁知接下来这位年轻的将领将改变赵国的命运。
秦国此时却暗中换上战神白起,要知道战国时期,总共阵亡两百多万人,其中一百多万人乃白起所杀。经历大小70余战,白起从未败过。
赵括领兵40万向秦军发起总攻。秦军向西溃退,赵括以为秦军不堪忍受赵军巨大压力,趁胜追击。谁知当秦军退到丹河西侧时,便不再后退,反而忽然改变阵势,反客为主,朝赵军杀来,赵军顷刻间被围得犹如铁桶,密不透风。
这样一来,赵军无路可逃,连后方粮食供给也被切断。赵军最后甚至饿到残食战友的地步。赵括看到眼前惨景,心如刀绞。
唯今只有带领众将士,拼出一个血口子。无奈,赵括面前的对手可是战神白起,赵军一次次被击退。
一次拼杀中,秦军一箭射中赵括脑袋,摔下马去。接下来,更惨的一幕,将等待着赵军。
秦军最终获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俘获了赵军40万人。面对眼前宠大的俘虏,战神白起有些犹豫了:如果将他们收为俘获,秦国哪来这么多粮食供他们吃。况且不知他们万一哪天谋反,卷土重来。如今唯有全杀之,以绝后患。
不久秦王圣旨送到,上面的旨意与白起不谋而合,于是,将40万人活埋于长平。
赵国前线传来噩耗,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家家户户挂起白绫,对白起恨之入骨。
孰知,当白起想继续向赵国都城进发,一举灭掉赵国时,却遭到秦昭襄王阻拦,错失良机,也让白起和秦王从此心生嫌隙。
最终白起遭范雎陷害,被秦王赐死于杜邮,白起手握宝剑,仰天长啸,感叹秦王待他不公。而后他又低下头去,为活埋40万大军流下了悔恨的眼泪,遂举剑自刎。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长平的古遗址再现,专家分析这些尸骨多数死于利器,尸骨上有刀伤,剑伤,射伤的痕迹,还有砍头等各种死法。并非活埋造成的窒息死亡。
另外根据尸体的位置和埋葬的深度,专家认为他们不是同一时间死亡,是先被杀,然后又被埋葬在一起,可见当时白起并没有活埋40万人,而是整个战场上死亡赵国兵士,被一起掩埋在这个地方。
并且专家还指出司马迁《史记》上所说的“阬杀”即“坑杀”,“坑”字古意不仅仅指活埋,还有设计陷害的意思。所以长平之战,白起并没活埋40万赵军。
不管怎样,长平之战终究是死了40万余人,赵国人对白起深恶痛绝,至今当地还流传一种美食,叫白起豆腐,上党人将他在口中嚼烂以泄愤。
纵观历史,白起虽是可恨之人,但也有可怜之处。他唯一愿望助秦国一统天下,也许在他眼里只有一统的使命,任何人和事都微不足道。
现在当地建起长平之战纪念馆,后人到里面参观,看到累累白骨,感受到战争的惨烈、残酷时,更应当珍惜当下和平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