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更是点缀了从古至今的社会生活。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小年”历来是相当有人气的,几乎可以说是仅次于春节、中秋、元宵的人气节日了。

不同于与其他节日,“小年”这个节日可是相当有意思,它在不同地方的日期居然还不一样,南北方各有各的过法。不仅如此,在小年这一天还有着相当多的讲究,需要打点“灶王爷”,理发更是有奇特的效果,此外还有不少禁忌。到底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在古人们看来,小年两个字意味着过年的开端,把小年筹划好,其实也就是给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

其实,在古时候,小年还有个称呼,叫做“交年节”,也就是在立春前后、年节之交的意思。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小年的说法了,比如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崔定就在《四民月令》中就写道“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01祭祀灶神:想说敬你并不容易

当然了,小年的习俗可不只是“进酒”,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大概是祭祀灶神了。也因为如此,小年又有“灶神节”、“祭灶节”的说法。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神是极为敬畏的,几乎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出一位对应的神,比如门神、土地神,又比如灶神等。

在古人们看来,灶神虽然在神仙界的地位不高,但却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他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等。因此,在先秦时期,祭祀灶神是当时的五大祭祀之一。

说起来,我们现在虽然已经习惯祭祀灶神,但最初的祭祀原因却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

据说,灶王爷是相当敬业,从上一年的除夕一直在每个人的家中履职,既保护老百姓,也负责监察罪行。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会到天庭述职,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每一户人家的善行或恶行。

而玉皇大帝则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内容,将每一户人家在新的一年里分配到的吉凶祸福交给到灶王爷的手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面还包括凡人对神明的不敬等,因此老百姓们对灶王爷是相当敬畏的。

为了打点好灶王爷,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古人们更是经常有“媚灶”之举,也就是套近乎。在古代,祭祀灶神可是相当讲究,往往需要准备酒食作为祭品,还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

其实,鼎俎指的是鼎和俎两种器具,一般是用来放置牲畜或其他食物,而笾豆可不是五谷里的豆类,而是祭祀、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其中将竹制礼器称之为笾,将木制礼器称之为豆。

至于迎尸,或许有些朋友会结合前文,认为是古代的某种礼器,但这却猜错了。迎尸是一种仪式,是由臣下或晚辈来扮演“尸体”,从而进行祭祀的仪式。当然了,由于这个仪式比较复杂,秦汉以后就逐渐消失了。

02习俗千奇百怪

再后来,或许是老百姓也觉得这些仪式和器物准备起来过于繁琐,便改为用简单的食物进行供养,也就是糖瓜。

在国内不少地方,尤其是上了岁数的长辈们,往往会在小年时唱起“过年谣”。这些过年谣虽然在个别的字词上有所区别,但开头的第一句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二十三,糖瓜粘”。

因此,“吃糖瓜”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小年的又一个习俗了。所谓“糖瓜”,其主要原料是麦芽糖,再掺入一些黄米,熬制而成,黏性很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写诗道“岁盏后推蓝尾酒, 春盘先劝胶牙饧”,这里的胶牙饧其实指的就是糖瓜。

此外,在小年这一天,习俗还有诸如扫尘土、剪窗花、洗浴和婚嫁等讲究。

这里的洗浴,其实包括洗澡和理发。在民间,一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人们往往很少理发或洗澡,不少人甚至半年才理发一次,乃至于一年一次。

由于小年被认为是“交年时节”,有辞旧迎新之意,因此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理发和洗澡,以期能够最大程度把一年里的晦气尽数洗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春意”。

至于婚嫁,往往国人们会选择看一个良辰吉日,但有段时间往往不需要再看日子,那就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除夕。据民间说法,在进入小年后,地上的诸神都“上天述职”,暂时没有神监督人间,也就不用担心犯了禁忌。因此,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婚嫁了。

另外,小年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古人们往往会举办家庭宴饮,燃放鞭炮,其活动类似过大年,只是不出门拜贺罢了。

03小年的禁忌

在民间,其实曾经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其大意是中秋时节,男子不宜参拜月亮,而祭灶之日女人不宜祭祀。这种说法如今看来自然是不合理的,但在古代却和神话与传统有关。

据传说,灶神是一个世所罕见的美男子,往往会让女子见之难忘,因此为了避嫌,一般女人就不能去祭祀了。此外,还有种说法是和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关,认为祭祀灶神比较重要,要有男性来祭祀才体现对灶神的尊重。

不过,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如今大多数家庭早就不在乎了,一般男女都可祭祀灶神。

有趣的是,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还会有小年禁止捣蒜的说法。之所以有这种禁忌,是古人们认为在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影响整个家庭第二年的运势。为此,古人们会专门提前一天就把蒜给捣腾好,从而在小年这天依然可以配着饺子吃。

不仅如此,“小年”时节不讨债也成为了一种默认的习俗。据民间说法,小年这一天有开启下一年生活的寓意,因此若选择这一天去讨债,可能会寓意着下一年每天都在讨债的路上。要知道,讨债可是个苦差事,因此大家都会避开小年这一天,转而提前或延后讨债。

04到底哪一天才是小年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小年在南北方居然还有几分差异,据一些专家考证,北方大多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南方则是在腊月二十四这天。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有一种说法是:满清在入关后把小年由腊月二十四改成了腊月二十三,但由于当时对南方地区的控制还不够强,南方多有反抗力量,一直坚持着腊月二十四。久而久之,才有了南北小年不同的差异。

当然了,其实小年还有腊月二十五的说法,这更多是古代阶级等级的一种差异。在古代,有“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

上面这个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官府中人按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百姓则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在船上生活和寺庙、道观则是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05梅子说

其实,小年的这些习俗和禁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小年,过的不是节日,而是亲情的一种团聚。

举报/反馈

酒熟梅子青

45.2万获赞 14.1万粉丝
文章是理想,是拥抱理想中的自己;动态是生活,是生活重压下的憩息。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