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琦 周晋峰 王静
摘要: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刻回答了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革。本文从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及能源结构调整、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消费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十四五”时期如何深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重大成就;建议
韦琦,周晋峰,王静.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百家.2023年1月5日.ISSN2749-9065
一、引言
绿色发展理念内蕴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中,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导。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持续退化、资源禀赋约束趋紧等严峻形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的提出十分必要、正合时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科学阐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述,从文明观维度论证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论述,从生产力范畴,揭示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内在属性。十年时间,中国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开辟了绿色发展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动,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遵循了发展规律,守住了生态底线,守住了民心,赢得了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人民生活乃至国家命运都在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人民群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满足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生态环境正在逐年被修复,守住了环境红线
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从整体上看,中国立足于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趋势明显,环境所遭受的破坏正在逐年被修复,守住了生态环保红线。实现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水清岸绿成为新常态,土壤污染防治成果显著。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正在发生全局性变化,决心之强、力度之大、成效之明显前所未有。
从数据上看,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比从2012年的29.6%上升到2022年86.3%,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从2012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7微克/立方米,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不断治愈,“气质”得到提升。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从2012年的61.6%上升到2022年88.2%,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12年的87.3%上升到2021年的97.9%,水清岸绿成为常态。全国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常年为维持在90%以上,污染土地正在恢复生机。截至2021年底,中国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18万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成绩斐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保卫战三大战役”的阶段性胜利,守住了生态环境的红线,极大地改善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效瞩目,呈现出盎然生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世界做出了“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中国把“双碳”目标融入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市场、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中国构建了“双碳”和“1+N”政策体系,“双碳”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中国从多个方面力促绿色低碳产业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被突破资源禀赋约束,不断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从整体上看,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效瞩目,碳汇能力不断增强,碳交易市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绿色低碳经济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一个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正在呈现。
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绿色工业、新能源汽车、低碳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产业,培养建设了一批高精尖绿色制造企业。截至2021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000万辆。为全球市场提供光伏组件占有率超70%。绿色产品认证覆盖了近90种产品,涉及多个门类。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领跑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大有可为。
中国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不断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截至2021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中国在高速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不断推动煤炭煤电清洁高效利用,中国累计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近9亿千瓦,实施灵活性改造超1亿千瓦,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随着绿色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能量将得到释放。
中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同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建设不断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中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抚育6.37亿亩,碳汇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要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亿亩,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全国碳排放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2.03亿吨,累计的成交额达90.16亿元人民币,碳交易市场作用不断显现。
中国同时不断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不断降低碳排放、降低能耗、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不断突破资源禀赋约束,作用明显。“十三五”期间,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贡献率超过25%。2022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中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60%,废纸利用量达6000万吨,废钢利用量达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2000万吨。总的来看,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作用明显,需求迫切且空间巨大。无论当下还是未来,中国循环经济都大有可为。
四、中国绿色金融成绩斐然,ESG投资蓬勃发展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中国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中国是国际倡导绿色金融理念的先行者。中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体系。ESG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中国ESG投资虽然正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迅速,ESG投资产品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从整体上看,中国目前绿色金融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截至2021年,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5.9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人民银行推出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的发展,另一个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的大规模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领域。两个政策工具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截至2021,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之一。中国绿色基金总规模也已超过1200亿元。环境污染责任险、森林保险等绿色保险险种开始增多,总体规模增大。中国绿色金融对减污降碳、新能源与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等意义非凡。
中国ESG领域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概念;2006年,联合国牵头发起了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后,ESG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中国ESG的起步较晚,但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绿色政策的实施,中国ESG领域整体表现强劲。截至2022年6月,中国已有188家机构签署了UNPRI,增长迅速。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占比超三成,从ESG主题投资产品看,包含了ESG主题私募基金、ESG主题公募基金、集合资管产品等等。中国ESG正在加速扩容,增长迅速。
五、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作用凸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现实需求。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近些年来,中国大力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绿色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整体上看,中国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明显,绿色技术创新踊跃,绿色专利拥有量逐年攀升,绿色技术研发势头喜人。
2022年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为11位,较去年再上升1位,中国已经连续十年稳步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新增绿色专利授权量连年增长,绿色创新指数持续攀升。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已经成为全球绿色专利申请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绿色发明全球占比越来越高,特别是风能、光伏、电动车技术、照明等领域。同时,中国不断加大绿色科技创新各域学科设立与紧缺人才培养,加速布局。中国绿色科技创新大踏步前进,为中国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六、绿色消费与绿色生活已成新风尚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领域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将有助于引导和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绿色消费体系的构建,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双循环建设,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整体看,中国绿色消费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对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等转变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绿色商场累计有500多家,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34.8%。二手闲置物品电商交易用户数达1.85亿人,交易额突破万亿元。绿色消费方式贯穿了人们的吃、穿、住、行、用、游等各个消费领域,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人们也更愿意绿色低碳生活。中国绿色消费情况日新月异,随着新技术广泛应用,数字赋能、文化赋能已成常态,沉浸式、多元化绿色消费为大众带来非凡体验的同时,更有利于绿色消费心理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活已成新风尚,中国绿色消费已成为全球绿色消费典范。
七、中国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回顾中国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得到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绿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项事业核心力量和根本保障。纵观中国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一直是中国绿色发展能够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和根本原因。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推动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存亡盛衰,中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民之所望,国家未来。
第三、要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两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对于科学准确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八、中国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
中国绿色发展质量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阶段,如何深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如何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切实处理好城乡差距与地域差距问题。中国从未停止对缓解城乡差距与地域差距所做的努力。特别是,中国从支持中西部发展新政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协调发展作用显著,绿色发展在中西部及乡村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也应看到差距,看到区域绿色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从根本上防止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向中西部及乡村转移,进而又造成新的不平衡问题。
切实推动监督、监管、监测体系现代化构建。推动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目前,中国绿色发展中仍面临着监督监管不到位,基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不完善等问题。推动监督、监管、监测体系现代化构建,有助于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绿色产业人才储备与绿色科技创新体现建设。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的第一要素。中国在低碳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人才培养领域已经迈入深水区,没有固定的模板可以借鉴,人才储备同发展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需要积极摸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宣传引导,推动绿色消费升级。中国绿色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宣传引导,促使绿色消费升级,需要加大智慧生活体系构建,利用好数字赋能、文化赋能,不断完善生态农业、智慧文旅、元宇宙等新型绿色消费形态建设,发展好循环经济,促使人们树立绿色消费与绿色生活意识,为推动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助力。
化解全球不安定因素的不利影响,转“危机”为“机遇”。中国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致使的世界动荡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经济低迷。看到危机,也应该看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更智慧、更绿色、更环保的技术变革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九、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取得了保卫战三大战役阶段性胜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不断健全,产业及能源结构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技术不断革新,绿色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生态法制不断健全,全球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要求的那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面推进社会经济绿色转型。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虽然还有很多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有差距。但是,随着新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贯彻,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一片光明。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