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制茶。古茶树通常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严格意义上为300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
古茶树早已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够抵抗各类病虫害,无需使用农药也能旺盛的生长。古茶树根根部深入土壤植较深,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能够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各种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用古茶树作为原料制成的茶叶被认为是最绿色环保的健康饮品。
古茶树分为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其中过渡型是较进化的野生型和较原始的栽培型的结合,而栽培型古茶树对人类茶文化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云南现已发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千年以上古茶树约30余棵,占全国的40%以上,100亩以上成片古茶园面积也达20余万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栽培型古茶树被冠以“锦绣茶王”,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香竹菁,茶树高10.6米,树冠南北11.5米、东西11.3米,树干直径1.84米,基围5.84米。1982年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用同位素方法推断其树龄超过3200年。其后国内外日本和美国植物学、茶叶研究专家先后经对其进一步考察测定均认为其年龄在3200-3500年之间。被认为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粗大的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
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被称为云南六大茶山之一,海拔1400米的半山上种植着15000亩的“混生”茶园,曾经在这里发现了树龄800多年栽培型古茶树,遗憾的是在1994年已经死去。
千家寨古茶树是现今发现最早的野生古茶树之一,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2100—2500米镇沅县千家寨分布着28000亩古茶树群落,在海拔2450米上坝一棵高达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被称为1号古茶树。1996年普洱地委、地区行政公署联合省内十多家相关部门的专家、科技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镇沅千家寨古茶树属野生型古茶树,千家寨1号树龄为2700年并在2001年初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的最大的古茶树“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同样有着2700年树龄,临沧市双江镇西北部勐库大雪山2200-2750米的山腰上分布着迄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达到了1.2万亩,大部分树龄在千百年以上。1997年经过中国农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等部门鉴定认为,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其位于海拔2720米处的1号茶树,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被认为树龄在2700年。
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端巴达、西定两个乡,有着野生型古茶树群落有6000亩,巴达古茶树则被认为是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株野生茶树,茶树高达高32米,主干围粗3.8米,直径约1米左右,据专家测定树龄为1700年。
邦葳野生茶树则是过渡型茶树,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海拔1900米的新寨园地里生长着一棵高11.8米,树幅8.2至9米,基部干径1.14米的古茶树。1991年,普洱地区茶叶学会,行署外贸局、农牧局等部门考察认为,此树为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所杂交而成,因此称为“过渡型野生茶树”,树龄在1000年左右。为了纪念这一发现,中国国家邮电部于1997年4月8日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澜沧邦崴古茶树。
1838年英国的一名叫“勃鲁士”的少校宣称他发现了生长在印度阿萨姆邦皮珊的大茶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在此之后这一观点被一部分英国学者得以认同,并宣扬茶叶原产地是英属印度。而在这之前的18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就组织科学调查团,研究认为这些野生大茶树不过是中国茶树变种,在品质上稍差,树龄则不超过150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对古茶树发现鉴定,进一步证实了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真正的起源地是中国的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