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史料中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那么,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御史以清代为例,来具体讲一讲这个话题。

先来说一甲进士。

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对于一甲进士的授职情况,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是很清楚的。按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也就是说,一甲三名享有特权,不用像二、三甲进士那样,需要通过朝考来决定能否成为庶吉士。但是一甲三名所授的官职,也仅仅是象征性的,他们也需在庶常馆学习三年,直到散馆后方能授予实职。

那么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如果二、三甲进士也考入翰林院,是不是就意味着与一甲三名就处在同一起跑线了呢?

从清代的情况来看,区别还是有的。有人做过统计,清代114名状元,官居二品以上的多达44人,官居四品以上者高达86人。榜眼、探花的数据略低,官居四品以上者分别为62人、47人。

可见,一甲三名的官运平均值明显要高于二甲、三甲进士。而且一甲三名按例是不会外放知县的,最差的也是正六品的主事。

再来说二、三甲进士。

二、三甲进士的出路取决于朝考的成绩。通常来说,二甲进士通过朝考的成功率更大,三甲进士多少还受到一些歧视,在录取时很难跻身翰林院。当然这也不绝对,像曾国藩就是三甲进士,但他照样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

有了朝考这一环节,便把二、三甲进士划分出了翰林、非翰林的这一重要分界线。我们不能说三甲进士的仕途就一定不如二甲,但可以肯定的是,翰林出身的必然胜过非翰林出身的。

庶吉士散馆后,主要有两条出路,也是因考试成绩而定的。

成绩优等的在翰林院、詹事府任职,走纯粹的学官路线。而这条路线,正是清代文官通向入阁拜相的捷径,因为素来就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

二是成绩三等者,被安排在各部院任职,走得是行政文官的路线,极少数也会外放知县。这一类官员因熟悉部务,又有翰林出身这一金字招牌,故而上升空间也很大。

二、三甲进士没有通过朝考的,那么只能在六部任职,或是外放知县了。这一类人,往往难以得到提升,若是京官能到郎中这个级别算是到头了;若是外放知县,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晋升。

如此,便能把二、三甲进士分为四种:即翰林出身走学官路线的、翰林出身在部院任职的、非翰林出身在部院任职的、非翰林出身外放知县的。

以乾隆十九年甲戌科为例,具体来看看这四类进士的仕途情况。

这一科录取了241人,其中二甲70名,三甲168名。纪晓岚便是这一科中式的,位列二甲第四名,后点为庶吉士,他走得便是学官路线。

二甲第二十五名是王士棻,他走得是翰林出身部院任职路线;三甲第九名李昌昱,走得是非翰林出身在部院任职路线;三甲第四名任增,走得是非翰林出身外放知县路线。

纪晓岚虽然有“清代第一才子”的美誉,但他前半生的仕途并不算很顺利,散馆后被授予编修,不久迁左春坊左庶子。

乾隆三十三年,吏部议准调纪晓岚为都匀知府,但乾隆帝认为纪晓岚之长在学问,并不适合做地方官,因此加其四品衔继续留任庶子。

可以看出,纪晓岚自考中进士后,花了十四年时间由七品做到了四品。这在翰林官中,升迁速度绝对是拖后腿的。纪晓岚的仕途高峰在乾隆中晚期,最终官居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

王士棻翰林出身,散馆后因成绩列为三等,被委任为刑部主事。他的经历比纪晓岚要坎坷许多,在主事任上一干就是九年,乾隆三十一年,王士棻名列京察一等,才被提升为刑部员外郎。

乾隆三十四年,王士棻晋为正五品的刑部郎中。在郎中任上,王士棻足足待了十五年,乾隆四十九年,乾隆认为王士棻久在刑部办差,特旨调任为江苏按察使。嘉庆元年,王士棻去世,此时他的官职为正二品刑部侍郎。

李昌昱有幸以三甲进士被留京任职,但他的情况就不如王士棻了。他在工部历任主事、员外郎、郎中,熬了三十年不过才正五品。乾隆晚年,被外放临江知府,这也是他的最高品级。

任增中进士后,便被外放为南和知县,史料中记载他的政绩、官声都不错。然而每次大计,他都在知县任上转悠,无非就是从小县调到中县,再从中县调到大县,几十年下来还是正七品。

任增去世后,作为同年的纪晓岚为他亲自撰写墓志铭,称赞任增“意气豪爽,胸怀坦白。每酒酣耳热,议论飙发,四座耸动,觉光明磊落,鄙吝之意都尽。”

当然,也不是说三甲进士、非翰林出身者的仕途就一定不行,御史所说的是平均水平,个例自然是有的,诸位大可不必抬杠。

举报/反馈

左都御史

46.4万获赞 8.5万粉丝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