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连墩战国古墓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件特殊的板凳,可是谁也想不到,考古专家们却认为,出土的板凳并不是供人乘坐的坐具,其上放置的东西绝对令人意想不到。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2002年时,湖北省枣阳市区东南约21公里处的吴店镇与兴隆镇交界的一条土岗上,有人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后经人举报,有专业考古队前往此地进行调查。此处被当地人称作是“九连墩”,意思是指,该地有九个相连的大山包,类似于九个擂鼓墩。从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湖北九连墩墓葬,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车马坑古墓群,对于后世考古发掘研究存在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考古专家称,湖北省九连墩战国古墓的墓主人,应该是楚国的一位王公贵族,其葬制规格十分严谨,其身份地位十分显赫。在古墓之内,大量的出土文物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资料显示称,九连墩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文物近1000多件套,包括青铜器鼎、磬、镬、人擎灯和玉壁、石质编钟等价值极高的精美文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竹简,数量达到了1000多支,同时一些礼器也多有出土,展现了战国时期楚国贵族的生活风貌。

湖北九连墩古墓的整体结构,其实共有两部分,分别被归类为一号墓葬与二号墓葬。从外形上看,二号墓葬似乎较一号墓葬更加考究,其残存封土高1.4米,墓坑平面为长方形,存在斜坡墓道,坑口东西长34.7米,南北宽32米。坑壁设14级台阶。值得注意的是,正是二号墓葬的特别之处,使得考古专家们对其中出土的一件文物尤为感兴趣,它就是墓中出土的一件“小板凳”。不得不说,当小板凳从土中被清理出来的时候,考古专家们一时之间竟然都呆住了。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倒不如看看它的外形。

据考古资料记录显示称,此次发现的小板凳文物,高度达到了14.5厘米,长24.5厘米,宽19厘米,其凳面呈长方形,四边起棱,两端上翘,其下两端有四个印孔,以榫卯安接四个曲尺形足。面板髤红漆,余髤黑漆,上绘制有各类禽兽图案,图案样式十分优美,形态各异,颇有东方艺术之美感。

谈到这里,可能不少读者都会好奇,楚国贵族的墓葬之中,为何会存在一个小板凳呢?其实从外形上来看,它的确像是一个小板凳,可仔细观察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其凳面是呈现弯曲状的,虽然现代人认为其是根据人体形态巧妙设计的框架,可是考古专家们却不以为然,因为早在汉代之前,人们并没有坐凳的习惯,而是喜欢跪坐于地,似乎当时并不会出现所谓的凳子。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不由得众人不信,那么问题的谜底究竟是什么呢?

直至后来,经过省里的专家鉴定,最终才发现,原来,眼前出土的小板凳,其实并不是板凳,而是一件古代贵族经常用到的生活用具,名字为“彩绘方柱形四足漆俎”,那么这件所谓的“彩绘方柱形四足漆俎”究竟存在怎样的用途呢?经过细致的查阅资料,考古专家们才发现,所谓的“俎”,其实就是一种盛放肉类或者菜类食物的工具,类似于现代人熟知的案板,有一个成语为“鱼肉刀俎”,其中的俎便是案板的意思。据说贵族们在祭祀或者宴饮时,一般都会使用俎,其造型正是柱形四足,凹面板脚,楚人经常将其称作是“梡俎”和“房俎”。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九连墩出土的文物,固然不是一件简单的凳子,而是一件相当就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由此来看,历史需要的是真相,而文物就是凝固的历史,它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来路,而在前进的时候,就会不迷茫。

参考资料:《考古故事》 黄任著 江西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举报/反馈

历史店

1187万获赞 31.4万粉丝
历史增加睿智 智慧改变生命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