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虎父犬子是不是冤枉了他?无力救国的三国名臣诸葛亮后代诸葛瞻
三国小人物志0081:无力救国的名臣后代——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是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同时,他也是蜀汉后期的一位重臣,袭爵武乡侯,并迎娶了蜀国的公主。
只不过,貌似在地位上沿袭了父亲的诸葛瞻,却并未能继承到诸葛亮的军政能力。不单是在蜀汉朝堂上毫无建树,还在自己唯一一次作为主帅出征的战役中,被魏将邓艾围困于绵竹,最终战死沙场。
不仅如此,诸葛瞻的出征失败,还使得蜀汉所仅存的军事力量被彻底击溃。从此首府成都也失去了北方唯一可供倚赖的抵抗屏障……最终,也算是间接导致了刘禅的开城投降,以及蜀汉帝国42年国运的就此终结和灭亡……
是的,就名气和历史地位而言,诸葛瞻可谓是完全不能与他父亲——诸葛亮所相提并论。尤其是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小说中,他仅在第117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中登场。虽然表现也算是英勇,但基本上是出场便领盒饭……最终导致他在绝大多数三国读者心目中,都只留下了一个“虎父犬子”的单薄形象。
然而,相较于在演义小说中的简单描述,和那副可有可无的文学形象,历史上真实的诸葛瞻,其实戏份要多上不少。不仅是年少聪颖,在蜀中颇有名望,而且年仅18岁就迈入了蜀国的政坛,并有过一些的表现。
不仅如此,根据史料记载,诸葛瞻和蜀汉其他重臣如姜维,黄皓等人之间,还颇有矛盾。即便是在其临终之时,还自述其有三宗罪:“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等……
所以说,历史上真实的诸葛瞻,其实并不像我们在演义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仅有一次昙花一现般的出场,便匆匆从历史舞台上隐退。
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还需要翻开史书的记载,去细细探寻一番。搞清楚诸葛瞻这个人物来龙去脉的同时,也顺便评价一下他的功过,以及关于蜀汉的灭亡,他到底应该负上多少责任……
在各种史料的记载上,都没有关于诸葛瞻单独立传。即便是在陈寿所著的史书巨著《三国志》中,也仅仅是在《蜀书-诸葛亮传》的后半段,对他有过一段“附传”。
从这段300多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大致得知,诸葛瞻是出生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而这一年,诸葛亮已经年过46岁,从古人平均仅40-50岁的寿命范围来看,算得上是老来得子。
关于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晚育”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只能是大致推断,也许诸葛亮早年一直忙于辅佐刘备成就大业,在蜀国正式建立以后,又始终被繁杂的政务和北伐的事宜所缠得抽不开身。所以直到46岁的高龄,才有了第一个儿子诸葛瞻……
不过不管怎么说,老来得子也终究是欢喜事。于是诸葛亮在忙碌的蜀汉政务,和北出祁山的劳苦征战中,也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早期教育……而诸葛瞻也算是不负众望,年纪轻轻就才思敏捷,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也强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
或许,对于一般人来说,能有一个如此天赋过人,且聪明伶俐的儿子,绝对是一件值得全家欢庆的大好事。然而作为一代大贤的诸葛亮,却对于诸葛瞻的聪慧灵敏,而感到了一丝不安……因为在他看来,儿子虽有才华,但是才华表现出来得太早。恐怕到时候,非但来不能成就其平步青云,反而会成为拖累其命运的负担……
而且,诸葛瞻并不具备,诸葛亮少年时那样的学习条件,可以耕读隆中,避开一切外界干扰,心无旁骛地学习文武两方面的知识。直到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再出山做事,投效明主,论战天下……
由于是蜀汉第一权臣的儿子,诸葛瞻从小就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活在他人仰慕的眼光中。又如何能保证年幼的诸葛瞻,能够抵御住这些外界的影响因素,健康成长并成为蜀汉的栋梁呢?
事实上,诸葛亮在给其兄长诸葛瑾的信中,就提到过对于自己儿子从小聪明的担忧。俗话道,三岁看老,知子者莫如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诸葛亮看人的眼光,确实是很准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就如同数年前,对于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自己亲侄子诸葛恪的担忧一样。诸葛亮非常明白,在政治斗争复杂的朝堂之上,作为权臣的后代,本身就会承受一些本不该有的压力和挑战。
尤其,是当他们表现出一定才能,但做事又不够检点低调的时候,就更有可能会招致一些可怕的事情,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江表传》记载:诸葛亮闻恪代详,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逊以白权,即转恪领。)
后来发生的事实,毫无偏差地证明了诸葛亮的判断。原本在东吴颇受重用,且才能出色功劳显赫的诸葛恪,果然因为自己的独断专行和刚愎自用,招致了全家夷族的惨祸。
而诸葛瞻的情况,无疑是和诸葛恪类似。同样是权臣之后,且年少聪颖。到头来,也就难免会走上前者的覆辙,难得善终的结局……
我们接下来就好好解读一下,诸葛瞻入仕的过程,以及他在蜀汉政坛上的各种表现:
在诸葛亮五次北伐未果,病逝五丈原之后,作为长子的诸葛瞻,继承了其“武乡侯”的爵位。这时候的他年仅八岁,虽然未能在蜀汉入仕,但由于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他几乎整个少年时期,都活在众星捧月一般的呵护中。
到了诸葛瞻十七、八岁成年的时候,他又迎娶了刘禅的女儿,同时还被授予了“骑都尉”的职务,之后还担任了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等官职……
可以想象,一个尚未及弱冠之龄(20岁)的年轻人,就能如此意气风发。不但能成为朝廷的驸马,和皇帝结亲,同时还能在朝堂上平步青云,节节升官。简直是显贵到了极致,令旁人羡煞都来不及……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诸葛瞻的这种火箭式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他的才干能力所致,而是来自他父亲诸葛亮的“余威”。诚然,年少的诸葛瞻确实也表现出了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等特长,但这与他所享受到的地位和待遇,是完全不相称的……
事实上,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明确指出,诸葛瞻是名过其实。看似风光无限的他,实际上却是背负了很多,来自“诸葛武乡侯”这个名望上的枷锁,这对于他来说,其实也是并不公平的。
而且,虽然貌似位高权重,并享有如此多的美誉,但实际上诸葛瞻在蜀汉的朝堂上,却又没有多少话语权。甚至于我们解读史书,都很难找到蜀汉帝国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三十多年中,诸葛瞻在军政两方面的任何建树。
唯一关于诸葛瞻的政坛事迹,还是来自于朝堂上的政治争端。比如在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领国事。与当时的宦官黄皓之间,发生过一些摩擦。不过并未能就此扳倒黄皓,改变“宦官干政”的现状。
之后的景耀五年(公元262年),诸葛瞻也与姜维等人,爆发过较大的矛盾。当时姜维好几次北伐无果,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
也就是,诸葛瞻在蜀汉朝堂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地位。即便是当上了卫将军,在名义上统领国事,他也基本上是处于空有官衔、却无实权的尴尬境地。直到在蜀汉灭亡前夕,他才得到了独当一面,且领兵出征的机会……
就此,我们不免就会有些疑惑了。明明诸葛亮在去世以前,就曾留下过一篇文字工整,且朗朗上口的《诫子书》。以此告诫后人,所谓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并且在文章中,诸葛亮还明确写到,一个人的修为和成长,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而后来诸葛瞻是怎么做的呢?年少入仕、名声虚浮、空居高位、毫无作为……几乎是与父亲的期望完全相反。这,难免会让人给他打上“不听祖训,志大才疏”等负面标签,并印证大部分人给予他“虎父犬子”的评价。
然而,这一切就只能全怪诸葛瞻自己吗?其实,诸葛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不由己的。他并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轨迹,很多东西都是他所处的周边环境和旁人,所强加给他的……
我们可以来仔细分析一下,诸葛瞻入仕的过程。不管是迎娶蜀国公主,成为驸马;还是年纪轻轻入朝为官,节节攀升;这其中的始作俑者,其实都是他的顶头上司——蜀汉皇帝刘禅。
我们知道,刘禅并非是演义里所描述的那个昏庸后主。相反,他继承了昭烈帝刘备的大部分政治头脑,是个相当善于玩权力游戏,并且懂得朝堂平衡的主。一开始,他年少继位,任由诸葛亮掌控朝中大权,并且全力支持其南征北伐,使得原本根基不稳,且实力衰弱的蜀汉帝国,在诸葛亮的忙里忙外下,逐渐稳固了“偏居一方”的地位。
之后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他又在“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搞起了权力平衡。一方面继续保证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的军政地位,另一方面又尽量提拔西川本土派的人,以制衡他们之前从诸葛亮那里“继承”过来的权力。
同时,刘禅还在有意无意之间,想办法对原有“诸葛亮集团”的人,进行各种肢解和分裂。他先是否定了蒋琬“东出上庸”的战略计划,将北伐目光再次转回北线,让姜维继续小规模北伐,使得姜维长期远离朝堂;接着又连续将费祎任命到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位上,用以分散蒋琬的权力……
至于诸葛瞻,在刘禅眼里,无疑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因为他的身份非常特殊,一方面是诸葛亮的长子,另一方面却又不是诸葛亮衣钵的继承者。将他放入蜀汉政坛并身居高位,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姜维这个在“后诸葛亮时代”,统领蜀国军权的重要人物。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刘禅对于诸葛瞻的真正定位,或者说他提拔诸葛瞻的最真实目的,其实是想将其打造成一个“精神图腾”。以求更好地安抚蜀国人心,并维护自己朝廷的稳定……
说白了,刘禅之所以给诸葛瞻这么高的待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要迎合蜀汉百姓心中,对于“前丞相”诸葛亮的追思。所以,他不仅在诸葛亮病逝后的第一时间,就让诸葛瞻沿袭了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还在其成年以后,将女儿嫁给了他,并且不停加官进爵,以示恩宠。
在《三十六计》中,这一招叫做“借尸还魂”。刘禅让年少的诸葛瞻,顶起其父“武乡侯”的名头,不但可以很好地利用,诸葛亮曾经在蜀汉地区的声望,还能够弥补在诸葛亮离世以后,百姓们心中的失落和空缺……
事实证明,刘禅的这种手段,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至少是给了蜀汉人民一个精神支撑。让他们感觉诸葛丞相虽已逝去,但他的儿子诸葛瞻也同样是在为朝廷效力,而且依然是武乡侯,还在默默为百姓们工作着,并谋求着各种福利……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诸葛瞻的名声鹊起,随时都处在一种华而不实的美誉声中。甚至于,每当蜀汉朝廷颁布一些好的政令的时候,就算无法证明是诸葛瞻所建议倡导的,但百姓们还是会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三国志》: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然而在这种虚浮美誉声的同时,刘禅又并不给诸葛瞻以任何实权,只是让他单纯地作为自己,用来维护蜀汉帝国的“精神工具”。这也就导致了诸葛瞻在蜀汉政坛上的尴尬地位,就算真的有些才能,也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是背上了越来越多的名望压力,作为“精神偶像”,活在蜀汉百姓们心目中。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蜀汉帝国的再次面临灭亡危机的时候,作为整个国家“精神图腾”的诸葛瞻,是否还会被寄予上更大的希望?就如同当年刘备病逝,蜀国一蹶不振之时,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一样?
事实上,这一天也就真的来了,而来得比想象中还快。在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从景谷道攻入,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并绕开了姜维所镇守的剑阁,直逼成都。
由于之前诸葛亮“以攻代守”的战略方针,导致蜀军的主力长期集中北线,国内防御空虚。所以面对邓艾突如其来的偷袭进攻,一下子便手足无措……不仅是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纵深防御,还引得沿途百姓恐慌,止不住纷纷逃窜。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
可以说,这时候的蜀汉,已经是在内忧外患之下,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唯一还能倚仗的,就只剩下首府成都的防卫军,如果不能凭借这支人马,快速打败邓艾的突袭奇兵,那么等待蜀汉帝国的下场就只能是灭亡……
而这时候的蜀汉朝堂上,也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能带兵打仗的人都在姜维麾下)。甚至于面对魏国的大兵压进,大多数人都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主张开城投降……这个时候,唯一还能率领残余蜀军,进行最后抵抗的人,似乎也只剩下诸葛瞻了……
前面我们说过,诸葛瞻是整个蜀汉的精神图腾,顶着“丞相儿子”光环的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选择投降,这种砸老子名声的事情……他所唯一能做的,就是披挂上阵,率领蜀国最后的军队,在绵竹(进四川德阳绵竹市)一带的山地中,与邓艾展开了最终的对决。
这一战双方参战的兵力,史书并无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邓艾长驱直入奔袭而来,带的人马不会太多(顶多数千),而且后勤上也没有太大保障。至于诸葛瞻所率领的蜀军,包含首府成都的驻守部队和周边的一些机动人马(可能还有些临时征召的兵士),人数应该占一些优势(一两万上下),而且后勤方面基本无忧。
然而,邓艾人马虽少,但麾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不仅作战斗力卓绝,而且作战意志坚定,士气高昂。相比之下,诸葛瞻手下人马虽多,却都是些平时只负责卫戍的部队,长期远离真实战场且疏于操练,士气也比较低落……
更不用说,双方的主将水平也差距巨大。邓艾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早就与蜀军主力交战过多次,战场指挥经验极度丰富。而诸葛瞻,此前完全是一个文官(还是个没有实权的文官),根本就没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基本上这一仗还没开打,结局就注定了七分!
果然,不善用兵的诸葛瞻,率军到达涪县后,就开始犹豫不决,盘桓不前。一同出征的书郎黄崇,曾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这样能尽量利用地理优势,尽量发挥出己方山地战的优势,而避免对方擅长的平原作战……
而诸葛瞻则一直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很快就失去了战术上的主动权。结果就是被进军神速的邓艾先一步抢到地利,并迅速击败了蜀军的先锋部队,迫使诸葛瞻不得不步步撤退,一直退守到成都北面的绵竹.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
熟悉四川地理的人都知道,而绵竹此地如今隶属德阳市,距离成都不过一百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古代的道路和行政区划分,和现在有所差异,但也不会区别太大。也就是说,邓艾的大军几乎已经是兵临成都城下。而诸葛瞻固守绵竹的部队,就是成都北面唯一的屏障!
毫无疑问,这一战的胜负,将会决定蜀汉的最后存亡。如果诸葛瞻能够击败邓艾,或是能支撑到汉中姜维廖化等人的增援,再或是东吴的援军能及时赶到的话,那么蜀汉的灭亡危机就会暂时得到缓解。而诸葛瞻,也能够像他父亲诸葛亮一样,成为力挽蜀国狂澜的英雄!
然而,也许是蜀汉的国运,真正已经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北方蜀军主力在剑阁等地被兵力大占优势的魏军牵制住,姜维等人都脱不开身也抽不出人马;东吴由丁奉率领的援军也进展缓慢,远水难救近火……只剩下孤立无援的诸葛瞻,在绵竹打响了蜀魏之间的最后一战——绵竹保卫战!
据史料记载,这一战先是从“外交口水战”打起。邓艾先按兵不动,派出使者给诸葛瞻送来招降信,并保证在投降之后,一定上表魏国皇帝,封他为“琅琊王”。而诸葛瞻则大怒斩了来使,以表达自己宁死不降的决心。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
接着,双方就开始了在战场上的阵地对决。一开始邓艾派自己的儿子邓忠和猛将师纂,带领部分人马左右包抄,但是被早有准备且兵力占优的诸葛瞻击退,惹得邓艾大怒,要求二人再次出战,如果再不能取胜,就要以军法处斩,其它士兵也要受到惩罚……
结果,将在“将功折罪”催命符驱使下的邓师二人,果然身先士卒、拼命作战,而绵竹蜀军则抵挡不住,一路溃败。就连作为主帅的诸葛瞻,也和儿子诸葛尚,偏将张遵(张飞的孙子)等人一起,战死在了乱军之中,时年仅36岁……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写到这里,我们也算是理清了诸葛瞻这个人物,在史书记载上的完整事迹。应该说,正史上的诸葛瞻,确实就如同大多数人所评价的那样,盛名之下,难副其实。罗贯中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他,虽然形象单薄了一些,但也和正史记载大体相当……
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单纯地用“虎父犬子”等粗暴的评价,来简单总结诸葛瞻这个人物。应该说,造成诸葛瞻悲剧的主要因素,还是蜀汉帝国的衰弱国运,以及他所处尴尬的位置和境地。而他自己,却并不能去掌控命运,只能被动地去接受这一切。
可以说,从诸葛瞻出生起,他就是活在一条被身边人定义好的轨迹中。从小时候的聪明获赞;到长大迎娶公主、入赘皇家;再到入仕为官、走上朝堂……尤其是,他的顶头上司(同时也是岳父),作为蜀汉皇帝的后主刘禅,基本上就是将他作为一个“精神偶像”来打造。让他空有名声,却无与之相配的实权……
如果蜀国一直国运平顺,那也还罢了。大不了诸葛瞻就这么一直有名无实待下去,在闲职上混个衣食无忧,最后无功无过告老还乡,还能落得个善终……然而他恰好又遇到了蜀汉日渐衰落,且人才凋零的国运下降期。在朝廷各方势力的斡旋下,他还在名义上统领起蜀国的国政,成为了“辅国大臣”。
应该说,在这个统领国事的职位上,诸葛瞻还是有着相当的责任感,作过一定的努力。希望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蜀汉日渐没落的颓势。却无奈朝堂的混乱和皇帝的各种不作为。派系激烈斗争、武将统兵在外、宦官干涉朝政……这一切,都不是他顶着一圈“诸葛亮儿子”的光环,就有能力解决的。
最终,面对邓艾的大兵压进,诸葛瞻也是作了自己最后的努力。他挂帅出征,率领蜀国最后的军事力量,与强大的敌人进行了最后的决战。缺乏军事指挥经验的他,虽然打不过邓艾的精兵,但明知大势已去,却依然能一死以报社稷,结局也算是悲壮……
也许,就如同当年在五丈原,诸葛亮进兵不胜,遗憾病逝营中一样。诸葛瞻同样也是心怀救国的希望出战,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力挽狂澜的奇迹并没有出现,诸葛瞻也只能同样抱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以身殉国……
是的,我们可以认为,诸葛瞻只是个悲剧人物。表面上看,是他的兵败身亡,浇灭了蜀汉的最后希望,也直接导致了刘禅的开城投降和蜀国的灭亡。然而事实上,他也是个背锅侠,真正导致蜀汉国运终结的,其实是国力的衰退,朝堂的混乱,以及从君到臣的各种矛盾和不作为。
尤其是皇帝刘禅,晚年偏听偏信,崇信宦官就不说了。他将诸葛瞻定义为蜀汉的“精神偶像”,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却又不给其实权,让其大施拳脚。最后,在无人可派的窘境下,他将这个毫无军事经验的精神偶像送上战场,得到了预料之中的失败。也算是给了自己的投降,而找了一个台阶下。
而诸葛瞻,不管实际能力如何,他都是从头到尾都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最后无奈战死沙场,也没有辱没其“诸葛武乡侯”的美名。
或许,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点评的:“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两句话,才是对诸葛瞻最中肯的评价……
PS: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诸葛瞻阵亡前的遗言: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在后世人口中,此为诸葛瞻的所谓“三宗罪”!
其实,在当朝的史书如《三国志》、《后汉书》等文献的记载中,并没有记录过,诸葛瞻在战死前,有说过这样的话。这种说法的唯一出处,仅在于晚唐史书《元和郡县志》,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不过,史料上确实记载过,诸葛瞻统领国政时,对宦官黄皓弄权误国的制止;以及对于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的担忧……而事实上,蜀汉的最终灭亡,确实也和黄皓姜维二人有着莫大的关系(黄姜二人之间的矛盾也很大)。
而诸葛瞻在从政期间,曾试图努力扭转这一切,一方面希望刘禅能疏远宦官,勤于政事;另一方面又建议没收姜维兵权,转攻为守,并停止消耗国力的北伐。
然而,这两方面的努力都没有成功,导致蜀汉朝堂始终混乱,实力也持续衰微。后来在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江油守将马邈又不战而降,拱手让城,导致蜀汉险关尽失,首都城危……
所以个人觉得,诸葛瞻可能真的是说过类似的话,但更多的是在试图阐述,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而他作为蜀丞相诸葛亮的后人,以及统领蜀汉国政的辅国大臣,也是在检讨自己的过错,以及想表达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