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在哪里?
站在萧山国际机场停机坪,能望见不远处一座外形神似横卧美女的山,这座山就叫“红山”,它的西侧就是红山农场,萧山唯一的集体农场。如果从空中看,红山又在飞机腾空冲天的羽翼下。
这是一个率先富起来的地方,地方不大,仅6.8平方公里,同德、同舟、同心三个社区户籍人口仅有6000人,改革开放初期,它与万向、航民共称萧山“三面红旗”,曾经国内外参观的人蜂拥而至。它无疑是钱塘江边盐碱滩上一个时代的传奇。
时光虽然荏苒,它却依然被社会各界关注着。红山为何依然红?答案或许就在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的笔墨里——
“改革开放远远没有开始时,红山人就动起了赚钱的脑子,开始发展工业经济,办过化工厂、小电厂、水泥厂、胶木厂、印染厂等等,可以说红山人发展经济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过。和当年改造土壤(从盐场变农场)一样,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红山人滴下的汗水也像盐一样多。”
有机更新,诞生第一个科技园区
驶入红山“第一大道”萧清大道,你始终能闻到“昨夜江边春水生”的改革气息。
多年来,红山成为萧山县域经济的样本。不过最近几年来,它进入了发展低潮期,但也留下十多万平方米的存量工业用地和厂房。这是“翻身”的资本,也让红山成为萧山最早启动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改革的先行区域之一。
吉华集团是一家起于红山的老牌企业,它的老厂区分卧在萧清大道两侧。20多年前,农场要办化工厂,但缺人才、缺技术,想尽一切办法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牌国营企业吉林化工合作,吉华集团名字里的“吉”字,就代表着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间一场“吉利”的合作。
2006年,因产业调整,吉华搬迁到临江开发区。此后,这个曾经见证着“红山思想大解放”的老厂房尽管闲置着但一直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十余年间,它的“性质”从二产用地变为三产再转回二产并最终定格于此。
眼下,这块已闲置10余年的百亩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农场第一个“科技园区”,被誉为杭州版“梧桐岛”,由吉华投资7亿元按“楼宇工厂”模式建设,并委托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委员会运营招商,主打生物医药产业。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与吉华一路之隔的红利集团主打印染产业,62亩存量工业用地也在推动有机更新,将与信息港小镇合作,共建大健康产业园。萧清大道两侧曾是工业企业集中连片区,更是红山发展的“一面镜子”,现在它正向“创业大街”进发着。
离“创业大街”不到一公里的先锋河畔,红山又开启了更大场景的存量变革,这里涌动着来自世界的创新之音。2018年,金首水泥厂开启“改革之锚”,600多亩的区块将蝶变为杭州生物科技谷。经过一年筹备,2019年10月27日,科技谷开园。当天,投资20亿元的健新原力生物医药制造基地奠基,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Michael Rosbash飞抵杭州前来助阵。今年10月,等待了两年多的“梦想”终将开花结果。
“见证过红山的无数次奠基开工竣工仪式,这次最为震撼。”红山农场党委书记、场长沈光夫感叹。它见证着红山“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二次创业,也吹响了红山向产城融合新业态进军的冲锋号。据悉,未来五年,红山将有近800亩存量工业用地以“新气质”进入公众视野。
毫无疑问,通过养好“两只鸟”,萧山国际机场西大门正崛起一座“临空型生物科技新城”,这里也成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的新高地,牵头发展全区生物医药智造链。截至目前引进项目累计投资已达120余亿元,包括赛默飞、健新原力、美迪西等多家生物医药头部CDMO和CRO企业。
敢闯敢拼,开启第一次大征迁
建场50余年来,红山“红”,不仅在企业的敢闯敢拼,更在一座座“美好的房子”。
“发展经济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一点。农场老百姓的住房变迁也反映了这一点。”沈光夫介绍说,从茅草棚到花园式洋房再到示范小区,红山人的住宅大体上经历了八代,这成为一面很好的镜子,映射出“红山之变”。
不过,今年7月底,红山启动了第一次农房大征迁,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同心社区109户农户的征迁签约工作。为何下定决心拆农房?这与去年征迁16家企业,腾出435亩工业用地的“初心”一样,为临空经济和自贸区建设腾出发展新空间。
2017年,红山正式纳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版图并成为核心区,“主动融入大空港,全力建设新红山”成为它刻不容缓的“顶层战略”。无论吉华创新产业园、杭州生物科技谷建设,还是工业企业和农房拆迁,都源于这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而今,杭州生物科技谷已扩容至1.45平方公里,引来了世界500强赛默飞,专为医药企业提供新药研发服务的美迪西也首次迈出上海,将杭州研发中心落子红山。一次次的主动作为,终换来一个个的蝶变。这两年红山各项经济指标也创历史新高,令外界不断改变对红山“老工业”的刻板印象。
据悉,自贸区红山板块将突出“业态、形态、生态”的优化重塑。面对自贸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农场也出台了产业提升的三种“改革”方向,包括自行提升、限期自行提升和收储提升。这无疑是一种倒逼机制,为下一轮临空经济的数字赋能和智能制造腾出发展空间。
做大蛋糕,成立第一个“共富”平台
从一穷二白到富甲一方,红山的探路也告诉我们,唯有抓住改革的大契机,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一个个发展的瓶颈才能得以破解。
建场50余年来,红山经济一路奔竞。198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萧山乡镇(场)中首个“亿元户”;1994年突破10亿元;2005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0亿元;而从50亿元到100亿元,红山又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尽管今年受发展瓶颈制约,但红山始终不放弃,一直努力寻找变革之路。”在沈光夫这一代农场人眼中,这个“小地方”始终充满传奇。
这不,作为萧山目前唯一的集体农场,红山又向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做大“蛋糕”迈出了关键一步。在红山“工业老资产”复苏计划的宏观背景下,今年6月,红山集团公司全资成立资产经营公司,首期注册资本6000万元。两个多月后,该公司正式收购先锋河畔的原华龙企业,“改革之舟”再次启航。而未来,该平台也将参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商业门户、做美机场西大门的建设,开启质变“新通道”。
正如北京大学光华学院教授雷明所说,共同富裕的关键之关键,是创新“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两大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富裕的步伐,再通过“富裕到共同”的转化通道,惠及人人。红山将以更市场的手段,积极打造“共同富裕”先发地,开启全新的共富通道。
举报/反馈

杭州日报

6774万获赞 55.3万粉丝
《杭州日报》 官方号
乘风计划作者,杭州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