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都可谓一时人杰,他们一个擅长谋略,一个擅长管理,一个擅长打仗。
连刘邦都承认自己没本事,能取得天下主要靠这三位人中之龙的帮助。
刘邦真是太谦虚了,他能够将这三个人捏合在一个团队里面,这种能力也是一般人难有的。
这三个人最后只有张良得以善终,其他两位的结局都不好。因为张良不仅有谋略,更有对局势的把握能力,最终得以在权力斗争中独善其身。
那么“谋圣”张良,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帮刘邦做了哪些事,又为何能够独善其身呢?
历史上张良被成为“谋圣”,想必一定有过人之处。在刘邦和项羽的战争中,他屡次用计帮助刘邦脱险,最终一步步成就大业。
那么张良具体做了哪些重要的决策,让刘邦最后成为天下之主呢?
首先,在张良刚进入刘邦集团时,他建议刘邦贿赂峣关守将。
在守城士兵没有注意时进攻,这一招让峣关很快被攻下。随后咸阳的守将很快望风而降,让刘邦成了攻陷咸阳的功臣,获得了天下的认同。
在鸿门宴上张良和范增多次智斗,让对刘邦非常忌惮的项羽放松了警戒。这时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张良让刘邦去拉拢项伯,在项伯的纵容下刘邦才有了逃跑的机会。
在楚汉战争后期,刘邦的优势并不明显。张良建议刘邦一定要联合韩信和彭越他们,对项羽前后夹击。这一计获得极大战果,让项羽一点点被拖垮。
在刘邦攻陷咸阳时,张良建议刘邦和民众约法三章,不碰钱财,不掳掠美女,不侵犯百姓。
刘邦的贪欲很强,这对刘邦来说非常难,在张良的再三劝阻下,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使刘邦获得百姓的信任。
张良建议刘邦不要改弦更张,继承秦国的体制和管理方式。
刘邦进入咸阳后没有抢走财物和美女,而是将秦国的法律典籍,规章制度,官员治理等资料拿走。这一招非常智慧,因为只有保留了这些刘邦的统治才名正言顺。
这些典籍是秦朝统治时期的官僚架构,只有延续了秦朝的制度,国家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得到继承。
在项羽最终兵败,在乌江边无路可走时,张良建议刘邦不要强攻,而是用了四面楚歌的计策。
项羽本就是战神,而且越战越勇,曾经和秦军作战时,他“破釜沉舟”的一战就充分展现他在绝境时的反弹能力。
而张良使用了四面楚歌的计策,从心理上彻底击败项羽,使得一代战神项羽乌江自刎,天下终于归于刘邦。
天下大定后,刘邦多次称赞张良足智多谋,是汉朝建立的大功臣。张良对刘邦集团的作用非常大,从一开始他就贡献了诸多重要计策,让刘邦避过了多次危机,最终登上皇位。
张良是刘邦集团中最优秀的谋士,他最初加入刘邦集团只是为了推翻秦朝的统治。张良本是韩国贵族,他的家人全都被秦国人杀害了,他最初的目的只是复仇。
张良的谋略之深,上文已经说过,可历史上谋略超群的人很多,为什么张良可以被称作“谋圣”呢?
主要是张良非常明智,他的谋略智慧达到历史上谋士的顶峰,不仅在军事,政治,管理上有过人的智慧,在人性斗争,权力驾驭上也非常清醒。
汉朝建立之初,所有功臣都忙着向刘邦要更多赏赐,而张良对封赏似乎不是很上心,充分表现了谦虚和低调的原则。
他亲自对刘邦说:“我有幸追随大王已是三生有幸,大王能够统御天下是上天的意思,我的计谋能侥幸达成主要是因为大王明智,至于封赏,我只求三万户封地即可。”
这里张良先吹捧了刘邦,又贬低了自己,最后提出只要“三万户”的封地。三万户不算多也不算少,等于告诉刘邦“我是要封赏的,但我的野心仅限于此,你们后续的争夺可都和我无关了啊。”
他直接说出封赏的多少,不是没有心眼地向刘邦乱要,而是告诉刘邦我的要求就这些。这样刘邦就放下了对他的戒心。
再看看韩信,韩信对于封赏的要求非常高,想到齐国当齐王。汉朝都统一了他还在做封王的美梦,最终毫无悬念地被清算了。
后来吕后专权,曾经一起征战的官员大部分被铲除,只有张良和他的家人一点事没有。这是为啥?因为最早吕后的孩子刘盈能上位,都得拜张良献计的功劳。
汉朝建立后刘邦一直不喜欢太子刘盈,因为他的性格太老实,和自己精明强干的风格差别太大。一开始只是心里不舒服,后来真的动起换太子的心思。
吕后知道后大惊,找张良想办法,张良很果断地说:“这是你们家事,我不便参与。”吕后以为吃了闭了门羹,可张良话锋一转,说:“如果能请动商山四皓来辅佐,那么皇上就不会如此不放心。”
当时商山四皓的名气很大,刘邦多次邀请他们下山辅佐都被婉拒。太子刘盈如果有这四位辅佐,那肯定就没问题了。
最终,吕后费了很大劲请动了商山四皓,太子刘盈才得以即位。张良既不参与皇室权斗,又指明了一条路给吕后,可谓明哲保身的教科书。
从谋略,明哲,智慧多个维度来看,称张良为“谋圣”都是当之无愧的。
历史上很多谋士的下场都不好,因为出主意的人和决定主意的人是上下级关系,如果策略不得当会招致灾祸。如果功绩太高,不懂得保护自己也容易被清算。
之所以将张良列为“谋圣”,不仅仅在于张良的谋略高深,更因为他最终能够得以善终,还保存了自己的功劳。
这在历史上很难能可贵,如果在历史上再找一个和张良媲美的谋士,那就是战国时期的范蠡。
那么历史上对张良是如何评价的呢?
首先,张良运筹帷幄的能力非常高明。刘邦称帝后,一次宴席上,他问大家:“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官员们连声说因为您的仁义和智慧。
刘邦听过后笑着说:“我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有张良,萧何,韩信三位重要的幕僚。张良运筹帷幄的能力,让我的军队可以在千里之外决定战争的胜负。”
张良对权势不贪恋。日常生活中聪明人太多了,而聪明又谨慎谦虚的人尤其难得。
张良在立下汗马功劳后,不仅不贪恋权势,还很彻底地脱离了长安的政治系统,让所有人都对他放心。这固然让他的权势减弱了很多,却也保住了他的身家性命。
也许张良一开始加入刘邦就只是为了推翻秦朝,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另外,他得到黄石公的真传,黄石公是道家,所以张良的行事风格也很有道家阴柔的智慧。
张良的智慧超出一个平常谋士能够达到的高度,一般的谋士只会给主公出主意,而对主公的心思却无法知晓。
张良早就知道刘邦的性格,也知道历史上“兔死狗烹”的定律,所以他早早为自己找好了退路,这才躲过了多次斗争的风暴,最终得以善终。
就这一点来说,张良不愧是历史上公认的“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