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但在这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注一物,持一心,做一事的“精一之功”却尤为稀缺,专精特新(主营业务专注专业、经营管理精细高效、产品服务独具特色、创新能力成果显著)企业的价值由此浮现。
新考验,新机遇
自2011年工信部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中提出概念以来,专精特新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和工业“四基”领域的发展要求,集中在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等等;核心科技攻关,“补短板”“填空白”“锻长板”,强链补链;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辟新路径……
现实的迫切需求下,号角吹响,战鼓雷鸣。去年9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北交所注册成立,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性中小企业的“培养皿”。
荣誉的加冕、政策红利下的高额补贴和优待,吸引大批中小企业争相成为“专精特新”的一员,样本量正在激增。工信部公示的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4922家,而就在近期,第四批名单公示,全国超4000家企业上榜,涵盖领域更加广泛。
样本量空前膨胀,但这其中真正回应时代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切实贡献的企业又有多少?值得深思。为了优结构提质效,国家强化梯度培育,加强政策支持和动态管理,开展精准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同时,认定标准全国统一也意味着一体化市场进程加快。这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既是新考验,也是新机遇。
中小企业之困
“专精特新”最初作为“中小企业规划”而提出,其概念延伸、标准定位也与中小企业发展轨迹同步。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人数占全部企业总人数的80%,支持改善民生,稳定就业,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新主体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效能。
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群体经济组织形式相对落后,面临一定程度的行业壁垒,数字化经营程度较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在价值链的地位较弱,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存在融资困境,贸易出口领域竞争力偏弱,制约成长的体制机制因素等难题。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难题事实上环环相扣。因此中小企业积极自我革新,转变发展思路,优化管理制度,进行数字化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有形的手”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形成良性循环。这十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在诸多“拦路虎”中,中小企业融资已是老大难问题。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周期较长,商业化较慢,需要长期资金投入。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居民提前还贷,互联网企业调整投资战略,举棋不定,政府财政吃紧。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都感受到了阵阵“寒气”,人们试图配平自身“资产负债表”,对未来的预期降低。
但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和发展韧性,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这足以说明,“好钢用在刀刃上”,值。
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围绕体制机制、基础投入、营商环境和数字赋能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拳”打开了投资者愿意融资科创,专精特新企业愿意砸钱搞研发蔚然成风的新局面,从而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升级,发挥更大能量。
有数据统计,在产业投资领域最活跃的25家龙头企业,共计投出了近400家“专精特新”。许多被投资的初创企业正是由于得到龙头企业在资金、订单、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扶持,才快速成长。不过,为了应对猎杀式并购等经营者集中行为的潜在危害,仰赖更完善的顶层设计进行合理规制,有效兼顾社会发展与经济回报。
肩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专精特新企业无疑是上市预备役和新星中备受关注的力量。《2022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有85%还未上市,北交所后备力量充足。据此,本榜单以“上市”为切入点,主要从市场经济状况、“专、精、特、新”实际行动力两方面遴选出各个领域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专精特新排头兵。
链式创新与全球化思潮
2022年8月,我国正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既归功于航空航天、特高压等“高精尖”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点状突破”;也得益于像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上海张江科学城这样产业集群打造下,孵化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链上各主体通力协作,即“链式创新”。
我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创新战略和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止。专精特新,从本质上讲,意味着创新战略的革新——从多元化到聚焦化,从低成本到高价值的发展路径和创新理念。
这其中的深意在于,宏观上,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立体化、全面化融通;微观上,企业聚焦利基市场,以狭窄的业务范围为战略起点,采取多种途径建造壁垒,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然后不断拓展地域市场范围,成为市场领导者。
德国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一书中提到,专注、国际化经营与创新是成就“隐形冠军”的三大支柱。然而,受到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叠加影响,逆全球化思潮袭来,情势变得更加复杂:全球供应链缩短,垂直一体化进程加快,由全球化布局向区域性集聚演化,各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链主导权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但仍然相信,符合时代需要和客观规律的创新精神始终具有生命力、更能代表或引导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书中举例,做螺丝的Wurth公司,全世界销售额最高,它有个很小的发明:在建筑业要用大量的螺丝和螺丝刀,但是要找到大小正好合适的很费时。他们做的创新,就是在同等规模的螺丝和螺丝刀上贴个同样颜色的小标签,尽管不是高技术的东西,却对顾客的价值非常大。
这恰恰说明,专精不等于封闭和局限,而是既能立足于一个价值和价值观根基,建立深厚壁垒,又擅长一以贯之,由体致用;创新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是持续不断地在企业组织形式与管理、产品与技术迭代、市场营销等各层面的改进。
结语
王阳明认为,“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如明镜一般映照这个世界的内心赋予“专精特新”更丰富的意义和使命——在产业发展中“补位”,在产业链发展中“卡位”,在国际竞争中“守位”,在风云变幻、百舸争流中“定位”,“再定位”!
(文/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