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会被哪些方面影响,用学术理论来解释,应该怎么理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跨国公司最早的国际化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的斯蒂芬·海默于1960年首次提出的,之后其导师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对这一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一理论首次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加以区分,指出此前占主导的国际投资“利差论”中的缺陷。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于市场缺陷,即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结构。而其主要形式为企业拥有内部化优势,即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可以是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当垄断优势所带来的收益能够超过跨国生产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时,跨国直接投资就会发生。垄断优势理论基本上符合早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经营的主要特点,但却无法解释近些年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逆向直接投资的原因。
由于这一时期,寻求战略性资产的直接投资方式还未出现,因此该理论只关注于企业如何利用垄断优势进行跨国经营,而未关注到通过跨国经营获得未来战略优势。
美国哈佛大学雷蒙德·佛农教授于1966年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将产品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构成产品完整生命周期。
同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发生、发展的时间是不同步的。这种时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母国与东道国拥有的技术水平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当一种产品处在新产品阶段时,产品生产主要在母国进行,这时母国拥有技术与生产优势。当产品进入成熟期,需求不断上升,竞争也开始出现。
为了满足国内以及海外需求,企业开始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到了标准化阶段,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选择将生产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母国则成为了产品的进口国。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决定了相关产业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化,也部分展现出当前一些投资母国与东道国间贸易角色的转变,以及贸易差的形成原因。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的彼得·巴克利和马克·卡森教授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内部化理论,其主要观点在于认为,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因此企业倾向于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企业边际生产力在国际上平均化,从而提高资本利用率,增加了世界的总产值。
内部市场,用企业内子公司间的中间产品流动代替跨国贸易,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避免跨国贸易中的不确定因素。内部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比如消除中间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降低运输费用、转移定价、减小政府干预影响等,但同时,内部化也会产生额外成本,如管理成本增加、资源成本增加、信息交流成本增加,以及在东道国的投资风险等。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跨国公司会在总体收益大于成本时,考虑进行内部化操作。巴克利和卡森认为,内部化理论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性理论,上文所说的垄断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都可以被视为内部化理论的特例。
1977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整合出一套整体分析框架,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一理论在其发表的《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跨国企业: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并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进一步作出系统阐述。邓宁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涉及三个重要优势因素,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当企业同时拥有这三大优势时,便倾向于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因此生产折衷理论也被称为OIL理论。邓宁一方面吸收了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同时指出,垄断优势并不足以帮助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战胜其他企业,还需要通过内部化将其转化成为竞争优势。
形成区位优势的条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成本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2)市场潜力:即东道国预期市场规模;(3)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限额等;(4)投资环境:包括东道国基础设施、政府政策、政治风险等。
生产折衷理论将作为微观影响因素的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以及作为宏观影响因素的区位优势相结合进行考量,形成了综合的对外投资经营理论,认为如果仅有所有权优势而不存在通过内部化达到提高收益的可能性,企业理性的选择是会通过技术转让或国际贸易等方式增加收益;当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没有形成区位优势的情况下,企业通常会选择出口贸易;当同时具备以上三项优势因素时,企业才会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但该理论同样有着局限性:(1)很多所有权优势如果没有内部化或区位优势,或许根本不存在,所以其相对于内部化或区位优势而言有时是多余的;(2)区位优势通常是不明确的,而且是动态的,这一点该理论缺乏解释力;(3)要素分析应用于三种优势时,因为每种优势紧密相关且要分析的影响因素过多,所以会产生分析方法无法应用的问题。
1978年,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模式),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通过将这些产业的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等输出到其他国家,引发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反,通过在东道国对这些边际产业的投资,给予其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可以激发东道国在该产业方面的潜力,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小岛清认为,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互补、促进的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通过边际产业扩张的方式,可以优化国际产业结构,有利于国际间劳动力的重新配置。而如果转移输出的不是母国比较劣势的产业,而是仍处在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导致东道国很难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也会降低生产效率、减少直接投资收益,不利于促进该产业国际贸易活动。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弥补了之前西方直接投资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不足,是一种符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可运用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投资观点,将生产资本与技术转移到与自身发展差距较小的东道国,在推动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建立起东道国的比较优势。
虽然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但该理论无法解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因。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理论,这一理论最初依据是1937年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
垂直一体化理论首先是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内部化,即跨国公司从原料、零部件的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定价等都纳入到企业内部,通过将生产的各环节分散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运用比较优势组合以及便捷的通讯和运输手段,达成各个生产环节中间产品所需成本更低的目的,并以企业内部贸易取代了传统国家间贸易。
垂直一体化是内部化的进一步发展,但相较于内部化理论主要考虑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便于企业管理等方面之外,垂直一体化理论还基于一定的战略考量,为跨国公司实现市场权力,拥有更大的决策权提供了可能。
可以说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好体现,也是跨国公司开始形成全球价值链的基础。这也为本文分析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方式,一些学者也提出相关理论,如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态发展,得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参考依据,当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直接投资,获得一定资本积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到一定水平后,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增加。
英国学者约翰·坎特威尔和其学生托伦蒂诺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将投资方向转向发达国家,以获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积累创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跨国公司国际化理论的发展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作出了深入分析,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是进行跨国公司国际经营与国家间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但经济学理论无法直接反映跨国公司的经营发展对国家和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际社会政治经济不断融合的客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