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夕情人节,绕不开的话题是牛郎织女这对神仙眷侣。
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流传了几千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咱们就聊聊关于女郎织女的浪漫故事,以及此传说的发源地南阳。
牛郎,一个贫穷的放牛少年。
织女,封号天孙娘娘,王母娘娘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善于织美丽的云锦。
传说,有一天,织女和几个仙女感觉在天庭的日子实在太单调乏味了,于是下了凡间,她们到了人间碧莲池一游。
她没有想到,这一次人间旅游改变了她的一生命运。
此时的牛郎,还在放牛为生,他与老牛为伴,耕地种田。 这头老牛不是一般的牛,他会说话,也许他觉得牛郎过的日子实在太苦太难了,他要解救这个苦命的孩子,于是老牛给牛郎出了一个主意,一个可以改变牛郎一生命运的的主意:
那一群仙女正在碧莲池洗澡,你不是娶不起媳妇吗?你就把那红色的仙衣拿走,有个女神就会成为你未来的妻子。
结果不出老牛的意料,其余仙女都飞走了,只有织女因为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无法飞升上天......牛郎大胆求婚,后来牛郎和织女走到了一起,过上了美好的生活。织女和凡人牛郎结为凡间夫妻,长相厮守,生儿育女,活的很潇洒,真的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织女也逐渐忘记了她王母孙女的身份。
这样的美好日子,如果一直这样过下去,那将是完美的爱情传说。
但是,好久不长,织女下凡不回天庭的事,惊动了王母娘娘,织女被捉拿押解回天庭。 牛郎披着老牛的皮飞上天空,追赶织女,王母的金簪画出了一条宽阔的银河,成为女郎织女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此无法再见面。
而王母娘娘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同意牛郎织女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这天,鹊桥相会。
从此七月初七成了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人的情人节!
这个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流传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
那么,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到底有没有原型呢?这个传说起源于哪里?
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有,而且距离河南地区的朋友很近。
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地就在河南南阳。
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有以下几条。
其一,东晋诗人苏彦写了一首诗词,《七月七日咏织女诗》: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
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这其中的南阳一词,事实清楚,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地作出了明确说明。
其二,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殷云的《小说》也提到“天河之东有织女,许嫁河西牵牛郎”。
天河,指代的即是南阳白河,证明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在南阳白河两岸。
其三,南阳在汉朝时期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中南阳汉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南阳现存的汉代画像石有《牛郎织女》图,这汉画石刻是经过千年的历史风霜保存下来的遗迹。而关于牛郎织女的石刻在中国其他地方尚无遗迹。
以上三条佐证,可以说明牛郎织女的故事的起源地,即为河南南阳。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话。
无论神话还是传说,都有其真实的原型人物的,相信只要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牛郎庄
在南阳城南20里距离的宛城区溧河乡,有一个牛郎庄。牛郎村里有一条小溪叫石榴河,上面有一座桥,被称为鹊桥,令外按照碑文记述,石榴河的对岸有个史洼村,清朝前期就叫织女村,传说该村是织女所在的村。石榴河的水流入白河,最后汇入了大海。
至此我们才明白,原来,牛郎织女的故事距离我们并不远。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庄传承着“炸巧果”、“乞巧”、“祭祀”等习俗,那里还有牛郎织女像,面对传说中的男神女神,人们上香祭祀、祈福求子,顶礼膜拜。
历经千年,人们以此怀念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2007年,南阳"牛郎织女传说"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10月,南阳市文化局成功申报"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南阳"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对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发源地,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