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进入下半场。
作者 | 周若涵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7、8月是假期出行高峰,自驾游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出行过程中,充电也成了许多人需要时刻谨记的一件事情。
有网友戏称,在出行高峰时期的公路上,除了“堵车”这道风景线外,匆忙寻找充电桩的车主也成为了“风景”之一。此前还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318国道川藏线被新能源车堵哭,原因即是“充电难”。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充电桩保有量261.7万台,车桩比3:1,这意味着三辆车才有一个充电桩。
“里程焦虑”是当前充电桩行业的痛点之一,但反映了当前充电桩仍存在较大市场缺口的现状。据飞鲸投研统计,预计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654.3万台,2021-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7%。
高需求正在驱动充电桩行业掀起新一轮浪潮,政策加码、资本涌入,行业内部加快布局.....目前充电桩相关企业有超过24万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4.5万余家,1-6月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达45.5%。
行业内部也在加速分化,以万城万充为代表的资产型充电运营商,以快电、云快充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以蔚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充电运营商割据三方。不过,孰强孰弱尚未见分晓。正如万城万充内部人员表示,“其实目前充电市场的格局并没有定下来,行业领导者也一直处于群雄争霸的状态,谁都有可能拔得头筹。”
图:万城万充东莞篮球中心充电站
作为新能源汽车衍生品而存在的产业,充电桩这个行业起步较晚,最开始由政府主导,2015年政府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文件后,整个行业开始步入爬坡增长阶段。直到2020年,充电桩正式被纳入“新基建”,成为七大产业之一。
目前,伴随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明显增长,充电桩行业随之由政策主导阶段过渡至政策、市场双轮驱动阶段。
市场层面,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导致碳排放产业承压,全球各大车企陆续公布燃油车退市时间,驱动新能源车企扩能增产。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57.8%。
政策层面,今年以来充电桩市场迎持续政策加码。7月7日,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6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7月1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
充电桩产业一路高歌猛进,面对这块越变越大的“蛋糕”,众多玩家携雄厚的资金、场地资源入局。如中植集团于2017年就打造了充电桩领域的品牌万城万充,恒大、支付宝也先后入局充电桩产业。车企方面,特斯拉、小鹏汽车等品牌的充电桩已经铺开大面积布局,特斯拉在2021年就曾宣布全球开放的超级充电桩已经突破3万个,其中在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超过7600个超级充电桩,占全球的1/4。此外,近日小鹏汽车也官宣了今年下半年开始布局全新一代超级充电桩的计划。
图:万城万充智慧工厂新能源交流桩自动化产线
目前,充电桩行业格局以三种运营商为主导,第一类是以万城万充、特来电为代表的资产型充电运营商,专注于自有充电相关资产运营;第二类是以快电、云快充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第三类是以蔚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充电运营商,为自有车主提供服务。
相较于直接对接用户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及车企,大众对于资产型充电运营商的认知相对较低,目前较为知名的如万城万充、特来电。根据易观分析的报告显示,资产型充电运营商负责充电业务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依托自有资产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面向B端客户提供建站选址、设备建设及场站运维等服务;同时资产型充电运营商高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参与充电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核心业务涉及多个环节,属于重资产运营,因此对企业资金实力、综合运营实力要求较高。
以万城万充为例,其创立于2017年,由中植企业集团控股,管理层及核心技术团队参股。其中,主要投资方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管理资产超过20000亿元人民币。据悉,中植企业集团在新能源板块的资产还包括中植一客 、八匹马等。
背靠雄厚的资金实力,万城万充通过5年发展,目前形成了集充电桩研发生产销售、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平台开发及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充电闭环产业链,并与国内多家主流汽车主机厂、地产客户、电网客户、充电运营商等达成合作。截止目前,万城万充已在全国建设运营超3.1万个充电车位,为近200万用户的绿色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
图:万城万充厦门奔马科技站
伴随充电桩产业进入下半场,行业内部竞争愈演愈烈,呈现群强环伺的特征。目前业内较为知名的两家公司,二级市场上最早入场的万马股份,以及规模最大的特锐德纷纷打响价格战。
不过,由于主要面向下游消费市场,议价能力一般导致价格战的后果就是双双亏损。万马股份旗下的万马新能源产业集团,2021年营业利润、净利润分别亏损-1.25亿元、-1.3亿元。同比去年继续下降了26%、29%。特锐德2021年的营业利润、净利润分别亏损1300多万元、5000多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充电桩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伴随政策补贴退坡,一些下游企业由于没有自主的技术研发核心竞争力,议价能力一般,替代品威胁较大。目前充电市场的格局尚未定下来,行业也处在优胜劣汰的阶段。
万城万充表示,“其实目前行业领导者也一直处于群雄争霸的状态,谁都有可能拔得头筹,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更新技术,在技术上领先对手。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运营,万城万充凭借独特的电动网约车运营经验,了解用户习惯,掌握网约车行驶热力图,为研发生产充电产品和充电站场建设运维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可以为进一步决策提供方向。”
图:万城万充产品家族
虽然充电桩产业趋于上行,但行业痛点也格外明显。专家指出,目前供需双方有效匹配不足,充电场站缺乏精细化运营,拿资产型充电运营商来说,虽然拥有整合全产业链的优势,但由于涉及的环节较多,往往在运营端以粗放管理为主。此外,车主充电难、充电慢体验不佳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充电慢的问题,拥有核心技术实力的运营商占据行业优势。比如万城万充与广州头部汽车主机厂共同研发了单枪480kW超大功率液冷超充桩并将其投运,与搭载了超倍速电池技术的快充型电动汽车,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7km”。
目前,打造一站式服务以应对运营难题成为业内的首选。如国家电网今年以来陆续在各地上线一站式服务,车主只需要在APP上操作即可享受充电服务。第三方运营商快电则是通过特来电、星星充电、珠海驿联等多家品牌运营商,实现一站式充电服务。
在这方面,万城万充开发建设的“人、车、桩、站”一体化SaaS 平台,面向ToB、ToC端用户,打通线上线下,为建站客户提供场站的管理、运营、导流服务,帮助客户降本增效。目前万城万充SaaS平台已与200多家平台互联互通,包含政府平台、车企、充电运营商、地产物业、地图服务平台、停车平台等。据其内部人员介绍,目前万城万充已与高德地图达成合作,与某社交媒体的合作正在推进中。
图:万城万充“人+车+桩+站”一体化SaaS平台
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曾提出车桩比1:1的战略目标,而目前距离目标实现才走完三分之一的路。
行业人士分析,应对下半场的挑战,重资产的充电桩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除了加速高电压平台的渗透、提升互联网思维和服务意识、优化充电桩布局等精细化运营手段外,加强与电池厂和整车厂商的配合,开发与双方都互利互赢的模式成为关键。
“像特斯拉这种汽车品牌其实是可以和万城万充实现共赢的。它需要万城类似的厂家成为供应商,去做开发代工之类的工作,并且之后适应用户‘哪里方便哪里充’的需求。”作为行业深度参与者,万城万充也预测,未来,很多充电站、充电桩可能会联网,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你家的车是新能源的吗?对于充电桩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如何看待?留言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