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政治界出名的人物,希拉里相比其他政治者总带着一种干脆利落,因为“对于希拉里,人们或爱或恨,但绝对没有中间路线”。
确实,喜欢希拉里的人,无不认为她坚定、强势、智慧,不拖泥带水,而不喜欢她的人,则直接将其视为虚伪、权谋、心狠、毒辣,从来不接受任何反驳。
能够成为这样一个非黑即白的人物,希拉里也算是传奇了。但在她的传奇中,与克林顿的婚姻绝对又是点睛之笔。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希拉里当年嫁给克林顿时,他虽然有理想有抱负,可却也真的一穷二白,毫无背景可言。
而希拉里呢?虽然同样出生于普通之家,可从小优秀又霸道的她,显然无须一定要跟着克林顿一起白手起家,同甘共苦。
但这看上不去不可能的婚姻,就在他们身上实现了。
希拉里还从一个白富美变成了“下乡”的女人,成为认识她的人眼中不可理解的化身。
这应该就是爱情吧?至少,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可以为了相爱的人去牺牲自己的利益,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就是一种真爱。
或许这种理解略带肤浅,可又带着无法推翻的证据。希拉里若不爱克林顿,完全没必要付出那么多。
可有意思的是,当时结婚的时候,希拉里拒绝了改成克林顿姓氏的要求,她必须要做自己。
这又让人有些想不通,一个连人生轨迹都牺牲了的人,却非要保留自己的姓氏,又是为什么呢?
当然,我们很快就见识了希拉里的“魅力”,只要是能帮助丈夫上位的事,她都可以不动声色,毫不为难地去做。
这也包括了后来改名为希拉里·克林顿,以及为丈夫收拾烂摊子等种种事件。
而在这些事件当中,“拉链门”绝对是希拉里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希拉里铁骨铮铮地面对调查组的问询表示:“我百分百相信我的丈夫克林顿是清白的。”那种坚定,简直就是一个局外人的感觉。
可当真相浮出水面,希拉里又以受害者的形象,成为被迫选择包容,支持丈夫的“绝望第一夫人”。
这显然是一张悲情牌,在希拉里的“受害”形象中,克林顿得以成功上岸,并继续执政,稳坐白宫。
只不过,太多人不理解,既然克林顿劣迹斑斑,屡教不改,希拉里为什么还要选择包容与支持呢?
甚至有人猜测:希拉里深深地爱着克林顿,以至于到了不能失去他的地步。
而希拉里显然非常合时宜地与持“真爱”说的粉丝站成了一队,她在自己的自传中针对此事是这样说的:
“我曾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莱温斯基事件后,我还和克林顿在一起?我只能说,是对克林顿数十年的爱……”
果然是真爱无疑了?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太天真了,政治人物什么时候真正成为被人一眼看透的人,那就意味着从政失败。
希拉里深谙政治场的潜规则,你休想在她的话语中得到一点真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真实就会被包裹到密不透风,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哪怕再强大的人,都是如此。
希拉里身边有自己的团队,同样也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安保、特工、助手等。
而身为美国特工圈著名调查记者的罗纳德·凯斯勒就曾向媒体爆料过希拉里的真实形象。
“特工们说,他们(希拉里与克林顿)只是工作关系,那根本不算是婚姻,而完全是假的,就像希拉里的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只是作秀和欺骗罢了。”
这也就是意味着,希拉里所谓的真爱,其实不过是一种作秀。
她能包容克林顿一次又一次地出轨,能包容他在白宫勾引莱温斯基,不过是因为与克林顿近乎于“形婚”的现实有关。
凯斯勒曾出版过多本关于美国特勤局以及联邦调查局的书籍,而《第一家庭秘史:特勤局特工爆料总统幕后生活》就提到了克林顿与希拉里的婚姻现实。
书中讲:克林顿不只与莱温斯基有染,还与一名“金发大胸的情妇”关系密切。
“只要希拉里不在,克林顿就会将她叫到自己纽约的家里,她对克林顿的安保人员非常友善,有时候会带饼干给他们。”
你看,这虽然可以被称为八卦的爆料,但却从一个方面证实了大多数人心中的猜测:希拉里为什么能包容发生“拉链门”的克林顿?不是爱,是两个人共同的利益。
其实,与其说希拉里与克林顿深深相爱,不如说他们在利益面前达成了深度合作。两个人用一个女儿来绑定人生,成为亦婚亦友的小团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克林顿做什么,希拉里还有接受不了,感觉受伤害的可能吗?更何况,希拉里在外面的那些绯闻也不少,几乎就相当于夫妻两各过各的状态了。
后来克林顿下台,希拉里马上就开始跃跃欲试,几次三番冲击总统一职。可惜,她的人品过于差了,那是她人生的败笔,这让她根本没办法走上总统之位。
为什么说希拉里人品差?想一想她出名的是什么?帮着强奸犯打官司,并获得胜诉。这样一个不分黑白,不论立场,只以利益为出发点的人,其人品本身就没办法保证。
而随着人们对希拉里了解得越来越多,什么帮着丈夫搞定受骚扰者的问题,在政治方面两面三刀……全都将希拉里推向虚伪、做作的不齿之徒。
关于此,凯斯勒同样有所提及:“希拉里对安保人员的态度恶劣,所以大家都觉得派谁去给她做安保就是在惩罚谁。”
你看,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这样感觉相处困难的一个人,又如何能绕开人品的现实呢?那些将她称为“巫婆”的人,恐怕并不仅仅是讨厌希拉里的政治决策吧?
这时我们再回想“拉链门”,当她以“受害人”的身份站在克林顿身边,可怜巴巴说出请大家支持丈夫的话时,那无疑就是利用了人们同情、善良的本质。
对于利用舆论,操控舆论,希拉里用得驾轻就熟,她所谓的包容只是自己精心策划,并亲手操控事件的一场“演出”。
“尽管克林顿犯过错误,有污点,但不像他的妻子那样不择手段;尽管他也串通一气,但他不像希拉里那样欺诈。他们都不够正直,然而相比克林顿,希拉里本质上就不够光彩”
这就是“拉链门”局内人特里普对于希拉里人品的看法,而这也成为了她一生的败笔。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智慧虽然是好东西,但如果缺少了真诚的辅助,那就只能变成虚伪了。
希拉里要怪就怪自己太自信,将所有人当成傻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