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大外交智库创始人授权“秦安战略”平台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公众号“库智交外大”。作者赵京媛,大外交智库大外交智库《智本青析》实习评论员。
2022年7月8日,日本奈良,在任时间最长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街头演讲。伴随几声枪响,安倍应声倒地,后不治身亡,终年67岁。41岁的犯罪嫌疑人山下徹也被当场抓获,并于当地时间10日上午9点被日本警方以“杀人嫌疑”移交奈良县地方检察院。
安倍作为战后日本的知名政治家曾带领日本自民党多次取得重大胜利,两次成功连任首相,直到2020年因健康原因辞职。然而,安倍以“枪杀身亡”这样的方式落幕,着实令人震惊。巧合的是,1960年7月14日,时任日本首相岸信介在招待会结束后也曾遇刺,后经抢救后无碍。62年过去,安倍却未能像自己的外公那般“幸运”。此次突发性事件将不可避免地给日本政坛以极大震荡。
一、“安倍家族”的前世今生
(一)政治世家“安倍家族”
日本政坛“政治家族”众多,具有数量多、势力广、影响大、比例高的特点。这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的议会制国家中都是非常罕见的。日本“政治家族”一般纵向进行代际传承,还通过横向联姻等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政治集团,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并掌控着日本大量的政治资源。就中央政界而言,超过200个“政治家族”活跃在中央政坛,诞生了多位首相与内阁大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先后有17位首相执政,除了村山富市、菅直人、野田佳彦和菅义伟,其余13名均来自著名“政治家族”。“安倍家族”更是自岸信介开始三代在日本政坛担任要职,安倍晋三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其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荣作曾担任日本首相,岸信介的弟弟为众议院议员,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曾担任日本外相,祖父曾当选帝国议会众议员。
(二)“安倍晋三”的家族形象
“安倍晋太郎的遵从者”。安倍晋三1954年出生于东京都。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留学归国后,开始在兵库县加古川工厂工作,负责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的业务管理。1982年,安倍因为父亲安倍晋太郎“给我当秘书吧”的提议开始“以政治为业”,作为外相秘书频繁随父亲出访各地。近距离观察晋太郎的外交行为,特别是对美、苏等大国开展的外交,令安倍记忆尤深。他认为,父亲的课题是推行“开创性外交”。在日苏关系上,安倍曾陪同身患胰腺癌的父亲访问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联,亲眼见证了自民党与苏共之间的党际交流。在安倍眼中,这是一场搭上性命的终极外交。出访苏联不久前,晋太郎的体重因病从72公斤骤降到57公斤。与戈尔巴乔夫会面前,为使身体看上去壮一些,晋太郎在西装里套了两层内衣,又在两层之间垫上东西,然后出院了。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正式场合露面,一个月后,晋太郎走了。“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政治家不能澹泊无为”,这是时任政治秘书安倍晋三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训教。
“将岸信介视为偶像”。从幼年起,岸信介就是安倍的偶像,是一位“只考虑国家未来的赤诚政治家”。安倍曾这样评价外公:“他能毅然面对社会上的非难,其泰然处之的态度,令我全身心地为之感到自豪”。童年与外祖父相处的记忆,在安倍心中格外深刻。当时他刚6岁,和弟弟岸信夫正在外祖父家玩。墙外的示威者高喊着“反对安保”,(背景是岸信介利用在众议院多数席位在1960年5月19日强行表决通过《日美安保条约》,表决前日,首相官邸被33万示威群众包围。)并把石头和拧成捆点上火的报纸扔进墙内。在安倍看来,远处示威游行队伍的口号声就像庙会祭祀时的伴乐,十分有趣。于是他和弟弟也嬉闹着,跺着脚冲岸信介喊:“反对安保!反对安保!”安倍父母拿孩子没有办法,只好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要喊“支持安保!”安倍后来回忆道,外公当时微笑着看他,很愉快的样子,是他从精神层面塑造了自己。
二、“安倍家族”如何影响日本政坛?
(一)参与政策制定,左右外交倾向
一国制定和出台外交政策,主要依靠该国政府领导,具体政策由政府团队执行。日本宪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国内事务与对外关系的职责由内阁总理大臣行使,其作为内阁代表向国会报告;日本宪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一般行政事务由日本内阁负责,除此之外内阁还要管理国家的外交事务。日本首相对于日本军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规划制定军事政策、部署军事防卫、组织军事演习。此种政治环境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袭议员”开始不断插手日本外交政策,而各派系与各政治家族由于集团利益的驱使也逐步形成了更为独立的外交理念和更为明显的外交倾向。
“安倍家族”就是通过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制定日本外交政策,利用其拥有的政治资源,左右日本外交的发展方向。例如,担任过三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外祖父岸信介,在执政期间,将整个日本置于美国核保护下,以获得更多有实际意义军事任务的机会。美日还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进一步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日本在外交决策上也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同时,岸信介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想,其担任首相时,日本一直对新中国持敌视态度。可以说,日本外交方向是被政治家族中任职的成员直接左右的,一国外交政策倾向也被家族倾向所影响。除此之外,日本外交舆论、外交形象也会被防卫长官、外相、国会议员等的言论以及活动所影响。
(二)传承政治基因,延续家族友谊
每个政治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族历史,常通过培养下一代政治家来传承家族的外交理念。因此,下一代政治家常以其长辈为人生导师,认为对长辈的忠诚就是对家族的忠诚,应遵循家族传统,传承家族对外观念及涉外私交关系。“安倍家族”与印度“帕尔家族”的密切联系就是典型例证。
安倍在首次担任日本首相后,于2007年8月对印度进行访问。在访问途中,他特意经过加尔各答,会见了普拉桑塔·帕尔,体现了对“帕尔家族”的尊重。“帕尔家族”与安倍能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主要因为印度法官帕尔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主张战犯“无罪”,岸信介为脱离战犯身份(在二战期间曾经掌控伪满洲国,二战结束后被判为甲级战犯,有“满洲之妖”的称号。)利用此言论大做文章,认为帕尔在军事法庭上的言论充满了勇气,并强调“如今仍有许多日本人对其十分尊崇”。虽然岸信介后被释放,但他对于远东军事法庭的裁定十分不满,始终寻找机会摆脱“甲级战犯”的身份。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岸信介很难直接为自己翻案,于是就利用该言论,在1952—1953年期间多次积极推动帕尔访日计划,同时在日本做了大量涉及“日本无罪论”的演讲。此后,无论是佐藤荣作还是安倍晋太郎,“安倍家族”与“帕尔家族”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安倍晋三也不例外。他在执政期间非常重视维护与“帕尔家族”的关系,多次利用其“无罪”言论为日本军国主义战犯开脱。
究其本质,国家间“私人联系”主要牵涉的是相关政治利益,伴有一定程度的家族间友情。由于“政治家族”的继承传统,使下一代政治家多继承家族友谊。安倍就曾公开声称:“我更多的是继承了岸信介的政治基因。”在安倍眼中,其外祖父岸信介是一位始终为日本考虑的严谨政治家,无论前方存在多少阻碍力量,他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以家族为傲。
安倍遇刺后,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上深情回顾了自己和安倍的友谊,宣布7月9日为印度“全国哀悼日”,并分享了一张“最近在东京与亲爱的朋友安倍晋三会面的照片”(图源@推特)
(三)奠定外交基调,延续外交理念
日本家族成员常通过对家族精神和家族文化的传承,来表现对家族的忠诚。从“五大政治家族”(鸠山家族、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因把持国家战后政治经济走向而得名)来看,每代参政者的外交理念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家族的外交基调并没有由于成员而改变。“小泉家族”与“安倍家族”最具代表性,家族思想多偏保守化,反映在家族成员的执政理念中,尤其是在任首相与内阁成员的外交决策中,对日本外交基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具体而言,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有着浓重的日本军国主义保守思想,对于共产主义十分敌视。他刚愎自用、行事古怪。在战后日本政坛中,岸信介是对新中国敌视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日美安保条约》于1959年签订时,日本国内几十万民众对于条约签订进行了包围国会、示威游行等抗议活动。1959年5月,岸信介利用在国会中的优势,《日美安保条约》被强行批准,并于一个月后生效。他认为旧条约规定日本要向美国提供基地,美国虽有承诺,但没有保护日本的义务;有关基地的使用,也没有与日本协商的义务。后来,“安倍家族”也一直以“实现日本成为真正政治大国”为己任,通过加强日美同盟、解禁自卫权、修改和平宪法扩充军备来实现政治目的,具有明显右倾思想。
白宫网站8日发表美国总统拜登声明称,“为悼念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我在此下令,整个美国及其领土和属地上的美国国旗,应全部降半旗,直至2022年7月10日日落(图源@环球网)
三、“安倍遇刺”之后
由于日本民族发展与形成的特殊性,日本家族文化盛行,典型表现为“政治家族”对政坛的垄断、“家族财团”对经济的控制。所以,日本基本国策制定也受到国内“政治家族”“家族财团”的深刻影响,家族成员以政治参与、资金支持等方式,在日本国会与政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政治家族”掌握足够大的权力时,为了实现家族利益,该家族会在某些领域改变之前的方针政策,来推行对其有利的政策。因此,每次政权的更替都会导致日本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变化,使日本外交决策会缺乏一致性与稳定性。日本政坛“掌舵人”安倍的意外身亡,对于安倍的党羽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
国际政坛的动荡远不止于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英国首相约翰逊因包庇副党鞭克里斯托弗·平彻的丑闻而“站在悬崖边上”,最终宣布辞职;德国新任总理舒尔茨一改默克尔的和平路线,开始急剧地扩军备战。世界面临巨变,还会引发怎样的蝴蝶效应、雪崩效应,我们应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