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在毛主席的书房,一名眼科医生正在和毛主席交谈,毛主席说:“其实,在我看来这个白内障没什么可怕的,你们就是在夸大病情,吓吓我罢了,动手术前前后后需要那么多时间,只会影响我的工作。”

一旁的医生听了之后,表情严肃地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是一名专业医生,也不会夸大您的病情,我都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对您的病情进行分析的,绝对不会存在虚假的部分。”

毛主席听完又接着问:“那……做这个手术需要多长时间呢?”

一旁的医生回答道:“这个手术很快的,加上准备时间只需要几个小时。正式操作只需要几分钟。”

听了医生的话,毛主席陷入了沉思。

为了劝说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专家组的人已经努力几个月了,大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等毛主席点头,就立刻可以进行手术,然而,毛主席始终不同意进行手术。于是,中央便派唐由之到主席身边,在照顾主席的同时并说服他接受白内障手术。

看到毛主席认真思考的神态,唐由之感到说服主席的希望越来越大了。

又过了几天,毛主席主动问起唐由之:“我这个眼睛真的有必要进行手术吗?”

唐由之坚定地点点头:“十分有必要进行手术的,主席,能够在短时间内根除白内障为您带来的影响,最为便捷安全。”

毛主席还是不甘心:“就一定要用西医吗,我们的中医博大精深,难道不能治好我的病吗?”

听毛主席这么一说,唐由之把主席心里的想法猜出了七八分:主席是想用我们自己的法子给自己看病,在治病的过程中将一些古老的中医方法传承下去,唐由之心里十分感动。

“请您放心吧主席,我给你做手术用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中医,用针把白内障拨出来,这个法子从我国古代就有。”唐由之安抚主席说道。

突然,他脑子里又冒出一句诗:“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

一听他随口念出的诗,毛主席来了兴趣,问他:“你刚读的是谁的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唐由之抓住机会告诉毛主席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诗。白居易在老年时期也得了白内障,视力受到很大影响,当时,试了很多传统治疗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采用了《外台秘要·出眼疾候》中记载的白内障针拨套出术,成功治好了白内障,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他就写了《眼病》这首诗,其中就有“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这两句。

听了唐由之讲述,毛主席说:“原来古人也有白内障的困扰,那么,既然他们都用这个法子治好了,我就听你的话,也把这个手术做了吧。”

听到这句话时,唐由之不由大喜,自己磨了这么多天的事情,竟然因为一句诗就完美解决了。

于是,他立刻向自己的同事汇报这件喜事,并且着手准备给毛主席手术。

第二天,毛主席就得到了手术器械已经准备好的消息,大吃一惊:“你们怎么准备得如此之快!”

原来,这件事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计划了,大家都做好了准备,唯一难以攻克的就是毛主席。

在七十年代初,毛主席已经快80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处于逐渐衰老的过程中,再加上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毛主席的双眼患上了白内障。

由于腾不出时间进行有效的治疗,白内障一度影响到主席的视力,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到东西,为了能够早日让主席恢复视力,中央便召集国内著名的医生进行会诊,为毛主席制定治疗方案。

1974年冬天,广安门医院著名的眼科医生唐由之接到中央政治局的紧急通知,令他赶紧赶往北京305医院。

解放军305医院并不是一所普通的医院,而是专门为国家领导人和共产党员看病的地方,唐由之心里猜测今天要见的病人身份一定不简单。

但是,真正跨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唐由之还是十分吃惊的,会议室里,坐着来自各个医院的精英医生,单是和自己一样都从事眼科的专家医生就有六七位,还有其他科室的医生,大家都严阵以待,唐由之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然而,更让唐由之疑惑的是,这次看病竟然没有病人,按常理来说,医生在了解病人的症状之后,应该见到患者本人,更好地对症下药,可是,这一次会诊除了患者的大概年龄和性别之外,其他信息全然不知。

还有一点,在汇报病人情况的时候,虽然眼科方面做了详细的描述,但是,除了眼科身体的其他方面也都有详细的报告,唐由之更加坚定了自己刚才的猜想:这次一定是给一个大人物看病。

在听完患者的病情描述和病例分析后,会议负责人让在场的专家开始讨论,请他们务必做出一个详细且必须能确保万无一失的方案。

接到任务后,精英医生们边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意见,最后他们一致认为,患者患有严重的老年白内障,至于更详细的一些细节还是要见了患者本人在说比较好。

听到医生们的这个要求,会议坚决拒绝了他们,并表示:“患者不方便参加会诊。你们只需要做出治疗方案就好了。”

唐由之以前也参加过会诊,至少可以在最后知道患者的名字,但是,这次信息保护得如此严密,应该是个十分重要的人。

在经过眼科专家的讨论后,大家认为患者目前这种情况做手术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由于患者年纪很大,手术风险也会相应地提高。

这份方案后来被交到中央,审批通过后,中央决定派医疗专家组到杭州为毛主席进行身体检查并做手术前的心理辅导工作。

1975年春节前夕,唐由之正在家中准备年货,两名解放军战士来到他的家中,在确定眼前的人就是唐由之之后,便对他说:“唐医生,现在有些事需要您前去处理,还麻烦您跟我们前去。”

唐由之听到之后便带了几件随身物品,和解放军战士出发了。唐由之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要被带去见那个未曾谋面的患者。

唐由之被安排上了飞机,一路上他心里又激动又有压力,因为不知道自己将要被带往哪里,要给多么重要的人物看病,多种情绪复杂交织,唐由之闭上眼睛打算小憩。

一阵嘈杂过后飞机平稳降落,下了飞机后唐由之才发现这里正是自己的老家杭州,这时,负责接待的汪东兴走了过来,带大家到了入住的地方,此时,他告诉大家:“请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带你们去见毛主席,毛主席想让大家为他检查一下眼睛。”

唐由之听了,心里的大石头不但没有放下,反而悬的更高了,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好。

第二天一大早,唐由之就早早起床准备好,随后和其他医生一起被安排前往主席的住所。

见到主席的那一刻,大家都被震惊了。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毛主席的形象是伟岸的。就像报纸上报道的那样,面色红润,熠熠生辉。然而,现在唐由之看着面前的毛主席,头发乱糟糟的,面色憔悴,瘫坐在椅子上面,在穿着上也并不像以前那么体面,睡衣、袜子上都打了好几个补丁。

此刻,唐由之不由得在心里感叹,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啊,毛主席是真的是上了年纪,而他的身体状况也在日益下降。这都是为我们的国家日益操劳的结果。

前来给毛主席看病的医生们,一一向主席做了自我介绍。当时,同仁医院的眼科专家张晓楼在做自我介绍时,毛主席打趣说道:“张晓楼,你住的房子一定大不了咯,因为你是小楼呀。”

在场的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原本十分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接下来就是给毛主席检查身体了,大大小小的检查一共持续了四天,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毛主席的白内障了,医生们发现主席除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眼睛几乎失明之外,心脏和肺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检查完毕后,经过几位专家医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治疗白内障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手术,但是,如果采用西医的方法会产生比较大的创伤口,在缝合后如果因为肺不好而引发咳嗽等其他并发症,撕裂了缝合的伤口, 眼部的虹膜和玻璃体受到挤压后就容易外突,十分不利于伤口愈合。

在大家列举了许多种方案之后,最终决定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针拨套出术”来为毛主席进行手术。

而这个任务也就自然而然地交给了唐由之。

唐由之于1926年出生在杭州,原本跟着自己的哥哥学画画,攻读古典文学。在1942年,经过自己哥哥好朋友的介绍,拜我国著名的眼科医生陆南山为师,跟着他学习医术。

陆南山老先生是当时中国眼科界的“新人”,说他新并不是因为他经验不足,而是因为他方式新颖,陆先生作为一名中医传承者,却引领了眼科革新的潮流。他使用西医中先进的设备,用这些先进仪器为病人进行检查,更好地了解病情,再采用中医的方法对病人进行医治,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跟随陆先生学医的过程中,由于原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唐由之学起来十分吃力。便在1952年报考了北京医学院,开始有体系的学习西医知识,再结合从陆先生那里学来的中医知识,唐由之成为了西医里的中医生。

学成之后,陆先生便教给了唐由之著名的“金针拨障术”,专门为白内障病人进行医治的方法。他们将古老的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运用先进的西医技术对传统的“金针拨障术”进行了改良。

传统的方法就是将坏死的组织拨入玻璃体内,但是,这一部分坏死的组织在玻璃体内不断发酵,极有可能引起葡萄膜炎等其他并发症。

为了解决这一隐患,唐由之将这一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良,用西医的先进器械把坏死的组织吸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问题。这一方法被称为“针拨套出术”。

经过改良后这一方法便被广泛运用在治疗白内障的过程中,唐由之也用这个方法做过几千例手术,最为出名的就是为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做的白内障手术,这也是唐由之做过难度最大的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亲王患有震颤症,由于手术过程中他比较紧张,这一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稳定住他的头部,唐由之一边用手扶着他的头。另一只手随着他头的摆动也不停地动,艰难的几分钟过去后,手术成功,亲王也得以再次见到光明。

听到要由自己亲自为毛主席做手术的时候,唐由之压力骤增,这可是我们国家最高领袖,这个手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是,一想到能够为毛主席进行手术,能够让他重见光明,唐由之的心中便不由得激动起来。

然而,这时候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毛主席不愿意进行手术。

其实,毛主席不愿意进行手术的原因有两点。除了我们文章开头讲到的毛主席不信医生的话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愿意把所有工作都压到周总理一个人身上,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病情影响到国家事务。

因为一旦进行手术,术前准备、术后恢复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这一段时间内,毛主席无法工作,所有的事情都要周总理亲自处理。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一起从国家最苦难的时候走到现在的,毛主席眼睛患上白内障时,周总理也十分焦急,他精心挑选了一副觉得自己十分舒适的眼镜让警卫员带给毛主席,并且让他转告毛主席:“眼镜不合适了就告诉我,我还可以去为主席准备更好的。”

除此之外,周总理还提唐由之在为毛主席做手术时,手术所用的器械要全部是我们中国制造的。两位伟大的领袖互相牵挂,他们的情谊深深感动了唐由之

为了说服主席,唐由之便留在了主席身边。他知道过多地向主席输入白内障的危害,只会让主席觉得厌烦,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

于是,他便每天在主席吃饭的时候去观察主席的饮食,看营养搭配是否均衡,随着和主席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主席也对他十分熟悉,再找准机会,循序渐进地向主席讲解白内障是如何形成的、白内障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形成什么样的危害,在听这些时,主席总是十分认真。

直到那一天主席听到唐由之念出的那两句诗,豁然开朗,一下子打开了心扉,请唐由之为他做手术。

1975年7月23日,在毛主席的书房中,唐由之开始了这场准备已久的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唐由之问主席是否紧张,主席摆摆手,让张玉凤给自己放了一曲《满江红》,音乐声响起,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解,唐由之只用了短短五分钟就完成了这次手术。

四个月后,毛主席的眼睛已经完全恢复了。唐由之也要离开了,临走前主席和他合照,十分高兴地说:“唐医生,明年我还请你来为我的另一只眼睛做手术。”

唐由之十分开心:“包在我身上了主席,只要您需要,我立马就来。”

然而,世事不尽人意。在1976年9月9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唐由之潸然泪下,与毛主席相处的时光还历历在目,怎么这么快就离开世界了呢。他还没有为主席的另一只眼睛做手术,这是唐由之一生的遗憾。

过去很多年过去了,唐由之也成为了步履蹒跚的老人。时常回忆起与毛主席相处的日子,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唐由之脑海中,主席的教诲也时常在耳边响起,从不曾远离……

举报/反馈

南书房

405万获赞 77.5万粉丝
以专业的眼光让文字更加有趣
乘风计划作者,作家,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